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坝基与坝肩稳定渗流分析 during Dam Operation

坝基与坝肩稳定渗流分析 during Dam Operation

时间:2023-06-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本项计算的任务是分析拱坝坝肩在蓄水运行工作状态下的渗流场,为渗控优化提供依据,并为后续的变形与稳定分析提供渗透力。图2-8-2小湾拱坝坝肩运行期渗流与稳定分析块体单元系统轴测图计算域上游以断层F7为边界,下游以断层F19为边界,底部高程为700.00m,横河向方向宽度为1100.0m。

坝基与坝肩稳定渗流分析 during Dam Operation

本项计算的任务是分析拱坝坝肩在蓄水运行工作状态下的渗流场,为渗控优化提供依据,并为后续的变形与稳定分析提供渗透力。

一、计算条件

计算分析中考虑了对坝肩变位与稳定有影响的断层22条,蚀变带4条,卸荷裂隙带10条,其产状列于表2-8-1和表2-8-2。

由于节理面数量很大,不可能逐条模拟,故采用虚拟节理间距的方法处理,虚拟节理间距按计算机容量、断层和蚀变带及卸荷裂隙的分布情况拟定,节理的刚度系数和导水系数的模拟值按变形和流量等效的原则确定。各节理组产状见表2-8-3。

表2-8-1 断层、蚀变带产状

续表

表2-8-2 卸荷裂隙带产状

表2-8-3 节理面产状

图2-8-1 小湾拱坝坝肩运行期渗流与稳定分析块体单元系统平面图

图2-8-2 小湾拱坝坝肩运行期渗流与稳定分析块体单元系统轴测图

计算域上游以断层F7为边界,下游以断层F19为边界,底部高程为700.00m,横河向方向宽度为1100.0m。用块体单元识别方法建立的小湾拱坝坝肩块体单元系统,共有块体单元2231个,其平面图和轴测图如图2-8-1和图2-8-2所示。

针对正常蓄水位条件下的渗流场进行了计算分析,计算中考虑了3种工况。(www.xing528.com)

工况1:未建坝时的山体地下水渗流。

工况2:不考虑山体地下水补充,仅考虑绕坝渗流。

工况3:考虑山体地下水补充与绕坝渗流的共同影响。

计算域上下游及底部均取为不透水边界条件。计算域左右岸边界在分析工况1和工况3时,取为定水头边界;在分析工况2时,取为不透水边界。

在计算工况1时,不采用边界预调整法;在计算工况2、工况3时,采用边界预调整法,将上游水位和山体地下水位分成10级。

二、计算成果

图2-8-3和图2-8-4是在工况3时,左岸近EW向陡倾断层F11和右岸近EW向陡倾断层F10的渗流场。

图2-8-3 左岸近EW向陡倾断层F11的渗流场

图2-8-4 右岸近EW向陡倾断层F10的渗流场

图2-8-5~图2-8-7分别是工况1、工况2和工况3的渗流场自由面等值线图。

计算分析表明:在不同部位,库水和山体地下水对蓄水后渗流场的影响程度不同。在坝基面及附近,渗流场主要由绕坝渗流控制;在坝肩及临近坝肩的下游部分岩体,渗流场主要由山体地下水控制,但绕坝渗流有一定影响;在两岸坝肩下游较远部位,渗流场基本由山体地下水控制。

计算分析还表明:坝肩下游山体的排水体系作用较大。考虑排水体系后,全水头可减少30m,最大降幅可达90m左右。

图2-8-6 工况2的渗流场自由面等值线图(单位:m)

图2-8-7 工况3的渗流场自由面等值线图(单位: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