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DSRD结构和电路原理解析

DSRD结构和电路原理解析

时间:2023-06-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典型DSRD结构如图4-89所示,与普通功率二极管相似,为P+NN+结构。图4-90 DSRD对称并联LC电路图4-91 并联LC电路的电压电流工作波形电路工作原理如下:开始电容C1和C2按图4-90所示的极性充电,开关S1和S2处在关断状态。当S1闭合后,C1通过电感L1和DSRD放电。DSRD的阻抗很小,在C1、S1、L1和DSRD组成的回路里形成了电流振荡。当C1和C2用同一电源供电时,电源的稳定性不影响DSRD切断电流的瞬态过程,注入、抽取的电流之比与电压无关。

DSRD结构和电路原理解析

典型DSRD结构如图4-89所示,与普通功率二极管相似,为P+NN+结构。

978-7-111-28956-2-Chapter04-217.jpg

图4-89 DSRD的结构示意图

DSRD脉冲发生器最简单有效的电路如图4-90所示,其电路工作的电流电压波形如图4-91所示。

978-7-111-28956-2-Chapter04-218.jpg

图4-90 DSRD对称并联LC电路

978-7-111-28956-2-Chapter04-219.jpg

图4-91 并联LC电路的电压电流工作波形(www.xing528.com)

电路工作原理如下:开始电容C1C2按图4-90所示的极性充电,开关S1和S2处在关断状态。当S1闭合后,C1通过电感L1和DSRD放电。DSRD的阻抗很小,在C1、S1L1和DSRD组成的回路里形成了电流振荡。振荡的半周期不超过数百纳秒,而载流子寿命约有数十微秒甚至更长。因此,第一个半周期(τ)内,抽运的空穴电子对数量等于流过二极管的电荷量。在第二个半周期,电流改变方向,由于存在空穴电子对,二极管仍保持导通状态。如果当I1降低至0的时候,S2恰好导通,那么C2的放电电流I2L1C1回路的电流I1一起反向流入DSRD。经过τ-时间后,电流达到峰值,τ-期间的回抽的电荷量与τ期间抽运的电荷量相等,DSRD在1~2ns内急剧关断。此时,起初存储在电容中的能量聚集在电感中,电感电流达到峰值。DSRD关断后,电流只能转向负载R1,形成高压脉冲,DSRD的关断过程即是脉冲前沿的形成过程。

形成脉冲半宽高为

τfwhmL/R1

式中,LL1L2的并联值。

峰值负载电压为

UlmR1·(IDSRD

这个值比初始电容电压大10倍以上。脉冲的总延迟等于LC电路振荡周期的3/4,大概有数百纳秒。延迟的稳定性由LC电路决定。众所周知,LC电路的稳定性可达到10-4s,因此脉冲抖动小于100ps。当C1C2用同一电源供电时,电源的稳定性不影响DSRD切断电流的瞬态过程,注入、抽取的电流之比与电压无关。电路中,开关S1S2可以采用场效应晶体管、晶体管、闸流管、负阻晶体管,或者DSRT。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