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工程项目管理:关键链基础理论与假设

工程项目管理:关键链基础理论与假设

时间:2023-06-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帕金森定律指出,项目实施过程中,每一项工作会自动地膨胀占满所有可用的时间。关键链基本思想为克服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3种行为,高德拉特在约束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关键链的项目进度管理思想。③关键链理论的基础思想来源于系统论思想,将安全时间从系统角度进行管理,通过设置缓冲区来应对各种不确定性因素,为保证项目按时完成提供了有效途径。通过对关键链潜能的挖掘使“帕金森定律”和“学生综合征”得到抑制。

工程项目管理:关键链基础理论与假设

(1)约束理论

约束理论最先运用于制造业,它根植于OPT(原指最优生产时刻表,Optimized Production Timetables;后指最优生产技术,Optimized Production Technology)。经过不断地研究和发展,约束理论已在生产、运输、营销等行业得到应用,其核心思想是:任何组织或系统都存在约束,这些约束成为制约组织或系统实现其目标的瓶颈因素。因此,只要对这些因素进行系统调控就可以收到显著的效果。约束理论在项目管理,尤其是在项目进度管理中的应用,促进关键链方法的产生和发展。

(2)基于项目实施阶段人的行为假定

①学生综合征。顾名思义,学生总是在作业提交截止时间前几天才开始准备。如果把这种现象引申到项目活动中,意味着即使前期计划预留了很多安全时间,时间估计非常准确,但由于项目组成员的这种学生综合征导致所有任务都会等到最后才被加紧开工,这种前期的思想松懈、工作效率低下很容易导致项目或任务的延期。

②帕金森定律。英国历史学家、政治学家诺斯科特·帕金森在1968年出版了《帕金森定律》一书,对机构人员膨胀的原因作出了透彻地分析,对项目管理者有非常深刻的警示作用。帕金森定律指出,项目实施过程中,每一项工作会自动地膨胀占满所有可用的时间。时间管理隐含着你可以为一项任务安排过多的时间,如果你给自己安排了充裕的时间从事一项工作,就会放慢节奏,以便用掉所有分配的时间。

③工期变动效应的不对称性。在项目实施进程中,一个任务的延迟常常会引发其后续任务的延迟即产生级联效应。但项目却很难因为一项任务的提前完成受益。例如:M、N、P是3个并行任务,Q为三者的紧后任务,现假设M、N、P的工期均为6天,Q的工期为11天,则意味着该项目需要17天的时间就可以完成。如果任务N在实施过程中由于某些因素而推迟了2天完成,结果将导致整个项目周期变为19天。相反,假设M、N、P这3项任务均能够提前2天完成,那么整个项目的周期是否会缩短为15天完成呢?可以依据人的行为心理假设作一个分析:通常情况,如果项目组成员提前完成了任务,他不会因此而得到奖励,反而却导致项目经理对类似任务的预估完成时间将减少,显然这对他没有好处,因此项目组成员都不会愿意提前完工的。另外,即使M、N、P三道工序均能够提前完成,但可能Q工序由于资源尚未就位等原因而无法开始,结果项目无法提前完成。

(3)关键链基本思想

为克服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3种行为(学生综合症、帕金森综合症、不对称性),高德拉特在约束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关键链的项目进度管理思想。所谓关键链是指所有用到关键资源的活动与关键路径上其他活动链接起来,得到一串依存步骤。

关键链是在关键路径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更为科学的项目进度管理方法。这种方法充分考虑资源受限和不确定性对项目工期的影响,因此相比传统的计划方法,关键链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5个方面:

①利用关键链理论进行计划编制时,工期估计既要考虑工作间逻辑关系的约束,又要考虑项目的资源冲突。

②识别关键链后,利用资源缓冲区的插入来协调资源约束和资源瓶颈,有利于配置项目资源,降低因资源而引起的进度风险。(www.xing528.com)

③关键链理论的基础思想来源于系统论思想,将安全时间从系统角度进行管理,通过设置缓冲区来应对各种不确定性因素,为保证项目按时完成提供了有效途径。

④通过对关键链的管理,保证了在项目进度管理中能够抓住重点。在实际监控中重点关注那些已经延期的工作,而在正常范围内进行的工作可以摆在管理工作中稍微次要的位置上。

⑤关键链计划方法考虑到人的行为因素对项目计划执行的影响,以最短的任务时间估算方法,使得项目组成员不得不面对紧迫的工作时间,提高了项目的绩效。

了解关键链进度管理的基本思想后,可将其与传统进度管理方法进行比较,如表7.8所示。

表7.8 关键链进度管理与传统的关键线路管理比较

(4)关键链进度管理一般应用步骤

①寻找和识别项目计划中的约束因素——关键链。首先要化解项目配置图上所有对资源的争夺,然后根据任务的依存关系由项目尾部向头部追索,得出不同链条中以时间计算最长的一条就是关键链。

②挖掘约束因素的潜能。为此要根据项目条件和运行状态分别建立资源缓冲RB,项目缓冲PB。通过对关键链潜能的挖掘使“帕金森定律”和“学生综合征”得到抑制。

③使非关键链的任务安排服从于关键链,并通过建立汇入缓冲FB来防止非关键的波动对关键链的影响。

④由于增加关键链上的配置资源,从而使项目的完工时间得到缩短,打破原有的约束因素,但又产生新的制约因素——新的关键链,这时应回到步骤①,重复以上过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