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控制系统结构图分析

控制系统结构图分析

时间:2023-06-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例2-2 位置随动系统如图2-26所示,试建立系统的结构图。根据这些关系,可立即绘出如图2-31的网络结构图。这是在许多系统的结构图中经常见到的结构。负反馈连接是控制系统的基本结构形式。任何复杂系统的结构图,都不外乎由串联、并联和反

控制系统结构图分析

(1)结构图的概念

首先以RC网络为例说明结构图的一般特点。图2-24中RC网络的微分方程式为

也可写为

图2-24 RC网络

对上面二式进行拉氏变换,得

将式(2-78a)表示成

并用图2-25(a)形象描绘这一数学关系。图中,符号表示信号代数和,箭头表示信号的传递方向。因为是Ur(s)-Uc(s),故在代表Uc(s)信号的箭头附近标以负号,在代表Ur(s)信号的箭头附近标以正号(为了简化,正号可以省略)。而由输出的信号为△U(s)=Ur(s)-Uc(s)。△U(s)经1/R又转换为电流I(s),图中方框表明了这种关系。符号常称作“加减点”或“综合点”。

方程(2-79a)可用图2-25(b)表示,流经电容器上的电流I(s)经1/Cs转换为输出电压Uc (s)。将图2-25(a)、图2-25(b)合并,并将输入量置于图的左端,输出量置于右端,同一变量的信号连接在一起,如图2-25(c)所示,即得RC网络的结构图。

图中由Uc(s)线段上引出的另一线段仍为Uc(s),该点称为引出点(或取出点)。需要注意,由引出点引出的信号是一样的,而不能理解为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由上可见,结构图是由一些符号组成的。有表示信号输入和输出的通路及箭头,有表示信号进行加减的综合点以及引出点,还有一些方框,方框内写入传递函数。根据由微分方程组得到的拉氏变换方程组,对每个子方程都用上述符号表示,并将各图形正确地连接起来,即为结构图,又称为方框图。

图2-25 RC网络的结构图

结构图实际上是数学模型的图解化,在分析系统的动态特性时,这将有助于了解信号传递过程中各部分的本质联系,也将有助于了解元件参数对系统动态性能的影响。结构图和微分方程、传递函数一样,也是系统的一种数学模型。

(2)系统结构图的建立

建立系统的结构图,其步骤如下:

①建立控制系统各元部件的微分方程,在建立微分方程时,应分清输入量、输出量,同时应考虑相邻元件之间是否有负载效应;

②对各元件的微分方程进行拉氏变换,并作出各元件的结构图;

③按照系统中各变量的传递顺序,依次将各元件的结构图连接起来,置系统的输入变量于左端,输出变量于右端,便得到系统的结构图。

例2-2 位置随动系统如图2-26所示,试建立系统的结构图。

图2-26 位置随动系统原理图

解 该系统各部分微分方程经拉氏变换后的关系式(2-80)为

下一步是作出每个子方程的结构图,如图2-27(a)~(h)所示。这里应按系统中各元件的相互关系,分清各输入量和输出量,如此各结构图才能正确地连接起来,如图2-28。如果略去La,系统结构图如图2-29所示。

图2-27 式(2-80)(a)~(h)子方程框图

图2-28 位置随动系统结构图

图2-29 La=0的位置随动系统结构图

例2-3 试绘制图2-30所示无源网络的结构图。

解 对于较简单的多级无源网络以及一些运算电路,往往可以运用电压、电流、电阻和复阻抗之间所遵循的定律,不经过列写微分方程及拉氏变换而直接建立结构图。

图2-30 例2-3网络图

图2-31 例2-3网络的结构图

本例中,ur为网络输入,uc为网络输出。(ur-uc)为R1与C并联支路的端电压,流经R1与C的电流i1与i2相加为i,而iR2=uc。根据这些关系,可立即绘出如图2-31的网络结构图。

值得指出的是,一个系统或者一个元件,其结构图不是惟一的,可以绘出不同的形式。然而它们表示的总的动态规律是惟一的,经过变换求得的总传递函数都应该是完全相同的。上例所示网络的结构图还可用图2-32表示。

图2-32 例2-3网络结构图的另一种形式

例2-4 绘制两级RC网络(见图2-33)的结构图。

解 这是两个简单RC网络的串联。利用复阻抗概念,可直接绘出其结构图,如图2-34。

图2-33 两级RC串联网络的线路图

图2-34 两级RC申联网络的结构图

从图中明显地看到,后一级网络作为前一级网络的负载,对前级网络的输出电压u1产生影响,此即所谓负载效应。这表明,不能简单地用两个单独网络结构图的串联,表示组合网络的结构图。如果在两级网络之间,接入一个输入阻抗很大而输出阻抗很小的隔离放大器,如图2-35所示,则该电路的结构图就可由两个简单的RC网络结构图组成,如图2-36所示,这时,网络之间的负载效应已被消除。

图2-35 带隔离放大器的两级RC网络

图2-36 图2-35的结构图

(3)结构图的等效变换

为了进一步计算系统的动态过程性能,需要对系统的结构图进行运算和变换,求出总的传递函数。这种运算和变换,就是设法将结构图化为一个等效的方框,而方框中的数学表达式即为总传递函数。变换的实质相当于对方程组进行消元。

结构图的变换应按等效原理进行。所谓等效,即对结构图的任一部分进行变换时,变换前、后输入输出总的数学关系保持不变。另外,变换应尽量简单易行。

①结构图的基本组成形式。

从前述的一些示例中可以看到,结构图的基本组成形式可分为三种。

a.串联连接 方框与方框首尾相连。前一个方框的输出,作为后一个方框的输入,这种结构形式称为串联连接。这是在许多系统的结构图中经常见到的结构。如图2-28中Ks与Ka两个方框即为串联连接。

b.并联连接 两个或多个方框,具有同一个输入,而以各方框输出的代数和作为总输出,这种结构称为并联连接。图2-31中1/R1与Cs两个方框即为这种连接形式。

c.反馈连接 一个方框的输出,输入到另一个方框,得到的输出再返回作用于前一个方框的输入端,这种结构称为反馈连接,如图2-37所示。

图2-37 反馈连接

图中A处为综合点,两个信号代数相加后的E(s),作为G(s)方框的输入,而G(s)的输出,作为H(s)方框的输入,并经H(s)又返回作用于G(s)方框的输入端,从而构成了由前向通路和反向通路组成的反馈连接形式。返回至A处的信号取“+”,称为正反馈;取“-”,称为负反馈。负反馈连接是控制系统的基本结构形式。

图中由B点引出的信号均为C(s),而不能理解为只是C(s)的一部分,这是应该注意的。结构图中引出信息的点(位置)常称为引出点。

任何复杂系统的结构图,都不外乎由串联、并联和反馈三种基本结构交织组成。

②结构图的等效变换法则。

下面依据等效原理推导结构图变换的一般法则。

a.串联方框的等效变换两个传递函数分别为G1(s)与G2(s)的环节,以串联方式连接,如图2-38(a)所示。现欲将二者合并,用一个传递函数G(s)代替,并保持R(s)与C(s)的关系不变。

图2-38 串联结构的等效变换

由图2-38(a)可写出

U(s)=G1(s)R(s)

C(s)=G2(s)U(s)

消去U(s),则有

C(s)=G1(s)G2(s)R(s)=G(s)R(s)

G(s)=G1(s)G2(s) (2-81)

所以

等效结构如图2-38(b)所示。

式(2-81)表明,两个传递函数串联的等效传递函数,等于该两个传递函数的乘积。

上述结论可以推广到多个传递函数的串联。如图2-39所示。n个传递函数依次申联的等效传递函数,等于n个传递函数的乘积。

图2-39 n个方框串联的等效变换

b.并联连接的等效变换传递函数分别为G1(s)与G2(s)两个环节并联连接,其等效传递函数等于该两个传递函数的代数和,即

G(s)=G1(s)±G2(s)(2-82)

等效变换结果见图2-40(b)。(www.xing528.com)

由图2-40(a)可写出

C1(s)=G1(s)R(s)

C2(s)=G2(s)R(s)

C(s)=C1(s)±C2(s)

图2-40 两个方框并联的等效变换

经代换得

C(s)=G1(s)R(s)±G2(s)R(s)=[G1(s)±G2(s)]R(s)=G(s)R(S)

于是式(2-82)成立。

式(2-82)表明两个传递函数并联的等效传递函数,等于各传递函数的代数和。

同样,可将上述结论推广到n个传递函数的并联。图2-41(a)为n个方框并联,其等效传递函数应等于该n个传递函数的代数和,如图2-41(b)所示。

图2-41 n个方框并联的等效变换

c.反馈连接的等效变换 图2-42(a)为反馈连接的一般形式,其等效变换结果如图2-42(b)所示。

图2-42 反馈连接的等效变换

由图2-42(a)按照信号传递的关系可写出

C(s)=G(s)E(s)

B(s)=H(s)C(s)

E(s)=R(s)±B(s)

消去E(s)和B(s),得

因此

故将反馈结构图等效简化为一个方框,方框内的传递函数为式(2-83),称其为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式中分母上的加号,对应于负反馈;减号对应于正反馈。

若反馈通路的传递函数H(s)=1,常称作单位反馈,此时

式(2-81)~式(2-84)为结构变换中最常用的基本公式,也称基本变换法则。

d.综合点与引出点的移动在图2-34两级RC串联网络的结构图中,三个反馈回路都不是相互分开的,而是通过综合点或引出点相互交叉在一起,因此无法直接应用反馈法则(2-84)进行等效化简。而必须设法将综合点或引出点的位置,在保证总的传递函数不变的条件下作适当的挪动,消除回路间的交叉联系,之后才能进一步变换。

综合点前移 图2-43表示了综合点前移的等效变换。

图2-43 综合点前移的变换

如果欲将图2-43(a)中的综合点前移到G(s)方框的输入端,而且仍要保持信号之间的关系不变,则必须在被挪动的通路上串以G(s)的倒函数方框,如图2-43(b)所示。

挪动前的结构图中,信号关系为

C=G(s)R±Q

挪动后,信号关系为

C=G(s)[R±G(s)﹣1Q]=G(s)R±Q

二者是完全等效的。

综合点之间的移动 图2-44为相邻两个综合点前后移动的等效变换。因为总输出C是R,X,Y三个信号的代数和,故更换综合点的位置,不会影响总的输出输入关系。

挪动前,总输出信号 C=R±X±Y

挪动后,总输出信号 C=R±Y±X

图2-44 相邻综合点的移动

二者完全相同。因此,多个相邻综合点之间,可以随意调换位置。

引出点后移 在图2-45中给出了引出点后移的等效变换。

图2-45 引出点后移的变换

将G(s)方框输入端的引出点,移到G(s)的输出端,仍要保持总的信号关系不变,则在被动的通路上应该串入G(s)的倒函数方框,如图2-45(b)所示。如此,挪动后的支路上的信号为

相邻引出点之间的移动 若干个引出点相邻,这表明是同一个信号输送到许多地方去。因此,引出点之间相互交换位置,完全不会改变引出信号的性质。亦即这种移动不需作任何传递函数的变换,如图2-46所示。

图2-46 相邻引出点的移动

关于综合点后移和引出点前移的等效变换,读者可自行推证,此不赘述。

③结构图变换举例。

例2-5 对图2-25(c)的结构图进行结构变换,求出RC网络的传递函数。

解 利用串联法则(2-81),求得前向通路的等效传递函数G(s)=1/RCs,则图2-25(c)化为图2-47(a)。再由反馈法则(2-84)变换得图2-47(b),方框中即为网络传递函数。

图2-47 RC电路结构图等效变换

例2-6 根据图2-29,求位置随动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GB(s)[即θc(s)/θr(s)]。

解 由于需要求解的是θc(s)对θr(s)的传递函数,因此,根据线性系统的叠加原理,可取力矩ML=0。

图2-29系统结构图有两个反馈回路,里面的称为局部反馈回路,外面的称为主反馈回路。等效变换时,从内部开始,由内向外逐步简化。

首先将局部反馈回路中的前向通路合并成一个方框,则图2-29变为图2-48(a);再运用反馈法则将局部反馈回路化简为一个方框,得到图2-48(b);继而用串联法则可化简为图2-48(c),最后用单位反馈变换法则将结构图简化为一个方框(见图2-48(d)),即求得θc(s)与θr(s)的关系式。

例2-7 简化图2-49所示系统的结构图,并求系统传递函数GB(s)(即C(s)/R(s))。

解 这是一个多回路结构图,且有引出点、综合点的交叉。为了从内回路到外回路逐步化简,首先要消除交叉连接。方法之一是将综合点后移,然后交换综合点的位置,将图2-49化为图2-50(a)。

然后,对图2-50(a)中由G2,G3,H2组成的小回路实行串联及反馈变换,进而简化为图2-50(b)。

其次,对内回路再实行串联及反馈变换,则只剩一个主反馈回路。如图2-50(c)。

最后,再变换为一个方框,如图2-50(d),得系统总传递函数

图2-48 图2-29结构图的等效变换过程

图2-49 多回路系统结构图

图2-50 图2-49系统结构图的变换

第一步的变换也可采用其他的移动办法,读者可自行试作。

例2-8 将图2-34所示两级RC网络串联的结构图化简,并求出此网络的传递函数G(s)[即Uc(s)/Ur(s)]。

解 图2-34结构图中,有两处引出点与综合点交叉。为将反馈回路单独分离出来,必须移动综合点与引出点。这里应该注意:I1(s)与I2(s)相减处的综合点不宜向后移动,而应前移。否则,将会出现一个综合点与一个引出点相邻,而且仍是交叉结构,还需再交换位置。可以一试,这相邻的两个不同性质的点作相互交换位置的等效变换,将使结构愈加复杂化,一般是力求避免的。同样理由,I2(s)的引出点宜向后移动,而不宜向前移。

将上述综合点与引出点移动后,消除了交叉关系,如图2-51(a)所示;然后化简两个内回路,得到图2-51(b);最后实行反馈变换,即得网络传递函数,见图2-51(c)。

图2-51 图2-34结构图的变换

从以上几个例子,可以归纳出简化结构图求总传递函数的一般步骤。

a.确定输入量与输出量,如果作用在系统上的输入量有多个(分别作用在系统的不同部位),则必须分别对每个输入量逐个进行结构变换,求得各自的传递函数。对于有多个输出量的情况,也应分别变换。

b.若结构图中有交叉关系,应运用等效变换法则,首先将交叉消除,化为无交叉的多回路结构。

c.对多回路结构,可由里向外进行变换,直至变换为一个等效的方框,即得到所求的传递函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