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海东市水资源规划:可持续利用策略解决供水安全问题

海东市水资源规划:可持续利用策略解决供水安全问题

时间:2023-06-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17年6月,《海东市“十三五”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规划》通过了海东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组织的审查。海东市地处青海省最东部,生态环境十分脆弱,水土流失非常严重,水资源缺乏且开发利用难度大,长期以来社会经济发展相对滞后。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20年,海东市以高耗能为主导的工业经济迅猛发展,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引发了生态环境和供用水安全等一系列问题,尤其是城乡安全饮水问题存在较多隐患。

海东市水资源规划:可持续利用策略解决供水安全问题

为了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新思路,结合青海省委提出的“坚持正确方向、全面深化改革、奋力打造三区、建设全面小康”等要求,针对海东市水利发展面临的薄弱环节、突出问题,根据青海省水利发展“十三五”规划等编制工作的有关要求,2015年2月,启动开展了《海东市“十三五”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规划》的编制工作。海东市水务局组织专家,经多方调研,现场踏勘、调查、收集资料,依据《水资源规划规范》(GB∕T 51051-2014)、《海东市总体规划(2011—2030年)》《海东市城镇供水改(扩)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海东市“十三五”水利发展规划》、海东市南北两山绿化总体利用规划(2013—2030年)等规范和相关报告,编制完成了《海东市“十三五”水资源可持续规划》,并进行了专家咨询,充分吸取了专家意见和建议。2017年6月,《海东市“十三五”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规划》通过了海东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组织的审查。

根据青海省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有关要求和《海东市“十三五”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规划》的编制要求,按照海东市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客观需要,在深入分析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结合海东市水资源条件和“十三五”期间规划水源工程对水资源配置的需要,提出可利用耗水量指标,预测不同水平年海东市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需求,以水定规模对解决水资源供需矛盾的优化配置进行前瞻性研究,重点发展规模、治理开发措施。

海东市地处青海省最东部生态环境十分脆弱,水土流失非常严重,水资源缺乏且开发利用难度大,长期以来社会经济发展相对滞后。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20年,海东市以高耗能为主导的工业经济迅猛发展,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引发了生态环境和供用水安全等一系列问题,尤其是城乡安全饮水问题存在较多隐患。未来海东市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面临着更加严峻的资源型、水质型和工程型缺水形势。海东市水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突出表现在:(1)水资源总量不足,开发利用难度大,水资源利用率低;(2)蓄水工程少,缺少大、中型骨干水源工程,城镇供水设施不足,农村供水保证率低,湟水两岸水质性缺水的问题突出,特别是由于城镇化和园区建设,缺水矛盾严重制约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3)水土流失等生态环境问题依然十分严峻;(4)非常规水源开发利用亟待加强,水管理体制亟待改革创新。这些矛盾将成为海东市水利发展的挑战。(www.xing528.com)

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满足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制定水资源合理开发、高效利用、优化配置、合理节约、有效保护、综合治理、科学管理的总体布局和青海省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有关要求,编制《海东市“十三五”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规划》工作,着力解决“十三五”期间海东市水资源的开发、利用、配置、节约、保护等问题,加强水资源科学管理,提高水的利用效率,建设节水型社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在对水资源及开发利用现状进行评价的基础上,提出水资源开发、利用、配置、节约和保护的方案及对策措施,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水资源科学管理提供依据,从而促进和保障流域内人口、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