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铸铁的石墨化过程简介

铸铁的石墨化过程简介

时间:2023-06-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铁碳合金中,碳可能以两种形式存在,即化合状态的渗碳体和游离状态的石墨。在铁碳合金的结晶过程中,从液体或奥氏体中析出的是渗碳体而不是石墨,这主要是因为渗碳体的碳的质量分数较之石墨的碳的质量分数更接近合金成分的碳的质量分数,析出渗碳体时所需的原子扩散量较小,渗碳体的晶核形成较易。铸铁的石墨化就是铸铁中碳原子析出和形成石墨的过程。图6-1铁碳合金的两种相图

铸铁的石墨化过程简介

铸铁通常是指wC为2%~4%的Fe-C-Si三元合金,并且还含有较多的硅、锰、硫、磷等元素。铸铁有良好的减振、减摩作用,良好的铸造性能及切削加工性能,且价格低。在一般机械中,铸铁件约占机器总质量的40%~70%,在机床和重型机械中甚至高达80%~90%。近年来,铸铁组织进一步改善,热处理对基体的强化作用也更明显,铸铁日益成为一种物美价廉、应用更加广泛的结构材料。

在铁碳合金中,碳可能以两种形式存在,即化合状态的渗碳体(Fe3C)和游离状态的石墨(常用G来表示)。渗碳体在高温下进行长时间加热便会分解为为铁和石墨(Fe3C→Fe+G)。可见,渗碳体并不是一种稳定的相,而是一种亚稳定的相;石墨才是一种稳定的相。在铁碳合金的结晶过程中,从液体或奥氏体中析出的是渗碳体而不是石墨,这主要是因为渗碳体的碳的质量分数(6.69%)较之石墨的碳的质量分数(≈100%)更接近合金成分的碳的质量分数(2.5%~4.0%),析出渗碳体时所需的原子扩散量较小,渗碳体的晶核形成较易。但在极其缓慢冷却(即提供足够的扩散时间)的条件下,或在合金中含有可促进石墨形成的元素(如Si等)时,在铁碳合金的结晶过程中,便会直接自液体或奥氏体中析出稳定的石墨相。因此,对铁碳合金的结晶过程来说,实际上存在两种相图,如图6-1所示,图中实线部分为亚稳定的Fe-Fe3C相图,虚线部分是稳定的Fe-G相图。视具体合金的结晶条件不同,铁碳合金可以全部或部分地按照其中的一种或另一种相图进行结晶。

影响铸铁组织和性能的关键是碳在铸铁中存在的形态大小及分布。铸铁的发展,主要是围绕如何改变石墨的数量、大小、形状和分布这一核心问题进行的。铸铁的石墨化就是铸铁中碳原子析出和形成石墨的过程。一般认为,石墨既可以由液体铁水中析出,也可以自奥氏体中析出,还可以由渗碳体分解得到。(www.xing528.com)

图6-1 铁碳合金的两种相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