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

中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

时间:2023-06-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同时,水利要实现从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从传统水利向现代可持续发展水利的转变。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总体目标是实现水资源供需平衡,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

1.对策

根据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精神,必须把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问题,提高用水效率,节水放在突出位置。同时,水利要实现从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从传统水利向现代可持续发展水利的转变。当前要特别重视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节约、保护问题。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总体目标是实现水资源供需平衡,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重点建立以下三个保障体系。

(1)建立较为完善的防洪减灾安全保障体系。要确保重要城市和重点地区的防洪安全,保证长江、黄河等七大江河中下游干流及重要支流达到国家规定的防洪标准,特大城市能够防御百年以上洪水。要继续建设一批防洪控制性枢纽,初步完成重点蓄滞洪区的安全建设,抓紧病险水库的除险加固,基本消除隐患。在全国建立防洪保险、救灾及灾后重建机制。建立现代化的防洪减灾信息技术体系和防汛抢险专业队伍。

(2)建立安全可靠的水资源供给与高效利用体系。合理开发、高效利用和优化配置水资源,调整产业结构布局与经济结构,有限满足生活用水,基本保障国民经济发展用水,逐步改善生态用水。要新增供水能力800亿m3,基本解决华北地区东部沿海地区和重要城市的水资源供需矛盾,解决现有2400万农村贫困人口的饮水困难,生态环境严重恶化地区的生态环境用水状况得到初步改善。在积极开源的同时,大力推行节约用水。要把节水灌溉作为一项革命性措施来抓,在保证农业灌溉用水总量基本稳定的前提下,通过采取各种节水措施,保证国家的粮食安全。使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加强对城市工业和生活的节水管理,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70%,工业万元产值取用水量下降到35m3以下,初步建设一批节水型社会。

加紧南水北调工程建设,以缓解我国北方地区缺水矛盾,实现水资源合理配置。南水北调东、中、西三条线路将与长江、黄河、淮河和海河相互联接,形成“四横三纵”的水资源配置总体格局,达到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水资源配置目标。三条调水线路年调水总量约380亿~480亿m3,可基本改变我国黄淮海地区水资源严重短缺状况。

(3)建立维护生态安全的水利保障体系。协调生产、生活和生态用水,采取措施切实保证生态脆弱地区的生态环境用水,搞好小流域综合治理,防止水土流失。加强水资源保护,搞好城市河湖水系的综合治理,为广大人民提供优美的水环境

主要城市供水水源地的水质要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江河湖库水质状况恶化的趋势要得到初步遏制。地下水严重超采区和重点河湖的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得到控制。

新增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0万km2,其中长江上游和黄河中上游地区重点分别治理20万km2和13万km2,建立一批预防和监督区,划定一批重点预防保护区,控制人为造成新的水土流失。

2.具体措施(www.xing528.com)

(1)以新《水法》的颁布实施为契机,加强流域与区域水资源统一管理的制度建设。根据新《水法》,完成《取水许可制度实施办法》修订工作,尽快上报国务院,编制《计划用水导则》;起草全国《水资源费征收管理办法》;推进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制度的建立,重点抓好水资源论证从业资质管理、从业人员培训与考核认证,论证管理等项工作;出台《超采区地下水资源管理指导意见》,部署加强超采区地下水管理工作;完成《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办法》的编制工作。

根据新《水法》的有关要求,积极与行业主管部门合作,推进用水定额编制工作;建立水务管理技术标准体系框架并逐步清理、修订水务技术标准。

(2)以城乡水资源统一管理为重点做好水资源监督管理工作,推进水管理体制改革。结合地方机构改革,以城乡水资源统一管理为重点,进一步理顺水资源管理体制,实现水行政主管部门对水资源实行统一管理、统一调配、统一发放取水许可证,统一征收水资源费;进一步明确流域机构执法地位,加强流域管理,建立适合我国水资源状况及经济发展特点的水资源管理体制;赋予流域机构法律、行政权利,使流域机构责权统一,对全流域水资源实施有效的管理;明确流域机构与行政区域水资源管理职责和权限划分,建立有效的流域管理与行政区域管理相结合的运行机制;科学、合理地管理水资源,保障国民经济及社会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进一步加强取水许可监督管理工作,提高取水许可审批的科学性、合理性,合理配置水资源。

新《水法》已经为实施城乡水资源统一管理确立了法律框架。在贯彻实施新《水法》的过程中,要把建立城乡水资源统一管理体制作为水资源管理工作的重点,以城市地区为重点检查新《水法》实施情况。要加强对水务管理体制改革的调查研究,认真总结水务管理改革试点经验,加强对已成立水务局的指导,使试点工作不断深化提高。组织典型调查,提出水务投资渠道与管理模式的意见与建议,逐步建立水务管理体系与技术标准体系。

(3)全面推进水功能区的监督管理工作。抓好全国水功能区划报告征求意见和上报审批工作,按照新《水法》第32条的规定,力争在全国水功能区划试行一周年之际,在全面征求有关部委和地方政府的意见后,上报国务院审批。抓好配套法规的制定工作。除《水功能区管理办法》外,明年重点抓好《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办法》的制定工作。全面推进流域与地方特别是地方的水资源保护监督管理工作,力争在监督管理实现三个突破:一是以流域为单元的水功能区的监督管理,要和流域内的地方水行政主管部门划定分级管理范围;提出监督管理要求;各流域机构首先要解决江河流域重要河段、水域的分级监督管理问题。二是要在入河排污口的监督管理上,明确分级管理,提供具体的管理要求。明年力争按照新《水法》的要求,要向环境保护部门和地方政府提出重大排污口的设置、限排管理的意见和建议。三是总量控制意见。要与地方水行政主管部门密切合作,对缓冲区(省界河段)、保护区、保留区首先提出排污口控制的原则要求。对排污控制区要提出减排污染物的要求,在此基础上,提出总量控制具体意见。

(4)做好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工作。明年是国务院批复的三个规划实施的关键一年,要继续做好规划实施的检查、指导、监督工作,组织落实首都水资源规划的实施工作。按照职能分工,指导流域与省区水资源综合规划工作,做好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的组织协调工作。

(5)理顺节水管理体制,深化节水型社会试点工作。基本思路是贯彻新《水法》,理顺节水管理体制,全面落实各项节水管理制度,推动农业、工业和城市生活节水的深入开展。

工作重点是:以《全国节约用水条例》为核心,初步建立我国节水管理体制及制度体系;发出《关于开展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全面部署开展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宣传贯彻《节水型产品技术条件与管理通则》国家标准,开展节水型产品的认证工作;加大节水宣传力度,采取多种手段,提高全社会的节水意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