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国际空间站:太空行走、科学研究、人类居住与生活的基地

国际空间站:太空行走、科学研究、人类居住与生活的基地

时间:2023-06-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00年11月2 日,首批宇航员登上国际空间站。国际空间站根据设计共可以提供7 名宇航员同时工作和生活,如图2.42 所示。2007年1 月31 日,国际空间站第14 长期考察组中的两名美国宇航员洛佩斯·阿莱格里亚和苏尼特·威廉斯成功进行超过7 个小时的太空行走。在对地观测方面,国际空间站比遥感卫星更适合。

国际空间站:太空行走、科学研究、人类居住与生活的基地

国际空间站,如图2.41 所示,其前身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自由空间站计划,这个计划是20 世纪80年代美国战略防御计划的一个组成部分。1998年11 月,国际空间站的第一个组件——俄制“曙光号”多功能货舱进入预定轨道。同年12 月,由美国制造的“团结号”节点1 号舱升空并与“曙光号”连接,2000年7 月“星辰号”服务舱与空间站连接。2000年11月2 日,首批宇航员登上国际空间站。

图2.41 国际空间站

空间站的各个组件大多由NASA 的航天飞机进行运输,由于各个组件大多在地面就已经完成建设任务,宇航员在太空只需要很少的操作便可以将组件连接上空间站主体。国际空间站根据设计共可以提供7 名宇航员同时工作和生活,如图2.42 所示。

(www.xing528.com)

图2.42 国际空间站

2006年11 月15 日,国际空间站上的活动首次在地球上进行了高清晰度电视直播,并在纽约的时代广场大屏幕电视上播放。这是人类首次观看到来自太空的高清晰度电视直播画面。直播节目的主角是国际空间站第14 长期考察组指令长迈克尔·洛佩斯·阿莱格里亚,摄像师是站内的随航工程师托马斯·赖特尔。这套直播系统名为“太空视频网关”,直播的清晰度可以达到普通模拟视频的6 倍。

2007年1 月31 日,国际空间站第14 长期考察组中的两名美国宇航员洛佩斯·阿莱格里亚和苏尼特·威廉斯成功进行超过7 个小时的太空行走。他们将“命运号”实验舱的一个冷却回路从临时系统接入永久系统,完成了一些电路接线工作,使对接的航天飞机能使用站上新太阳能电池板提供的电力;将一个遮光反射罩和隔热罩丢弃掉,然后将一组旧太阳能电池板上的散热器回收。2 月4 日,美国东部时间上午8 时38 分,这两名宇航员再度出舱,进行约7 个小时的太空行走。他们将“命运号”实验舱的另一个冷却回路从临时系统接入永久系统,对一个废弃的氨水冷却设备进行清理。同年2 月8 日,这两名宇航员完成了6 小时40 分钟的第三次太空行走,将空间站外的两个大型遮蔽罩移除丢弃,并安装货物运输机的几个附属装置。同年2 月22 日,国际空间站飞行工程师、俄罗斯宇航员米哈伊尔·秋林和洛佩斯·阿莱格里亚进行一次6 个多小时的计划外太空行走,修复了对接在空间站上的“进步M-58”飞船的一处未能收拢的天线

2007年10 月30 日,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的太空人为国际空间站重新装配太阳能天线电池板时,电池板出现破裂,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科学家检视电池板破损处,分析造成损害的原因。2011年,美国航天飞机全部退役又重启太空船对接计划。2011年12 月,最后一个组件发射上天,完成组装工作。组装成功后的国际空间站作为科学研究和开发太空资源的平台,为人类提供一个长期在太空轨道上进行对地观测和天文观测的机会。

在对地观测方面,国际空间站比遥感卫星更适合。首先它有人参与到遥感任务之中,因而当地球上发生地震海啸火山喷发等事件时,站上的航天员可以及时调整遥感器的各种参数,以获得最佳观测效果;其次当遥感器等仪器设备发生故障时,又可随时得到维修;最后它还可以通过航天飞机或飞船更换遥感仪器设备,使新技术及时得到应用而又节省经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