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铸铁石墨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铸铁石墨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时间:2023-06-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铸铁中碳以石墨形式析出的过程称为石墨化。铸铁的石墨化不充分,易产生白口组织;石墨化太充分,则形成粗大的石墨,致使力学性能下降。表6-1石墨化程度与铸铁类型2.影响石墨化的因素影响石墨化的主要因素是铸铁的化学成分和冷却速度。磷也是促进铸铁石墨化的元素,但其作用较弱。冷却速度的影响图6-4化学成分、冷却速度与铸件壁厚对铸铁组织的影响铸件的冷却速度越慢,越有利于石墨化过程的进行。

铸铁石墨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铸铁中碳以石墨形式析出的过程称为石墨化。铸铁的石墨化不充分,易产生白口组织;石墨化太充分,则形成粗大的石墨,致使力学性能下降。

1.铸铁的石墨化过程

铁碳合金实际上存在两个相图,即Fe-Fe3C 和Fe-G 相图,这两个相图几乎重合,只是E、C、S 点的成分和温度稍有变化。为了便于比较和应用,习惯上把这两个相图合画在一起,称为铁碳合金的双重相图,如图6-3 所示,图中的虚线即为Fe-G 相图。根据条件不同,铁碳合金可全部或部分按其中一种相图结晶。

铸铁的石墨化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石墨化: 铸铁液体结晶出一次石墨(过共晶铸铁)和在1 154 ℃ (E′C′F′线)通过共晶反应形成共晶石墨。还有一部分通过一次渗碳体、共晶渗碳体在高温分解形成石墨。

第二阶段石墨化: 在1 154 ℃~738 ℃内奥氏体沿E′S′线析出二次石墨或者通过二次渗碳体分解而析出石墨。

第三阶段石墨化: 在738 ℃ (P′S′K′线)通过共析反应析出共析石墨或者由共析渗碳体分解形成石墨。

图6-3 铁碳合金双重相图

石墨化程度不同,所得到的铸铁类型和组织也不相同,如表6-1 所示。

表6-1 石墨化程度与铸铁类型

(www.xing528.com)

2.影响石墨化的因素

影响石墨化的主要因素是铸铁的化学成分和冷却速度。

(1)化学成分的影响

碳和硅是强烈促进石墨化的元素,对铸铁的石墨化起决定性的作用。它们的含量越高,析出的石墨就越多、越粗大。为避免出现粗大的石墨或出现硬而脆的白口组织,通常把铸铁中的碳含量控制在2.7% ~3.9%,硅含量控制在1% ~3%。实践表明,在铸铁中每增加1.0%的硅,能使其碳含量相应降低0.3%,为了综合考虑碳和硅的影响,通常把铸铁中的含硅量折合成相当的含碳量,并把这个碳的总量称为碳当量CE,即CE%≈C%+0.3Si%。

调整铸铁的碳当量是控制铸铁组织和性能的主要措施。若把碳当量控制在4%左右,则铸铁具有较好的流动性。尽量使碳当量小于4.6%,防止产生粗大的石墨,保证铸铁力学性能。

磷也是促进铸铁石墨化的元素,但其作用较弱。磷能提高铁水的流动性,改善铸铁的铸造性能。但磷的含量超过0.3%时,将增加铸铁的脆性并降低强度,一般磷含量控制在0.3%以下。

硫是强烈阻碍铸铁石墨化的元素,易使碳以渗碳体形式存在,促使铸铁出现白口,还会降低铸铁的力学性能和流动性。因此,硫是有害元素,应严格控制其含量,一般在0.15%以下。

锰是阻碍铸铁石墨化的元素,但锰和硫化合会生成硫化锰,可以减弱硫对铸铁石墨化的阻碍作用,间接起着促进其石墨化的作用,一般铸铁中的锰含量为0.5%~1.4%。

(2)冷却速度的影响

图6-4 化学成分、冷却速度与铸件壁厚对铸铁组织的影响

铸件的冷却速度越慢,越有利于石墨化过程的进行。反之,当铸件冷却速度较快时,则不利于石墨化过程的进行,碳可能以渗碳体的形式存在。实际生产中影响冷却速度的主要因素是造型材料、铸造方法和铸件壁厚。如用金属型铸造,冷却快,铸件易得到渗碳体; 如用砂型铸造,冷却慢,铸件易形成石墨。另外,铸件的壁越厚,则冷却速度越慢,越容易进行石墨化; 而薄壁件易得到渗碳体。图6-4 所示为化学成分、冷却速度与铸件壁厚对铸铁组织的影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