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互助县水资源评价研究

互助县水资源评价研究

时间:2023-06-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互助县属黄河流域,境内大部属湟水流域,北部部分属大通河流域。沙塘川为互助境内最大支流,位于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和西宁市境内。源自互助县北部达坟山南麓尕俄博山东北侧,河源海拔3960m。由于境内地下水资源均与地表水资源相重复,水资源总量为地表水资源总量。表5-4互助县各分区地表水资源量统计计算表续表表5-5互助县各分区水资源总量统计表表5-6互助县1949年后历次水资源评价及采用成果表

互助县水资源评价研究

互助土族自治县(101°46′~102°45′E,36°30′~37°09′N)位于青海省东北部,隶属海东市管辖。北依达坂山,与门源回族自治县相接,东北与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和永登县毗邻,东南与乐都区接壤,南以湟水与平安区为界,西邻大通县,西南与西宁市相连,县域总面积3424km2

互助县域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干旱少雨,由于地形复杂,高差悬殊,热量资源水平分布不均衡,垂直地带差异十分明显,全县年平均气温3.4℃,年日照率为57%,年平均蒸发量为1235.6mm,年平均相对湿度65%,气候比较干燥,全县以东北风为主,其次是西南风,平均风速1.4m∕s。

互助县地处青藏高原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祁连山东段南麓。地势北高南低,最高点为巴扎藏族乡的北沟脑岭,海拔4484m,最低点在高寨回族乡的曹家堡村,海拔2200m,县境地势起伏,高差悬殊,“三横三纵”的平行岭谷纵横交错。县域地貌可分为高山地带,占全县土地面积的63.0%;中山地带(俗称脑山地区)占7.2%,;低山丘陵地带(俗称浅山地区)占22.7%,河谷地带(川水地区)占7.1%。

互助县属黄河流域,境内大部属湟水流域,北部部分属大通河流域。境内有较大支流有沙塘川、哈拉直沟、红崖子沟、上水磨沟四条,二级支流有马圈沟,注入北川河。注入大通河支流有扎龙沟、浪士当沟、甘禅沟、甘冲沟、元甫沟等。

沙塘川为互助境内最大支流,位于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和西宁市境内。《水经注》中称之为葱谷水,古名甘夷川,后称沙棠川河,明永乐中于流域内设牧马苑,更名广牧川河,清代复称沙棠川。源自互助县北部达坟山南麓尕俄博山东北侧,河源海拔3960m。干流自北向南,经南门峡水库偏东南流至威远镇后又转由北向南流,从三其以下1km处进入西宁市,在韵家口注入湟水。威远镇以上干流称南门峡河,亦名七塔河;以下至河口称沙塘川。河长71.8km,流域面积1114.3km2,河口海拔2175m,河道落差1785m,河道平均比降24.9‰,河宽20~100m,砂砾石河床。上游支流发育,威远镇以上为扇状水系,多石山峡谷,中下游支流稀少。较大支流有林川河,从威远镇汇入南门峡河;东和河又称柏木峡河,从威远镇南的董家寨汇入沙塘川。沙塘川属山溪性河流常年有水,径流以降水补给为主,年降水量从河口至河源递增,下游350mm,中游450mm,上游达650mm,降水量集中在汛期,常有山洪暴发造成灾害。年平均流量4.82m3∕s,年径流量1.52×108m3,年输沙量约150×104t。

大气降水是境内地表水资源的主要来源,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决定了地表径流的分布规律,南部浅山区及河谷地区年径流深小,北部脑山地区年径流深大,年径流深的变化在100~250mm,年径流年际年内变化大,分布不均匀,Cv值一般在0.25~0.35。经分析计算,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5.51×108m3,年平均流量17.5m3∕s。其中湟水流域2.996×108m3;大通河流域2.514×108m3。由于境内地下水资源均与地表水资源相重复,水资源总量为地表水资源总量。

湟水过境多年平均流量41.5m3∕s,年径流量为13.1×108m3。多年平均含沙量7.5kg∕m3,多年平均年输沙量900×104t左右。大通河入境多年平均流量69.9m3∕s,年径流量为22.04×108m3;出境多年平均流量84.7m3∕s,年径流量为26.72×108m3。(www.xing528.com)

互助县各分区地表水资源量计算统计计算见表5-4;互助县各分区水资源总量计算见表5-5;互助县1949年后历次水资源评价及采用成果见表5-6。

表5-4 互助县各分区地表水资源量统计计算表

续表

表5-5 互助县各分区水资源总量统计表

表5-6 互助县1949年后历次水资源评价及采用成果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