首页 理论教育 降雨量在不同地带的分布情况

降雨量在不同地带的分布情况

时间:2023-06-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甘肃省降水量水平地带分布由东南部向西北部递减,年雨量由800mm以上减至50mm以下,多年平均最大年降水量为975.4mm,发生在新发雨量站,最小年雨量为28.8mm,发生在南湖雨量站。此外,祁连山东段高山区年降水量超过500mm。甘南藏族自治州南部迭山附近,祁连山东段冷龙岭、大雪山年降水量在700mm以上。陇东南部和六盘山区年降水量在600mm以上,总的分布趋势亦是从东南向西北方向逐渐减少。除祁连山脉外,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在300mm以下。

降雨量在不同地带的分布情况

甘肃省降水量水平地带分布由东南部向西北部递减,年雨量由800mm以上减至50mm以下,多年平均最大年降水量为975.4mm,发生在新发雨量站,最小年雨量为28.8mm,发生在南湖雨量站。点年雨量由1000mm以上减至40mm以下。全省实测最大点年降水量1442.2mm,发生在1967年太子山北麓新发站。

陇南南部康县的白杨、三河坝、裕河、碧口、范坝以南地区年降水量在800mm以上,向北递减,这里东南部靠近四川、汉中盆地,接受南来丰富水汽,又属于川西暴雨的外围带,是我省降水量相对较多地区。此外,降水量大于800mm的尚有少数高山区,如太子山,降水量达900mm以上,是我省降水的高值区。

500mm等雨量线东起华池,经庆阳、镇原以北,过六盘山,沿葫芦河南下,至秦安以南西折,沿渭河南岸向西经甘谷、武山、漳县殪虎桥、渭源、临洮、临夏,至炳灵寺南折,沿夏河县以南山脊线向西出省界。此线以南年降水量一般均大于500mm。此外,祁连山东段高山区年降水量超过500mm。该区域内舟曲东南部、武都境内的白龙江中游河谷地带以及文县境内的白水江中游河谷地带年降水量在500mm以下,是该区降水量的低值区;铜钱河、旺峪河以南的甘陕边界,尤其是甘川边界的摩天岭附近,年降水量都在900mm以上,是降水的高值带。

甘南藏族自治州南部迭山附近,祁连山东段冷龙岭、大雪山年降水量在700mm以上。玛曲以南年降水量为600mm以上,迭部县城以北、宕昌、卓尼、临潭年降水量为600mm左右。(www.xing528.com)

陇东南部和六盘山区年降水量在600mm以上,总的分布趋势亦是从东南向西北方向逐渐减少。泾河流域从南部的500多毫米逐渐减少至北部的300多毫米,平均纬度每增加1°,降水量减少约100mm。毛井、小南沟、洪德、四合塬一线平均降水量400mm;500mm等雨量线东起华池,经庆阳至镇原西北开边镇;600mm线在省境分割为二段,西段经崆峒区、麻川、华亭、神峪附近,东段经艾蒿店、米桥、永和镇一线;700mm线绕六盘山主峰东西两侧山坡。

陇中部从南向北年降水量由500多毫米递减至200mm以下,平均纬度增加1°,降水减少约150mm。中、东部干旱、半干旱区,黄河以北年平均降水量在200mm以下,200mm等值线从北边省界沿黄河河谷,经过水泉、刘川、白银市,北折经大安、喜集水、条山农场后出省境,是干旱和半干旱区的分界线;300mm线经高湾、郭城驿、贡井、兰州市北部、河口、永登;400mm线经八里、会宁、定西、榆中、西果园、红古、通远一带,是半干旱和半湿润区的分界线。华家岭、马啣山的降水都在500mm左右,比周围黄土丘陵明显偏多。

河西地区降水从南向北、自东向西减少。除祁连山脉外,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在300mm以下。祁连山区从东部冷龙岭700mm以上,向西减至走廊南山400mm左右。400mm线东起中部红古,经乌鞘岭、古浪以南、祁连、马蹄至寺大隆;200mm线从中部地区的白银市到武威以南、永昌附近、沿龙首山,经山丹、六坝、祁林、鱼儿红,环绕疏勒山至大雪山北坡,穿过野马南山与党河南山至甘青边界小哈勒腾达坂;100mm线从高台过嘉峪关市南郊、昌马、石包城绕苏干湖至甘青边界;100mm线以北地区,年降水量都小于100m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