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珠光体的组织特征分析

珠光体的组织特征分析

时间:2023-06-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片状珠光体是由一层铁素体与一层渗碳体交替紧密堆叠而成的。图14-1共析碳钢的片状珠光体组织随着珠光体转变温度下降,片状珠光体的片层间距S0将减小。这种珠光体组织的不均匀将导致力学性能的不均匀,从而影响钢的切削加工性能。随着珠光体片层间距的减小,珠光体中渗碳体片的厚度减薄。粒状珠光体中碳化物的大小、形态和分布,常常对最终热处理后的组织和性能产生影响。

珠光体的组织特征分析

共析碳钢加热奥氏体化后缓慢冷却,在稍低于A1温度时奥氏体将分解为铁素体与渗碳体的混合物,称为珠光体,其典型形态呈片状或层状,如图14-1所示。片状珠光体是由一层铁素体与一层渗碳体交替紧密堆叠而成的。在片状珠光体组织中,一对铁素体片和渗碳体片的总厚度称为“珠光体片层间距”,以S0表示(见图14-2(a))。片层方向大致相同的区域称为“珠光体团”或“珠光体晶粒”(见图14-2(b))。在一个奥氏体晶粒内可以形成几个珠光体团。

图14-1 共析碳钢的片状珠光体组织

随着珠光体转变温度下降,片状珠光体的片层间距S0将减小。按照S0的大小,工业上常将奥氏体分为呈片层状交替紧密堆叠的铁素体和渗碳体,其组织分为:片状珠光体,其S0为150~450nm;索氏体,其S0为80~150nm;屈氏体,其S0为30~80nm。虽然片状珠光体、索氏体、屈氏体的组织形态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差别较大,但是,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都具有片层状特征,它们之间的差别只是片层间距不同而已。

图14-2 片状珠光体的片层间距和珠光体团示意图

(a)珠光体片层间距;(b)珠光体团

(www.xing528.com)

图14-3 T12钢珠光体片层间距与过冷度的关系

珠光体的片层间距大小主要取决于珠光体的形成温度。在连续冷却条件下,冷却速度越大,珠光体的形成温度越低,即过冷度越大,则片层间距就越小,如图14-3所示。其原因是:由于形成温度降低,碳原子的扩散能力下降,不易进行较大距离的迁移,因而只能形成片层间距较小的珠光体。但片层间距减小,则使铁素体与渗碳体的相界面积增大,即界面能增加,而这部分增加的能量由增大过冷度所得到的化学自由能差来提供。因此,在一定过冷度下,有一定的片层间距。随着过冷度增大,珠光体片层间距减小。碳钢中珠光体片层间距S0与过冷度ΔT的关系可以用下面经验公式表示:

若过冷奥氏体在连续冷却过程中分解,珠光体是在一个温度范围内形成的,则在高温形成的珠光体较粗,低温形成的珠光体较细。这种珠光体组织的不均匀将导致力学性能的不均匀,从而影响钢的切削加工性能。因此,应采用一定温度的等温处理(等温正火或等温退火)的方法,来获得粗细相近的珠光体组织,以提高钢的切削性能。试验证明,奥氏体晶粒大小对珠光体的片层间距没有明显影晌,但影响珠光体团的大小。随着珠光体片层间距的减小,珠光体中渗碳体片的厚度减薄。而且,当珠光体的片层间距相同时,随着钢中碳含量的降低,渗碳体片也将变薄。

图14-4 T12A钢的粒状珠光体组织

工业用钢中也可见到如图14-4所示的在铁素体基体上分布着粒状渗碳体的组织,称为“粒状珠光体”或“球状珠光体”,一般是经过球化退火处理后获得的。随着钢中的原始组织和退火工艺不同,粒状珠光体的形态也不一样。粒状珠光体中碳化物的大小、形态和分布,常常对最终热处理后的组织和性能产生影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