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晋城市区主要河流水质评价及综述

晋城市区主要河流水质评价及综述

时间:2023-06-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评价范围为晋城市区域内主要河流,包括沁河、沁水河、端氏河、芦苇河、获泽河、长河、丹河、白水河、巴公河、北石店河、次滩河等,共评价河流长度571.1km。表6-22晋城市各河流监测断面一览表(二)全市河流水质现状综述本次共评价主要河流11条,水质监测断面25个。汛期与非汛期相比,河流水质类别变化并不明显。评价河流水质状况和监测断面水质评价结果见表6-23、表6-24。

晋城市区主要河流水质评价及综述

(一)评价范围、标准、项目

(1)评价范围。评价范围为晋城市区域内主要河流,包括沁河、沁水河、端氏河、芦苇河、获泽河、长河、丹河、白水河、巴公河、北石店河、次滩河等,共评价河流长度571.1km。

(2)评价标准。《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3)评价项目。pH值、总硬度、硫酸根、氯离子、硝酸盐氮、氨氮、总磷、高锰酸盐指数、化学耗氧量、溶解氧、生化需氧量、氟化物、总砷、总汞、总镉、六价铬、铁、锰、总铜、总锌、总铅、总氰化物、挥发酚共23项。

(4)评价方法。单因子评价法。

(5)评价资料。本次评价主要采用晋城市水环境监测中心河流地表水的水质监测资料、晋城市环境保护监测站历年水质监测资料,以2000年水质监测数据及重点河流河段2001年补充监测数据为评价基本资料。晋城市各河流监测断面的设置见表6-22。

表6-22 晋城市各河流监测断面一览表

(二)全市河流水质现状综述

本次共评价主要河流11条,水质监测断面25个。评价结果表明:在571.1km的评价河长中,Ⅰ类水质河长0.0km;Ⅱ类水质河长259.9km,占总评价河长的45.5%;Ⅲ类水质河长108.0km,占总评价河长的18.9%;劣于Ⅲ类水质的污染河长为203.2km,占总评价河长的35.6%;其中Ⅳ类水质河长69.2km,占总评价河长的12.1%;Ⅴ类水质河长0.0km,劣Ⅴ类水质的严重污染河长134.0km,占总评价河长的23.5%。汛期与非汛期相比,河流水质类别变化并不明显。河流主要污染物为氨氮、化学耗氧量、生化需氧量等。

评价河流水质状况和监测断面水质评价结果见表6-23、表6-24。

表6-23 评价河流水质状况

表6-24 评价河流监测断面水质评价结果

续表

续表

(三)水资源分区河流水质状况

晋城市地表水现状水质类型分区如彩图12所示。

(1)张峰分区。评价河长25.0km,处于区域内沁河上游,水质较好,无论汛期、非汛期,河流都可达到Ⅱ类水质,可满足各种用水要求。

(2)润城分区。评价河长251.9km,包括沁河95.0km,沁水河24.2km,端氏河56.0km,芦苇河51.7km,全年符合Ⅱ类水质河长162.9km,主要分布在沁河上游的张峰、郑庄河段,沁水河,端氏河,芦苇河的町店以上河段,这些河段周边由于工业污染较少,对河流水质的影响不是很大。符合Ⅲ类水质的河长54.0km,分布在沁河的曲堤、加丰河段,芦苇河的町店以下河段,这些河段由于沿河有废水汇入,如加丰电厂、永红煤矿、阳城化肥厂等,使河流水质有所下降,但这些河流流量较大,污染物对河流水质的影响不是很明显,但非汛期芦苇河的町店以下河段水质达到Ⅳ类,主要污染物是化学耗氧量、氨氮、生化需氧量。劣Ⅴ类水质的河段有10.0km,在沁河的润城河段,由于这一河段工业污染源较多,如阳城电厂排灰水等,较多废污水的汇入,使这一河段水质急剧下降,主要污染物是化学耗氧量、氨氮、生化需氧量。

(3)阳城分区。评价河长为124.2km,包括沁河48.0km,获泽河18.0km,长河58.2km。全年符合Ⅱ类水质的河长42.0km,仅占分区评价河长的33.8%,分布在沁河延河泉以下河段;符合Ⅲ类水质的河长19.0km,占分区评价河长的15.3%,分布在沁河的西神头、长河的成庄河段;符合Ⅳ类水质河长63.2km,占到分区评价河长的50.9%,分布在获泽河以及长河的川底河段,主要污染物是化学耗氧量、氨氮、生化需氧量等。

(4)任庄分区。评价河长72.0km,主要河流为丹河,全年符合Ⅱ类水质河长17.0km,分布在丹河源头的赵庄河段;赵庄以下河段由于沿河各企业以及高平市城市废物水汇入,河流水质急剧下降为劣Ⅴ类,污染河长49.0km,主要污染物有氨氮、化学耗氧量、生化需氧量、氟化物等;至任庄水库河段,由于水库的稀释、降解作用,任庄水库符合Ⅳ类水质,主要污染物有生化需氧量、氟化物。

(5)泽州分区。评价河长110.0km,包括丹河的任庄水库以下河段,巴公河、北石店河。分区内没有符合Ⅱ类水质河流;符合Ⅲ类水质河长35.0km,分布在郭壁副坝以下河段;劣Ⅴ类水质的河段有丹河的水东段、白水河、巴公河、北石店河,评价河长75.0km,占分区评价河长的68.2%,主要污染源有一化、凤凰山煤矿、王台煤矿等,主要污染物有氨氮、化学耗氧量、生化需氧量、总硬度等。

(6)入黄小河。阳城县境内的次滩河,评价河长13.0km,沿河无污染源,水质良好,符合Ⅱ类水质。

晋城市水资源分区河流汛期、非汛期和全年水质评价见表6-25及图6-4~图6-6。

(四)主要河流水质状况

(1)沁河。评价河长为168.0km,符合Ⅱ类水质的河长113.0km,占评价河长的67.3%,主要分布在上游的入境—端氏河段(河长71.0km),下游的延河泉以下河段(河长42.0km),沿河无污染源,水质良好,符合各类用水需求;符合Ⅲ类水质的河长45.0km,占评价河长的26.8%,主要在端氏—润城河段(河长39.0km)、西神头—延河泉段(河长6.0km),这些河段周边有一些污染源,如加丰电厂、永红煤矿等,有一些废污水排入河流,但由于水量较大,河流水质仍可达到Ⅲ类,这些河段的水质可满足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水产养殖区等渔业水域以及工农业用水;劣Ⅴ类水质河段河长有10.0km,在润城—西神头河段,占评价河长的5.9%,这一河段沿河工业企业比较集中,有润城镇的一些小企业,还有国有大型企业阳城电厂的排灰水的排入,河流水质污染严重,主要超标污染物有氨氮、化学耗氧量、生化需氧量,分别超标5.39倍、0.3倍、1.3倍,仅适用于农田灌溉。

表6-25 晋城市水资源分区河流水质评价

图6-4 分区汛期水质类别图

图6-5 分区非汛期水质类别图(www.xing528.com)

图6-6 分区全年水质类别图

(2)沁水河。评价河长24.2km,沿河无废水排入,水质较好,符合Ⅱ类水质,可满足各类用水需求。

(3)端氏河。评价河长56.0km,沿河无废水排入,水质较好,符合Ⅱ类水质,可满足各类用水需求。

(4)芦苇河。评价河长51.7km,符合Ⅱ类水质的河长36.7km,在河源—町店河段,这一河段无工业废水排入,水质良好,可满足各类用水需求;在町店—河口段,评价河长15.0km,由于沿河有八甲口的工业废水排入,阳城化肥厂的废水排入,全年水质为Ⅲ类,可满足水产养殖区等渔业水域以及工农业用水,但非汛期水质有所加重,达到Ⅳ类水质,氨氮、化学耗氧量、生化需氧量分别超标0.24倍、0.4倍、0.2倍,仅适用于工农业用水。

(5)获泽河。评价河长18.0km,河流符合Ⅳ类水质,主要污染源为阳城县城市生活污水以及沿河的小煤矿废水的排入,全年氨氮、化学耗氧量、总硬度分别超标0.29倍、0.4倍、0.11倍,仅适用于工农业用水。

(6)长河。评价河长58.2km,符合Ⅲ类水质的河长13.0km,在河源—成庄段,这一河段水质可满足水产养殖区等渔业水域以及工农业用水;成庄-河口段,评价河长45.2km,这一河段由于成庄煤矿等工业废水排入,水质下降为Ⅳ类,主要污染物有生化需氧量、总硬度,分别超标0.1倍、0.08倍,可适用于工农业用水。

(7)丹河。评价河长129.0km,符合Ⅱ类水质的河长仅17.0km,在上游的河源—寺庄河段,这一河段水质可满足各类用水需求;符合Ⅲ类水质河长35.0km,即河东—省界河段,这一河段由于郭壁以下泉水的汇入,将上游河段的劣Ⅴ类水稀释,河流水质达到Ⅲ类,可满足水产养殖区等渔业水域以及工农业用水,但非汛期河东—郭壁副坝的7.0km河长的水质仍达到Ⅳ类,仅适用于工农业用水;符合Ⅳ类水质的河长6.0km,即任庄—高都河段,由于任庄水库的稀释作用,上游劣Ⅴ类的水质在这里被稀释成Ⅳ类,主要污染物有生化需氧量超标0.4倍、氟化物超标0.1倍;劣Ⅴ类水质的河段有71.0km,即寺庄—任庄河段、高都—河东河段,寺庄—任庄河段是接纳了高平市沿河各企业的工业废水及高平市城市生活污水,主要污染物有氨氮、化学耗氧量、生化需氧量、氟化物等,污染最严重的高平小赵庄河段,全年氨氮超标146.1倍,化学耗氧量超标11.3倍,生化需氧量超标21.7倍,氟化物超标2.0倍;高都—河东河段是接纳了巴公河、北石店河的废污水所致,这些河段的水质已丧失了所有功能。

(8)白水河。评价河长33.0km,由于河源就受到了晋城市市区废污水的污染,可称作市区的排污河道,河道水质为劣Ⅴ类,主要污染物有悬浮物、溶解氧、氨氮、化学耗氧量、生化需氧量等,仅可用于农田灌溉。

(9)巴公河。评价河长7.0km,在公路桥—河口段,水质为劣Ⅴ类,这一河段污染源比较集中,有巴公化肥厂、晋城化工有限公司、天脊晋城化工公司等,这些企业废污水全部排入巴公河,由于河流氨氮浓度较高,经稀释后可用作农田灌溉。

(10)北石店河。评价河长13.0km,沿河接纳了凤凰山矿、王台矿、一化等企业工业废水,河流全年为劣Ⅴ类水质,主要污染物有氨氮超标34.7倍,化学耗氧量超标6.6倍,生化需氧量超标1.72倍,河水经稀释后仅可作农田灌溉。

(11)次滩河。位于阳城县境内,评价河长13.0km,周边无污染源,水质可达Ⅱ类,可满足各类用水需求。

晋城市主要河流汛期、非汛期和全年水质评价见表6-26及图6-7~图6-9。

(五)行政分区河流水质

(1)城区、泽州县。评价河长187.2km,区内河流水质类别最高为Ⅲ类,河长48.0km,仅占评价河长的25.6%,分布在丹河的郭壁副坝断面以下河段以及长河的成庄以上河段;Ⅳ类水质河长51.2km,占评价河长的27.4%,分布在丹河的任庄水库河段,长河的成庄以下河段;劣Ⅴ类水质的河长88.0km,占到评价河长的47.0%,分布在丹河的水东河段以及白水河、巴公河、北石店河。区内74%的评价河长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应加大污染治理的力度。

(2)沁水县。评价河长175.2km,Ⅱ类水质河长151.2km,占评价河长的86.3%,分布在沁河上游的郑庄河段以及端氏河、县河;Ⅲ类水质河长24.0km,占评价河长的13.7%,分布在沁河的曲堤河段,区内河流水质良好,可满足各类用水需求。

表6-26 晋城市主要河流水质评价结果

续表

图6-7 主要河流汛期水质类别图

图6-8 主要河流非汛期水质类别图

图6-9 主要河流全年水质类别图

(3)阳城县。评价河长155.7km,Ⅱ类水质河长91.7km,占评价河长的58.9%,分布在沁河的延河泉断面以下河段、芦苇河的町店断面以上河段以及次滩河;Ⅲ类水质河长36.0km,占评价河长的23.1%,分布在沁河的加丰—润城河段、西神头河段以及芦苇河的町店断面以下河段;Ⅳ类水质的河流是获泽河,评价河长18.0km,占评价河长的11.6%;劣Ⅴ类水质的河长有10.0km,在沁河的润城—西神头河段,由于这一河段的沿河污染源比较集中,企业废水大都直接排入这一河段,应在这一河段建污水处理厂。

表6-27 晋城市行政分区水质评价表

表6-28 晋城市主要水库水质监测结果及水质类别

(4)高平市。评价河长53.0km,Ⅱ类水质河段17.0km,占评价河长32.1%,为丹河的上游河源—寺庄段;寺庄—刘庄河段的36.0km河长,接纳了高平市沿河各企业的工业废水及高平市城市生活污水,河流污染严重,水质类别达到劣Ⅴ类,应加大对这一区域的污染治理投入,同时应建设污水处理厂。

晋城市行政分区河流汛期、非汛期和全年水质评价见表6-27及图6-10~图6-12。

图6-10 行政区汛期水质类别图

图6-11 行政区非汛期水质类别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