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双作用发动机气缸-活塞组的热状态及润滑油散热优化

双作用发动机气缸-活塞组的热状态及润滑油散热优化

时间:2023-06-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试验在单缸发动机MB-1-03-OM和127PH发动机上进行,通过活塞的润滑油在宽流量范围内试验。当调试冷却油系统时,测量通过某一个活塞以及整个发动机的冷却油。测试结束后,活塞上有10个和6个活塞环的零部件状态是相同的。

双作用发动机气缸-活塞组的热状态及润滑油散热优化

在曲柄-等距固接双连杆机构发动机OM-127PH和M-127K中,使用了闭合回路润滑油强制循环冷却活塞的润滑系统。这可以使双作用活塞在相对较短的时间达到正常的热状态,并确保其在所有工况下长期可靠地运行,同时将传递到冷却油的热量最小化。

人们在以下3个方面解决了活塞的热状态和减少从活塞传递到润滑油的热量问题:

(1)活塞内润滑油循环系统具有变化的流动速度,在特定区域具有变化热传递系数,确保活塞最热部位有最大的传热路径面积,并使整个活塞表面温度均衡。

(2)选择更耐用、对活塞导热性更小的导热材料,以减少活塞对外传热。

(3)减少从活塞到冷却润滑油的热传递。

根据调试试验,对于活塞内部冷却油循环系统,设计了冷却活塞的结构(图121)。使用成型隔板结构,减少了活塞内充入的润滑油自由容积,组织润滑油在活塞内以一定的方向流动,并在特殊的部位以不同的速度流动,在活塞内消除滞流区域,避免局部过热及活塞内壁的积炭。

为了测试研究从活塞传到冷却油的热量,加工了一个专门的装置,在活塞连接杆上安装了直接喷油的喷嘴,冷却油通过喷嘴喷出冷却完活塞以后,单独流出。试验在单缸发动机MB-1-03-OM和127PH发动机上进行,通过活塞的润滑油在宽流量范围内试验。

图129 用于调试活塞传到冷却油热量的冷却油路

1—活塞连接杆;2—喷嘴

光滑的活塞连接杆有两个油封,两个油封间的距离约为活塞行程的1.1倍,控油装置处于两个油封之间,如图129所示。该装置可以使通过活塞的冷却油的泄漏最小化,并且通过更换不同横截面的喷嘴,可容易地控制通过活塞的冷却油流量。

当调试冷却油系统时,测量通过某一个活塞以及整个发动机的冷却油。按重量或体积两种方式测量通过每个测试活塞的冷却油流量。

在活塞的入口和出口处测量冷却油的温度,活塞的热状况取决于流过活塞冷却液的流量,通过易熔金属的熔化温度(易熔金属插件的熔化温度为345℃、363℃、380℃和419℃)来测量。

当试验从活塞传到冷却油的传热量时,在发动机每运行0.5 h后,将一个油样取出,检查积炭情况,并监测爆震。用不同的过量空气系数a调试发动机的经济性,参数如下所示。

(1)压缩比:

燃烧室:6.58;

下燃烧室:6.64。

(2)配气相位见表14。

表14 配气相位 (°)

(3)喷油开始的角度为相应的进气过程上死点后50°~55°。

(4)在上部燃烧室中安装ФБ-127(5B)型喷射器,在下部燃烧室中安装ФБ-127(ЗH)型喷射器。

(5)点火提前角为30°。

(6)在每个燃烧室中有两个AC-132火花塞,这两个火花塞沿着图130所示的对角线设置。

(7)润滑和冷却活塞的润滑油型号为MC。

(8)发动机运转时,油、水参数保持见表15且不变。

表15 油、水参数

续表

调节燃烧室入口和出口之间的冷却水压力差,使下部燃烧室冷却水压力大于上部燃烧室的30%~40%。

在减少从活塞传到冷却油的热量试验过程中,喷嘴孔的直径在2.15~0.6 mm范围内变化,控制从活塞喷出的冷却油量。

当使用孔径为2.15~1.5 mm的喷嘴在标定工况下试验过量空气系数的特性时,所有测温塞块保持完好,没有熔化。后续用更加易熔的测温塞块测试,如图130所示。

图130 易熔金属测温塞块在活塞上方底部的布置位置(www.xing528.com)

(a)OMБШ-30-07-30铝制活塞;(b)№3-426钢制活塞
I—火花塞布置平面;II—塞块布置平面(运行工况:0.76额定功率,n=2 350 r/min)
1—345℃;2—363℃;3—419℃

图131所示为减少从活塞传递到冷却油热量的测试结果,减小通过活塞的冷却油流量,得到传热量从0.816 kcal/(kW·min)到0.143 kcal/(kW·min)的结果。

图131 OM-127PH发动机通过活塞的冷却油流量Q与活塞传到机油的热量变化曲线和机油出口的温度曲线(在工况升功率为Nn=88.2 kW/L,进油压力Pin=14 kg/cm2,进油温度Tin=50℃,出水温度Twout=75℃,tn为活塞温度)

OM-127PH发动机活塞热状态通过调节气缸的热状态和传到水的热量(图132)进行调试,同时,减少润滑油从摩擦零件传来的热量。

图132 OM-127PH发动机在0.75倍标定功率时冷却水传热率随入口处水温的变化曲线

通过一年的调试工作,活塞和发动机轴承传到润滑油的总热量从0.521 kcal/kW降低到0.449 kcal/kW。

对气缸-活塞组接下来的调试工作是通过减少活塞环的数量,减少功率损耗及活塞环的摩擦,并且相应减少活塞和气缸的高度。

测试中活塞环的数量从10个减少到6个,在顶部和底部分成两组。测试是在一个燃烧室运行的情况下进行的。活塞带有不同的活塞环数量,其工作根据以下参数评估:

(1)冷转(不加油、电动机拖动、发动机空转)时的缸内空气的压缩压力值;

(2)强化功率;

(3)最大爆发压力的大小;

(4)怠速时从工作燃烧室排出的废气量;

(5)通过非工作燃烧室活塞环进入的油量;

(6)从活塞传到冷却油的传热量;

(7)活塞底部温度和安装活塞环部位的活塞内表面温度。

图133所示为易熔金属测温塞块的布置。活塞内表面上,测温塞块每隔120°成对地布置于活塞裙下底部的两个圈上,熔点分别为182℃和228℃。一条测温带的每对测温塞块相对于另一条的每对测温塞块偏移60°。

图133 在使用不同数量的活塞环测试中易熔金属测温塞块在活塞上的布置

(a)上、下活塞底部外侧;(b)螺帽;(c)下活塞底部内部
1—t=312℃;2—t=274℃;3—t=380℃;3—t=419℃

测试发现,当活塞环数量从10个降为6个时,发动机和活塞的性能没有降低。

测试结束后,活塞上有10个和6个活塞环的零部件状态是相同的。

对气缸双作用曲柄-等距固接双连杆机构发动机OM-127PH和M-127K,上、下活塞有3个活塞环就足够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