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使用断口扫描电镜观察的结论

使用断口扫描电镜观察的结论

时间:2023-06-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断口SEM 分析如图5-93 所示,对轴承套断口分A、B、C、D 四个区域进行电镜分析,分析结果见图5-94~图5-97。2)EDS 分析针对断口SEM 形貌中观察到的球形颗粒组织进行EDS 分析,测定区域及分析结果见图5-98 及表5-28。根据扫描电镜分析结果,获得如下结论:由EDS 分析可知,球形组织为球形碳化物,有研究发现碳化物在硫化物上非自发形核长大会形成球形,由硫印可知,中心部位硫化物较为集中,因此球形碳化物也相对较多。

使用断口扫描电镜观察的结论

1)断口SEM 分析

如图5-93 所示,对轴承套断口分A、B、C、D 四个区域进行电镜分析,分析结果见图5-94~图5-97。

图5-93 断口SEM 观察区域展示

图5-94 A 区SEM 形貌

图5-95 B 区SEM 形貌

图5-96 C 区SEM 形貌

图5-97 D 区SEM 形貌(www.xing528.com)

由断口宏观分析可知,断口A、B 区为断裂源区,断口C、D 区为放射区。在裂纹源区域(图5-94、图5-95)观察到较多的球形颗粒,此颗粒对裂纹的形成必有一定影响。

在变形区域采用高倍观察可以观察到疲劳辉纹(图5-94、图5-96、图5-97),说明在服役过程中受到交变应力作用。

在裂纹扩展区域也可以观察到球形颗粒,但是比裂纹源区域的颗粒明显减少(图5-96 和图5-97),同时还能观察到呈星状分布的片状组织,这与金相中观察到的星状石墨分布形态一致。

球形颗粒组织在断裂源区分布较多,在放射区分布较少,可推测该球形颗粒与轴承座的断裂有一定关系。疲劳辉纹的存在,说明该轴承座在工作状态下受到一定程度的交变载荷,本次断裂机制为疲劳断裂。

2)EDS 分析

针对断口SEM 形貌中观察到的球形颗粒组织进行EDS 分析,测定区域及分析结果见图5-98 及表5-28。

图5-98 球状颗粒测定区域及测定结果

表5-28 球形颗粒测定结果

由EDS 分析结果可知,该球形颗粒主要含铁、碳两种元素,此外还含有极少量的硅,由此可推测该颗粒珠光体基体上的球形碳化物

根据扫描电镜分析结果,获得如下结论:

由EDS 分析可知,球形组织为球形碳化物,有研究发现碳化物在硫化物上非自发形核长大会形成球形,由硫印可知,中心部位(疲劳源区)硫化物较为集中,因此球形碳化物也相对较多。球形碳化物形成过多,使碳化物堆积在局部形成网状分布,增加了脆性,降低其强韧性,于是在服役过程中,容易产生显微开裂,形成疲劳微观裂纹,产生疲劳源,产生疲劳微裂纹后迅速进入裂纹扩张阶段,进而断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