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预防触电的保护方法详解

预防触电的保护方法详解

时间:2023-06-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良好的绝缘是电气设备和线路正常运行的必要条件,也是防止触电事故的重要措施。对三相四线制,如果不采用保护接零,设备外壳漏电时,人体触及外壳便造成单相触电事故,如图1-8所示。当电气设备采用的电压超过安全电压时,必须按规定采取防止直接接触带电体的保护措施。

预防触电的保护方法详解

1.绝缘

绝缘是指用绝缘材料把带电体隔离起来,实现带电体之间、带电体与其他物体之间的电气隔离,使设备能长期安全、正常地工作,同时可以防止人体触及带电部分,避免发生触电事故。良好的绝缘是电气设备和线路正常运行的必要条件,也是防止触电事故的重要措施。胶木、塑料橡胶云母及矿物油等都是常用的绝缘材料。

2.屏护

屏护包括屏蔽和障碍,是指能防止人体有意、无意触及或过分接近带电体的遮拦、护罩、护盖、箱匣等装置,是将带电部位与外界隔离,防止人体误入带电间隔的简单、有效的安全装置。例如:开关盒、母线护网、高压设备的围栏、变配电设备的遮拦等。

金属屏护装置必须接零或接地。屏护的高度、最小安全距离、网眼直径和栅栏间距应满足防护屏安全要求。

3.安全距离

人与带电体、带电体与带电体、带电体与地面(水面)、带电体与其他设施之间需保持的最小距离叫安全距离(又称安全间距)。安全距离应保证在各种可能的最大工作电压或过电压的作用下,不发生放电,还应保证工作人员对电气设备巡视、操作、维护和检修时的绝对安全。各类安全距离在国家颁布的有关规程中均有规定。当实际距离大于安全距离时,人体及设备才安全。安全距离既用于防止人体触及或过分接近带电体而发生触电,也用于防止车辆等物体碰撞或过分接近带电体以及带电体之间发生放电和短路而引起火灾和电气事故。

4.保护接地和保护接零

保护接地和保护接零是防止触电事故的主要措施。

(1)保护接地

将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通过接地装置与大地可靠地连接起来,这就是保护接地,如图1-4所示。

如果电动机没有保护接地,当它的外壳带电时,人体接触外壳,电流就会经人体流入大地而使人触电,如图1-5所示。

如果电动机有保护接地,如图1-6所示,当人体接触带电外壳时,金属外壳与大地之间将形成两条并联通路,保护接地电阻很小(接地电阻不得大于4Ω),而人体电阻一般在800Ω以上。人体所通过的电流就大大小于通过保护接地线的电流,这时人体就没有触电危险。

图1-4 保护接地

图1-5 触电电流大

(www.xing528.com)

图1-6 触电电流很小

(2)保护接零

保护接零又叫保护接中线,在三相四线制系统中,电源中线是接地的,将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用导线与电源零线(即中线)直接连接,就叫保护接零。保护接零应用在电源中线接地的三相四线制低压供电系统中,如图1-7所示。

对三相四线制,如果不采用保护接零,设备外壳漏电时,人体触及外壳便造成单相触电事故,如图1-8所示。如果采用保护接零,当设备漏电时,将变成单相短路,造成熔断器熔断或者开关跳闸,切除电源,就消除了人的触电危险,既保护了人身安全又保护了设备的安全。因此采用保护接零是防止人身触电的有效手段,如图1-9所示。

图1-7 保护接零

图1-8 不采用保护接零

图1-9 采用保护接零

5.自动断电

在电路中安装自动保护装置(如漏电保护、过流保护、短路或过载保护、欠压保护等),如果设备或线路发生异常,自动保护装置会自动切断电路而起保护作用。

6.安全电压

把可能加在人身上的电压限制在某一范围之内,使得在这种电压下,通过人体的电流不超过允许的范围。这种电压就叫做安全电压。我国规定安全电压额定值的等级为42、36、24、12、6伏。一般42V用于手持电动工具;36V、24V用于一般场所的安全照明;12V用于特别潮湿的场所和金属容器内的照明灯和手提灯;6V用于水下照明。

当电气设备采用的电压超过安全电压时,必须按规定采取防止直接接触带电体的保护措施。但应注意,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把安全电压理解为绝对没有危险的电压。

7.提高安全用电意识

对一般人员应懂得安全用电的一般知识;对使用电气设备的专职人员除掌握一般电气安全知识外,还要掌握有关的安全规程;对独立工作的电气工作人员,应该掌握电气设备在安装、使用、维护、检修过程中的安全要求,熟练掌握电气安全操作规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