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电磁式继电器的故障分析

电磁式继电器的故障分析

时间:2023-06-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图1.12中间继电器的表示符号中间继电器在电路中的工作情况分析。表1.1接触器和电磁式继电器的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

电磁式继电器的故障分析

电磁式继电器工作原理与接触器相同,结构相似,区别在于接触器用于主电路,电流大;继电器用于控制电路,电流小(继电器触头容量较小,不大于5A)。

1.中间继电器

在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系统中,为了解决接触器和其他继电器触头不够用的问题,专门生产了一种有多个触头的继电器,作为中间控制环节,以便转换、传递信号或同时控制多个电路,称为中间继电器。也可以直接用来控制小容量电动机或其他电气执行元件。

中间继电器最大的特点是触头多、体积小、灵敏度高(动作时间小于0.05s)。

(1)中间继电器的表示符号。中间继电器的表示符号如图1.12所示。主要由线圈、常开触头和常闭触头3部分组成。

图1.12 中间继电器的表示符号

(2)中间继电器在电路中的工作情况分析。当线圈通电时,常开触头立即闭合,常闭触头立即断开;当线圈失电时,所有触头立即复位,常开触头断开,常闭触头闭合。

2.电流继电器

电流继电器反映电流信号的大小,使用时将线圈和被保护设备串联。常用的电流继电器有过电流继电器和欠电流继电器两种。

(1)电流继电器的表示符号。电流继电器的表示符号如图1.13所示。

图1.13 电流继电器的表示符号

(2)电流继电器的工作情况分析。过电流继电器正常工作时不动作,只有当电流超过某一设定值时继电器吸合动作,整定范围为1.1~4.0倍额定电流,对电路起到保护作用;欠电流继电器正常工作时衔铁吸合,当电流下降至额定电流的20%~30%时,继电器释放并输出信号,起到欠电流保护的作用。

3.电压继电器

电流继电器反映电压信号的大小,使用时将线圈和负载并联。常用的有过电压继电器、欠电压继电器和零电压继电器3种。

(1)电压继电器的表示符号。电压继电器的表示符号如图1.14所示。

图1.14 电压继电器的表示符号

(2)电压继电器的工作情况分析。过电压继电器在电路电压为额定电压的105%~120%及以上时吸合动作,对电路起到过电压保护的作用;欠电压继电器正常工作时衔铁吸合,当电压下降至额定电压的40%~70%时,继电器释放并输出信号,起到欠电压保护的作用;零电压继电器在电路电压下降至额定值的5%~25%时释放,用于电路的零电压保护。

注意:从实质上来说,中间继电器是一种电压型继电器,但是工作情况和电压继电器有所不同。它的工作情况与电磁式器件的工作情况相同。

4.电磁式继电器的检测内容(www.xing528.com)

(1)继电器线圈加所需电压时应能可靠吸合;撤去外加电压后应能可靠释放。

(2)吸合时无较大的噪声,噪声较大时应加以处理。

(3)吸合时继电器无较高的温升,正常时为温热。

(4)吸合时继电器无放电声音。

(5)吸合时继电器内无异常火花。

(6)不带电时推动继电器衔铁连杆,应无卡滞现象;衔铁松开时,常开触头不导通,常闭触头可靠导通;按下衔铁时导通情况相反。

(7)不带电时检查灭弧罩,应无松动与裂损现象。

(8)必要时测量继电器线圈电阻,一般应为数十欧姆或数百欧姆;有的小型继电器约为数千欧姆。

5.电磁式继电器的故障分析

继电器在电力系统中担负着保证电力系统安全可靠运行的重要任务,它随时监控系统的运行状态,并能迅速发现故障,进而有选择地通过断路器切除故障部分。

电磁式继电器常见的故障有以下几个方面。

(1)线圈故障。线圈故障通常有:①线圈绝缘损坏;②受机械伤形成匝间短路或接地;③由于电源电压过低,动、静铁芯接触不严密,使通过线圈电流过大,线圈发热以致烧毁。

其解决方法是重绕线圈。如果线圈通电后衔铁不吸合,可能是线圈引出线连接处脱落,使线圈断路,检查出脱落处后焊接上即可。

(2)铁芯故障。铁芯故障及解决方案是:①通电后衔铁吸不上,可能是由于线圈断线,动、静铁芯之间有异物,电源电压过低等造成的,应区别情况处理;②通电后衔铁噪声大,可能是由于动、静铁芯接触面不平整或有油污染,处理时应取下线圈,锉平或磨平其接触面,如有油污应进行清洗;噪声大还可能是由于短路环断裂引起的,修理或更换新的短路环即可;③断电后衔铁不能立即释放,可能是由于动铁芯被卡住、铁芯气隙太小、弹簧劳损和铁芯接触面有油污等原因,检修时应针对故障原因区别对待,或调整气隙使其距离在0.02~0.05mm范围内,或更换弹簧,或用汽油清洗油污。

(3)触头故障。大多数继电器的执行机构都是触点系统。通过它的“通”与“断” 来完成一定的控制功能。触头系统的故障一般有如下两种情况:

1)触头电蚀。触点切换的负载多是感性的,在断开感性负载的瞬间,它积蓄的磁能会在触点两端产生很高的反电势,击穿触点间的气隙形成火花,产生电蚀,造成接触面凹陷,引起接触不良,或是将两触点粘在一起不能分离,从而造成短路。防止触点间的电蚀可以采用设置电阻灭火花电路、阻容灭火花电路等措施。

2)触头积尘。灰尘、污垢会在继电器的触点上沉积,使触点表面生成一层黑色的氧化膜导致继电器接触不良,因此需要定期对触点进行清洗,可以采用四氯化碳液体保证触点的良好接触性能。

6.接触器和电磁式继电器故障分析类比

由于接触器也属于电磁式器件,所以与电磁式继电器之间存在相同特性,它们的故障分析也有共性,见表1.1。

表1.1 接触器和电磁式继电器的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