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手握式工具设计原则优化:实用手握式工具设计原则

手握式工具设计原则优化:实用手握式工具设计原则

时间:2023-06-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如在水平作业面上使用直杆式工具,则必须肩部外展,臂部抬高,因此应对这种工具设计做出修改。图5-25 把手弯曲式工具设计避免掌部组织受压力。操作手握式工具时,有时常要用手施相当的力。对于单把手工具,其操作方式是掌面与手指周向抓握,其设计因素包括把手直径、长度、形状、弯角等。双把手工具的主要设计因素是抓握空间。

手握式工具设计原则优化:实用手握式工具设计原则

(一)一般原则

工具必须满足以下基本要求,才能保证使用效率

①必须有效地实现预定的功能;

②必须与操作者身体成适当比例,使操作者发挥最大效率;

③必须按照作业者的力度和作业能力设计,所以要适当地考虑到性别、训练程度和身体素质上的差异;

④工具要求的作业姿势不能引起过度疲劳。

(二)解剖学因素

(1)避免静肌负荷。当使用工具时,臂部必须上举或长时间抓握,会使肩、臂及手部肌肉承受静负荷,导致疲劳,降低作业效率。如在水平作业面上使用直杆式工具,则必须肩部外展,臂部抬高,因此应对这种工具设计做出修改。在工具的工作部分与把手部分做成弯曲式过渡,可以使手臂自然下垂。例如,传统的烙铁是直杆式的,当在工作台上操作时,如果被焊物体平放于台面,则手臂必须抬起才能施焊。改进的设计是将烙铁做成弯把式,操作时手臂就可能处于较自然的水平状态,减少了抬臂产生的静肌负荷,如图5-22所示。

图5-22 烙铁把手的设计

(2)保持手腕处于顺直状态。手腕顺直操作时,腕关节处于正中的放松状态,但当手腕处于掌屈、背屈、尺偏等别扭的状态时,就会产生腕部酸痛、握力减小,如长时间这样操作,会引起腕道综合征、腱鞘炎等症状。图5-23是钢丝钳传统设计与改进设计的比较。传统设计的钢丝钳造成掌侧偏,改良设计使握把弯曲,操作时可以维持手腕的顺直状态,而不必采取尺偏的姿势。图5-24为使用这两种钳操作后,患腱鞘炎人数的比较。可见,在传统钳用后第10~12周内,患者显著增加,而改进钳使用者中没有此现象。

图5-23 使用传统的和改进的两种钢丝钳操作时的比较

图5-24 使用不同的钢丝钳后患腱鞘炎人数比较

一般认为,将工具的把手与工作部分弯曲10°左右,效果最好。弯曲式工具可以降低疲劳,较易操作,对于腕部有损伤者特别有利。图5-25也是弯把式设计的例子。

图5-25 把手弯曲式工具设计(www.xing528.com)

(3)避免掌部组织受压力。操作手握式工具时,有时常要用手施相当的力。如果工具设计不当,会在掌部和手指处造成很大的压力,妨碍血液在尺动脉的循环,引起局部缺血,导致麻木、刺痛感等。好的把手设计应该具有较大的接触面,使压力能分布于较大的手掌面积上,减小应力;或者使压力作用于不太敏感的区域,如拇指与食指之间的虎口位。图5-26就是这类的设计实例。有时,把手上有指槽,但如没有特殊的作用,最好不留指槽,因为人体尺寸不同,不合适的指槽可能造成某些操作者手指局部的应力集中。

图5-26 避免掌部压力的把手设计

(4)避免手指重复动作。如果反复用食指操作扳机式控制器时,就会导致扳机指(狭窄性腱鞘炎),扳机指症状在使用气动工具触发器电动工具时常会出现。设计时应尽量避免食指做这类动作,而以拇指或指压板控制代替,如图5-27所示。

图5-27 避免单小指(如食指)反复操作的设计

(三)把手设计

操作手握式工具,把手当然是最重要的部分,所以有必要单独讨论其设计问题。对于单把手工具,其操作方式是掌面与手指周向抓握,其设计因素包括把手直径、长度、形状、弯角等。

(1)直径把手。直径大小取决于工具的用途与手的尺寸。对于螺丝起子,直径大可以增大扭矩,但直径太大会减小握力,降低灵活性与作业速度,并使指端骨弯曲增加,长时间操作,则导致指端疲劳。比较合适的直径是:着力抓握30~40mm,精密抓握8~16mm。

(2)长度把手。长度主要取决于手掌宽度。掌宽一般在71~97mm 之间(5%女性至95%男性数据),因此合适的把手长度为100~125mm。

(3)形状。指把手的截面形状。对于着力抓握,把手与手掌的接触面积越大,则压应力越小,因此圆形截面把手较好。哪一种形状最合适,一般应根据作业性质考虑。为了防止与手掌之间的相对滑动,可以采用三角形或矩形,这样也可以增加工具放置时的稳定性。对于螺丝起子,采用丁字形把手,可以使扭矩增大50%,其最佳直径为25mm,斜丁字形的最佳夹角为60°。

(4)弯角把手。弯曲的角度前面已述,最佳的角度为10°左右。

(5)双把手工具。双把手工具的主要设计因素是抓握空间。握力和对手指屈腱的压力随抓握物体的尺寸和形状而不同。当抓握空间宽度为45~80mm 时,抓力最大。其中若双把手平行时为45~50mm,而当把手向内弯时,为75~80mm。图5-28即为抓握空间大小对握力影响的情况。可见,对不同的群体而言,握力大小差异很大。为适应不同的使用者,最大握力应限制在100N左右。

图5-28 双把手工具抓握空间与握力的关系

(6)性别差异。从不同性别来看,男女使用工具的能力也有很大的差异。女性约占人群的48%,其平均手长约比男性短2cm,握力值只有男性的2/3。设计工具时,必须充分考虑这一点。

人们使用手握式工具,其历史长远,但发展极快,至今人们仍在沿用着手握式工具,只是手握式工具的形式、结构与功能已发生巨大变化。过去人们使用的是人力手握式工具,今天人们已用上智能手握式工具,如鼠标、遥控器、数据手套、云自由度控制装置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