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机械制茶的争论与实际情况

机械制茶的争论与实际情况

时间:2023-06-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对于机器制茶,当时嚣尘上的主流看法是祁门红茶特有的火候香完全来自手工,如果用机械制茶,不但做不出这种独特的芳香,更会沾染上铁锈味和机油的气味。1平里茶厂保存的早期从国外引进的揉捻机,现在还在使用对于祁门来说,用工业化的方式制作祁门红茶的意义并不仅仅只对工艺规范有意义,更重要的是在市场上,这对于祁门红茶成本的降低和产量的增加有着巨大的帮助——来自海外的巨大需求,也只有大规模的机械生产方能满足。

机械制茶的争论与实际情况

更大的改变是从1936年开始的,改良场引进制茶机器,开始实验机械制茶。

第一年,引进台湾大成式小型揉茶机和手拉百叶烘干机,一改之前揉捻用脚踩为机揉,一改之前竹笼炭烘为机烘,第二年则引进了德国克虏伯公司的大型揉茶机和其他更大的红茶生产机械,这些远道而来的外国机器涌进深山中矜持而闭塞的小县城祁门,带来了惊奇和疑问,也引发了巨大的争论。

对于机器制茶,当时嚣尘上的主流看法是祁门红茶特有的火候香完全来自手工,如果用机械制茶,不但做不出这种独特的芳香,更会沾染上铁锈味和机油的气味。

但后来的事实击溃了这种说法。1936年,也就是改良场开始用机械制茶的第一年,试制出的近五千斤红毛茶再经过精制,装箱运上海试销即夺得当年祁门红茶“顶盘”,将当时号称祁红大王的西南乡王牌祁红牢牢地压在后面;而第二年用大型机械生产出的近二万斤红毛茶,在分为两大批运沪销售的时候,大受外商欢迎,并表示,“这样的祁红,有多少要多少”,机械化生产体系下的祁门红茶再次获得一个“顶盘”。(www.xing528.com)

1 平里茶厂保存的早期从国外引进的揉捻机,现在还在使用

对于祁门来说,用工业化的方式制作祁门红茶的意义并不仅仅只对工艺规范有意义,更重要的是在市场上,这对于祁门红茶成本的降低和产量的增加有着巨大的帮助——来自海外的巨大需求,也只有大规模的机械生产方能满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