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祁门名菜——中和汤:饮食文化中的家庭和谐符号

祁门名菜——中和汤:饮食文化中的家庭和谐符号

时间:2023-06-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和汤是地道的祁门名菜,有“和气生财”、“家全人满”的寓意。祁门人每逢置办酒席,中和汤都是第一道菜;祁门人的年夜饭,一碗中和汤也是家家户户必不可少的。就像说到鳜鱼就想到张志和,说到中和汤,在祁门的饮食文化里有一个名字:方岳。“中和”原是“中河”,是发源于祁门流入江西鄱阳县境的一条河,清澈见底,盛产小虾,味道鲜美。后来,中河汤逐渐传遍祁门,并且慢慢被人改名为“中和”,为中和多种美味之意。

祁门名菜——中和汤:饮食文化中的家庭和谐符号

中和汤是地道的祁门名菜,有“和气生财”、“家全人满”的寓意。祁门人每逢置办酒席,中和汤都是第一道菜;祁门人的年夜饭,一碗中和汤也是家家户户必不可少的。

就像说到鳜鱼就想到张志和,说到中和汤,在祁门的饮食文化里有一个名字:方岳。这位南宋时期祁门的诗人、词人,或许没想到,他爱国忧民、写诗作词,却因为一碗汤而被更多的人记住了。

其实也没什么,在普通老百姓看来,诗歌当然没有饭菜来得实在。“中和”原是“中河”,是发源于祁门流入江西鄱阳县境的一条河,清澈见底,盛产小虾,味道鲜美。相传,方岳在鄱阳当官时,就常常在中河上划船游玩。他嗜好豆腐,有次在船上煮豆腐时,心血来潮,就捞了点儿中河里的小虾放进豆腐里煮,结果十分惊喜。此后每回煮豆腐,他都要去中河里捞点虾米来同煮,并将这道汤取名“中河”。后来,中河汤逐渐传遍祁门,并且慢慢被人改名为“中和”,为中和多种美味之意。

现在的中和汤,当然不是只有豆腐和小河虾了,鲜瘦肉、冬笋、香菇木耳等都有,加入祁门人自己熬的猪油和盐、葱等调料,鲜美可口,在徽菜谱里也是榜上有名。

好吃的祁门菜还有很多:千层锅,葛粉圆子,炒年糕……祁门也有很多特色点心:炒冻米、灰汁早米果、盐水豆、盐饼、苞芦松、豆糖、松糕……县城大街的菜市场上,有很多卖点心的铺面,琳琅满目,令人垂涎欲滴。

时光流转,“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应当也只是那久远之前的遗憾了。今世生在祁门,望不尽的青山绿水,看不完的姹紫嫣红,还有各种风味美食相伴。想来世外桃源般的日子,过起来应该差不多也就是这样的吧。

有一回我同一个祁门人聊天,随口问这个当地人对自己同乡的印象。他说,祁门人好吃,特别会做吃的。当时我哑然失笑,以为他是在开玩笑。现在看来,祁门人确实很会做吃的。可是,用心地去对待食物,将各种食材发挥到极致,不正是对待自然和生命的一种尊重吗?(www.xing528.com)

这是一种最朴实的尊重。在那些漫长的年月里,这片山水没有辜负那些守候在阊江边和祁山下的人们——他们用自己的双脚一次次地寻找,用自己的双手一遍遍地触摸,砍柴烧火,洗菜煮饭,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白烟缭绕里,他们把食物,连带着这片山水和他们自己,都过成了一种味道——一份属于祁门的独特味道。

Tips:

祁门之行,不仅收获了相机里和记忆中的无数美景,还吃到很多美食,尝到了在这片天堂般山水中孕育出的祁门味道。

从山上、河边采摘的野生山蕨、水蕨,以当地农家人自养的黑猪、土鸡为原材的红烧猪蹄、祁门土鸡,还有祁门特色的山货和咸货……美食如同生活。这片山水为祁门人的饭桌提供了无数鲜美,而祁门人,同样用他们味道丰富的生活,赋予这座小城永久的鲜活和生动。

Tips:了解更多祁门美食,请扫描二维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