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反馈类型及判断方法:详解与优化

反馈类型及判断方法:详解与优化

时间:2023-06-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正确理解反馈的类型及判断方法是分析反馈放大电路的基础。因为不同类型的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是不同的,而掌握正确的判断方法是分析反馈放大电路的前提条件。电路中有无直流反馈和交流反馈,可通过放大电路的直流通路和交流通路中是否存在反馈来判断。判断正、负反馈的方法采用瞬时极性法。uo作用于Rf和Re1回路,反馈电压uf是uo在Re1上的分压,所以反馈电压uf的瞬时极性为正。

反馈类型及判断方法:详解与优化

正确理解反馈的类型及判断方法是分析反馈放大电路的基础。因为不同类型的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是不同的,而掌握正确的判断方法是分析反馈放大电路的前提条件。

1.有无反馈的判断

有无反馈的判断依据是:若电路中有反馈网络或反馈元器件联系输入和输出回路,并由此影响了基本放大电路的净输入量,则电路中存在反馈,否则电路中就没有反馈。

例如,分析如图6-2所示电路有无反馈。图6-2a中,没有元器件或电路网络连接输出回路与输入回路,即没有反馈网络,因而不存在反馈。图6-2b中,同相输入端接地,电阻R一端接输出端,另外一端接地,所以R是集成运放的负载。输出信号不能通过电阻R反馈到输入端,所以电阻R不是反馈元件,因而电路没有引入反馈。图6-2c中,当R2≠0时,电阻R3将集成运放的输出端和反向输入端连接起来,R3为电路的反馈元件,且反馈信号使反向输入端电位增加而使净输入信号减小,因而电路引入了反馈;当R2=0时,则电路和图6-2b的电路相同。图6-2d中,电阻R2连接集成运放的输出端和反向输入端,R2为电路的反馈元件,且反馈信号使净输入信号减小,因而电路引入了反馈。

978-7-111-39020-6-Chapter07-2.jpg

图6-2 有无反馈的放大电路

2.直流反馈与交流反馈

放大电路中存在直流信号和交流信号,反馈网络中也存在直流信号和交流信号。反馈信号中只有直流信号称为直流反馈;反馈信号只有交流信号称为交流反馈;反馈信号同时存在直流信号和交流信号称为交直流反馈。交流反馈将影响电路的交流性能,如放大倍数、输入电阻、输出电阻等;直流反馈则影响电路的直流性能,主要用于稳定静态工作点。有的电路中既存在直流反馈也存在交流反馈,对放大电路的直流性能和交流性能都有影响。本章主要研究交流负反馈

电路中有无直流反馈和交流反馈,可通过放大电路的直流通路和交流通路中是否存在反馈来判断。如图6-3a所示电路中,由于电容C的通交流隔直流作用,对于直流信号电容C相当于开路,直流通路如图6-2c所示;对于交流信号电容C相当于短路,交流通路如图6-2b所示。显然,图6-3a电路只引入了直流反馈而没有引入交流反馈。同理可得,图6-3b所示电路的直流通路如图6-2a所示,交流通路如图6-2c所示,所以图6-3b电路只引入了交流反馈而没有引入直流反馈。图6-2c所示的电路,由于直流通路和交流通路与原电路相同,而且都存在反馈,因而图6-2c电路既引入了交流反馈又引入了直流反馈。

978-7-111-39020-6-Chapter07-3.jpg

图6-3 直流反馈和交流反馈放大电路

3.反馈极性判断

若反馈信号削弱了原来的输入信号,使净输入信号减小,则为负反馈;若反馈信号增强了原来的输入信号,使净输入信号增加,则为正反馈。判断正、负反馈的方法采用瞬时极性法。所谓瞬时极性法,即先假定输入信号处于某一个瞬时极性(用“(+)”表示正极性,“(-)”表示负极性),然后根据放大电路中各点的相位关系,沿着闭环回路中信号的流向逐级确定出各点瞬时极性。若反馈信号增强了原来的输入信号,则为正反馈,否则为负反馈。

如图6-4a所示,假定输入信号ui的瞬时极性为正,用符号(+)表示,集成运放的同相输入端瞬时极性为正,所以集成运放的输出信号uo瞬时极性为正,则输出电压uoR2上的分压(即反馈电压uf)的瞬时极性为正,而净输入电压uid=ui-uf,所以反馈电压削弱了原输入信号的作用,使净输入电压uid减少。即ui(+)→uo(+)→uf(+)→uid(-),所以该电路的反馈是负反馈。

978-7-111-39020-6-Chapter07-4.jpg

图6-4 反馈极性判断

图6-4b和图6-4a电路不同的是输入信号从集成运放的反向输入端输入,假定输入信号ui的瞬时极性为正,集成运放的反相输入端瞬时极性为正,所以集成运放的输出信号uo瞬时极性为负,则反馈电压uf的瞬时极性为负,而净输入电压uid=ui-uf,所以反馈电压增强了原输入信号的作用,使净输入电压uid增加。即ui(+)→uo(-)→uf(-)→uid(+),所以该电路的反馈是正反馈。

图6-4c所示电路中,假定输入信号ui的瞬时极性为正,流经电阻R1的输入电流i1的瞬时极性为正,集成运放的反相输入端为正,所以集成运放的输出信号uo瞬时极性为负,则电阻R2两端电压增加,所以反馈电流if的瞬时极性为正,而净输入电流iid=i1-if,所以反馈电流削弱了原输入信号的作用,使净输入电流iid减少,即ui(+)→uo(-)→if(+)→iid(-),所以该电路的反馈是负反馈。(www.xing528.com)

判断由晶体管组成的反馈放大电路的反馈极性时,需要注意三个基本放大电路的输入和输出的相位关系。图6-5a中,共射放大电路输入基极和输出集电极是反相关系;图6-5b中,共基放大电路输入发射极和输出集电极是同相关系;图6-5c中,共集放大电路输入基极和输出发射极是同相关系。

978-7-111-39020-6-Chapter07-5.jpg

图6-5 基本放大电路的输入和输出的相位关系

如图6-6所示,由晶体管组成的两级共射负反馈放大电路,反馈网络由RfCf组成。假定输入信号ui的瞬时极性为正,则VT1管基极瞬时极性为正。因为共射放大电路中输入基极和输出集电极是反相关系,所以VT1管集电极瞬时极性为负,即VT2管基极瞬时极性为负,VT2管组成的电路也是共射放大电路,所以VT2管集电极瞬时极性为正,即两级放大电路的输出电压uo的瞬时极性为正。uo作用于RfRe1回路,反馈电压ufuoRe1上的分压,所以反馈电压uf的瞬时极性为正。两级放大电路的净输入电压uid是VT1管基极和发射极之间的电压ube1,即uid=ube1=ui-uf,所以反馈电压削弱了原输入信号的作用,使净输入电压uid减少,因此该两级放大电路的反馈是负反馈。因为输出端有隔直电容C3和反馈网络有电容Cf,所以从输出端经反馈网络到达输入回路的反馈信号中只有交流信号,属于交流反馈。

4.电流反馈与电压反馈

按照反馈信号从输出信号的取样方式,反馈可分为电压反馈和电流反馈。在电压反馈中,反馈量正比于输出电压,反馈信号取自输出电压;在电流反馈中,反馈量正比于输出电流,反馈信号取自输出电流。

判定方法:将负载假想为短路,即输出电压uo=0,若反馈信号为0时,反馈作用消失,则为电压反馈;若负载短路后仍然有输出电流,反馈作用仍然存在,则为电流反馈。

978-7-111-39020-6-Chapter07-6.jpg

图6-6 两级共射负反馈放大电路

从电路结构上区分:因电压反馈是取样输出电压,故反馈网络和负载必须并联;因电流反馈是取样输出电流,故反馈网络和负载必须串联。反馈信号取自于输出信号同一点,则为电压反馈;取自于不同点,则为电流反馈。

在图6-6所示电路中,电路中存在级内反馈和级间反馈。每一级都存在着级内反馈:第一级放大电路中,由于VT1管发射极接电阻Re1,当发射极电流通过Re1时将产生反馈信号,反馈信号和输出电压没有关系,即反馈信号不是取自输出电压,而是取自发射极电流,所以第一级放大电路的级内反馈为电流反馈;第二级放大电路的电路结构和第一级放大电路是相同的,都是分压式偏置稳定共射放大电路,且晶体管发射极都接电阻,所以第二级放大电路的级内反馈也是电流反馈。除了级内反馈,图6-6所示电路中还存在着级间反馈,反馈网络由RfCf组成,跨接在两级放大电路之间。反馈电压uf是输出电压uoRe1上的分压,也就是说,反馈电压取自输出电压,所以电路的级间反馈是电压反馈。

5.串联反馈与并联反馈

按照反馈电路在输入端的接法的不同,反馈可分为串联反馈和并联反馈。

串联反馈:在放大电路的输入回路中,反馈信号与输入信号以电压方式进行叠加。从电路结构上看,反馈信号和净输入信号在输入回路中是串联的,输入信号与反馈信号加在放大器的不同输入端上,此时的反馈信号和输入信号总是以电压的形式在输入端出现。

并联反馈:在放大电路的输入回路中,反馈信号与输入信号以电流方式进行叠加。从电路结构上看,反馈信号和净输入信号在输入回路中是并联的,输入信号与反馈信号加在放大器的同一个输入端上,此时的反馈信号和输入信号总是以电流的形式在输入端出现。

在图6-4a所示电路中,在放大电路的输入回路中,反馈信号与输入信号以电压方式进行叠加,即uid=ui-uf,反馈信号uf和净输入信号uid是头尾相连的关系(即电压串联关系),输入信号ui加在集成运放的同相输入端,而反馈信号uf加在集成运放的反相输入端,所以该电路属于串联反馈。

在图6-4c所示电路中,在放大电路的输入回路中,反馈信号与输入信号以电流方式进行叠加,即iid=i1-if,反馈信号if和净输入信号iid是并排前进的关系(即电流并联关系),输入信号ui和反馈信号if都加在集成运放的反相输入端,所以该电路属于并联反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