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RCM分析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RCM分析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时间:2023-06-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RCM分析中,要求估算其平均值。事后维修是指故障后进行的修理活动,对于无须作预防性维修的工作,RCM大纲中应指明故障发生后进行修理的级别。此外,RCM分析是项系统复杂的工作,为了保证RCM分析工作的顺利进行及结果的可信性,应该建立RCM分析小组,依靠集体来完成。

RCM分析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1.分析项目的确定

确定分析项目时应关注以下两点:

(1)应画出装备结构树,不要漏掉分析项目,因为武器系统中所有项目都是重要项目,包括一些备附件,都需要作预防性维修分析(不一定都是RCM分析)。

(2)分析到什么层次是关键,层次不可太高,也不应太低。一般应把基层级维修的最低可更换单元所在的上一层次确定为分析项目。

2.故障特征分析

1)应正确理解潜在故障的定义

功能故障是指期望的功能丧失时所表现出的一种状态,例如,期望射击30 km而达不到30 km时的状态、期望的初速为900 m/s而达不到900 m/s时的状态。

潜在故障(Potential Failure)是指产品功能故障前的一种可识别(检测)的状态。这种状态可以用直接信息来描述。

潜在故障也可以定性描述,但一定是可观测、可感觉的,如肉眼可观测到的裂纹、表面的锈蚀、检查时听到的撞击声等。

2)不是每个故障都可以定义潜在故障

定义潜在故障的目的是便于采取状态检测。通过定期检测,一旦发现潜在故障应及时修复或更换,起到预防作用。实际上不是每个故障都可以定义潜在故障。对于故障发生与使用时间无关的偶然故障或故障状态无法用现有检测手段检测的故障一般无法定义潜在故障。

3)潜在故障的描述一定要详细到可检测的程度

如温度超过40℃,或明显超过室温;正常视力可观测到的裂纹。

4)潜在故障时间与P-F间隔

从开始使用到发生潜在故障的时间是潜在故障时间;从潜在故障到功能故障的时间是P-F间隔。理论上讲,它们都是随机变量。在RCM分析中,要求估算其平均值。

5)平均寿命与潜在故障时间和P-F间隔的关系

每个故障不管其发生与使用时间有无关系,都有寿命,可以估算出其平均寿命。如果分析的故障可以定义潜在故障,可以近似地认为:

3.故障后果的判据

RCM决断中遇到的第一问题就是故障后果的判据,不同的后果有不同的维修对策,所以一定要把握好故障后果的判据。(www.xing528.com)

1)明显故障与隐蔽故障

对于雷达武器装备来说,在大多数据情况下,故障对使用操作人员是明显的,可以划归为明显类。冗余装置、备用装置和保护装置的故障应划归为隐蔽类。

2)安全性、任务性与经济性后果

安全性与经济性后果容易区分,任务性后果的确定是分析中的难点。为了便于分析,作如下规定:对于非安全性故障,如果在战场环境中,一线修修理分队40 min内不能修复,则认为是任务性后果。否则,按经济性后果分析。

4.RCM决断

(1)状态检测的间隔期与潜在故障时间和P-F间隔的关系。通常情况下,状态检测(检测)的间隔期应小于P-F间隔,一般取P-F间隔的一半为状态检测的间隔期。如果潜在故障时间与P-F间隔差异较大且检查费用和难度比较高,可为状态检测确定两个检测间隔期:一个是首检期,另一个是重复检查期。首检期应小于潜在故障时间,而重复检查期应小于P-F间隔期,一般取其半数。

(2)状态检测工作的描述要有可操作性。

①检查有无肉眼可观测到的裂纹;

②温度是否超过80℃;

③磨损量是否≥5 mm。

(3)可以定义的潜在故障不一定都选择状态检测。有潜在故障是选择状态检测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如果潜在故障时间的离散性很大,或视情检查的费用过高、时间过长,则作状态检测的效果就差,在此情况下,RCM决断认为状态检测的有效性差,应选择其他类型的工作。

(4)对于呈耗损特征的故障不一定要选用定期更换或定期恢复工作。尽管故障的发生与时间有关,采用定期更换或定期恢复工作可以起到预防故障的作用,但定期更换或定期恢复工作并不能充分发挥产品的寿命,频繁的更换不仅会造成零部件的浪费,还会浪费大量的更换时间,影响装备的可用度,应严格按RCM分析的流程进行分析决策。如故障有安全性后果,或故障后修理时间过长,影响任务的完成,则应采取定期工作;否则,应采取事后维修措施,即故障后再修理。

(5)预防性维修的间隔期框架与时间单位。确定预防性维修工作的间隔期应以故障规律与故障特征为依据,但为了便于执行,应尽可能与部队现有维修制度的规定一致。除非有特殊需要,一般应将分析出的预防性工作按分析要求的间隔期就近靠在现有制度规定的间隔期上。例如,根据P-F间隔的大小确定某项状态检测的间隔期为1.2年,考虑到现有制度的规定,可以将其调整为1年。现有军械装备的维修制度框架大体上可分为使用前、使用中、使用后、日、周、月、季、年;中修一般为3~5年;大修一般为6~10年。

工作间隔期的时间单位可以是日历时间,也可以是广义时间。

(6)关于维修工作实施级别的确定。维修工作实施级别的选择一般以各级别的修理能力(人员数量与技能、设备、设施)为依据,按由下至上的原则选择。

(7)维修间隔期与维修工作实施级别的关系。一般情况下,维修工作实施级别与维修间隔期有对应关系。使用前、中、后、日间隔期上的维修工作,其实施级别只能是使用分队;周、日间隔期上的工作,实施级别可填使用分队或部队修理分队,但以使用分队为主;季、年间隔期上的工作可由使用分队或部队修理分队来实施,应以部队修理分队为主;4年间隔期上的工作以部队修理分队为主,有些工作可由军区修理单位完成;8年间隔期上的工作以大修单位为主,以军区修理单位为辅。事后维修工作实施级别可以是使用分队、部队修理分队、军区修理单位或大修单位。

(8)事后维修工作实施级别的界定。事后维修是指故障后进行的修理活动,对于无须作预防性维修的工作,RCM大纲中应指明故障发生后进行修理的级别。事后维修工作实施级别的选择一般以修理的难易程度和各级别的修理能力(人员数量与技能、设备、设施)为依据,按由下至上的原则选择。

此外,RCM分析是项系统复杂的工作,为了保证RCM分析工作的顺利进行及结果的可信性,应该建立RCM分析小组,依靠集体来完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