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提升相位裕量的实例设计技巧

提升相位裕量的实例设计技巧

时间:2023-06-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fZ1、fZ2均表示零点频率,零点频率也可以有一个或几个。增加R22、C14之后,相频特性曲线上的相位差从90°提高到135°,即提高了45°。通过上述改动,可使波特图上总的相位裕量提升30°,从而提高了反馈环路的稳定性。开关电源的波特图可通过频率响应分析仪进行测量。

提升相位裕量的实例设计技巧

由TOPSwitch-JX系列产品中的TOP269EG构成的开关电源,交流输入电压u=85~265V,输出为UO=19V,IO=3.42A。电路参见第七章实例七。该电源在反馈环路的增益电阻R21上并联了相位补偿网络R22C14。改动前的反馈环路及其幅频特性相频特性曲线分别如图16-34a、b、c所示。幅频特性曲线中的fP1fP3均表示极点频率,图16-34b有两个极点(fP1fP2,简称双极点频率),其中,由C15设定的fP1=0Hz;由C15R19R17设定的fZ1=100Hz;由TOP269EG内部阻容元件设定的fP2=7kHz。

978-7-111-41942-6-Chapter16-102.jpg

图16-34 改动前的反馈环路及其幅频特性曲线和相频特性曲线

a)改动前的反馈环路 b)幅频特性曲线 c)相频特性曲线

978-7-111-41942-6-Chapter16-103.jpg(www.xing528.com)

图16-35 改动后的反馈环路及其幅频特性曲线和相频特性曲线

a)改动后的反馈环路 b)幅频特性曲线 c)相频特性曲线

改动后的反馈环路及其幅频特性曲线和相频特性曲线分别如图16-35a、b、c所示。图16-35b有三个极点(fP1fP2fP3,简称3极点频率)。fZ1fZ2均表示零点频率,零点频率也可以有一个或几个。其中,由C15设定的fP1=0Hz;由C15R24R25设定的fZ1=100Hz;由R21R22C14设定的fZ2=fCfC为交越频率,它表示当总的开环增益为1(即0dB)时所对应的频率,交越频率必须小于开关频率的1/10。由TOP269EG设定的fP2=7kHz。由R21R22C14设定的fP3=10fC。增加R22C14之后,相频特性曲线上的相位差从90°提高到135°,即提高了45°。通过上述改动,可使波特图上总的相位裕量提升30°,从而提高了反馈环路的稳定性。开关电源的波特图可通过频率响应分析仪进行测量。

需要指出,将R22C14网络与原增益电阻R21并联后,在低频段对R21没有影响;但当超过fC后,C14的容抗不断减小,对R21的并联作用越来越明显,使总电阻值减小,反馈环路的增益变高。这也反映到图16-35b中,在fC-10fC频段的幅频特性曲线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提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