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幼儿读物插图构图特点分析

幼儿读物插图构图特点分析

时间:2023-06-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平面化翻阅幼儿读物我们会发现,书中插图画面构图呈现明显的平面化特征。幼儿读物是一种图文结合的艺术形式,这种简洁的、平面化的构图特征是幼儿读物的一大特色。在幼儿读物的插图中,强调夸张物体的特征,忽略了比例、细节、空间甚至时空的限制。幼儿读物的插图,画面构图的视角选择较为多样,总体追求新奇、多变的视觉效果,呈多样化特征,这正符合了幼儿在特定年龄段内的游戏和猎奇心理特征。

幼儿读物插图构图特点分析

(一)平面化

翻阅幼儿读物我们会发现,书中插图画面构图呈现明显的平面化特征。这正是由于幼儿的年龄小和生活经验少导致知觉能力发展还不完善,缺乏空间概念。在幼儿的视觉习惯中,物体形象多表现为平面,幼儿对于平面性表达多维空间的形式更容易接受。幼儿读物插图在构图时一般都采用二维平面表现三维立体空间的方法,运用散点透视和平置等表现方法,打破近大远小的透视规律,尽量避免物体重叠。

幼儿读物是一种图文结合的艺术形式,这种简洁的、平面化的构图特征是幼儿读物的一大特色。在幼儿读物的插图中,强调夸张物体的特征,忽略了比例、细节、空间甚至时空的限制。

(二)游戏化

艺术大师丰子恺对儿童的评价是,他们爱玩、爱动,忙个不停,喜爱游戏,喜爱在插画中找到乐趣。游戏是学龄前儿童的主要娱乐活动学习途径之一,游戏可以使幼儿在玩的过程中获取知识和增加生活经验,丰富情感。幼儿的思维发展还不成熟,构图中蕴含的游戏特征,能激起幼儿的阅读兴趣和参与性,并起到一定的视觉导向性,可以使幼儿实现在游戏中学习,在学习中游戏的状态,实现真正的“寓教于乐”。这也是幼儿读物插图在构图上的重要特征之一。幼儿读物插图的构图游戏化特征在幼儿阅读的过程中起引导性作用,会将阅读过程转换为有趣的游戏过程,激发起幼儿的阅读兴趣,促使幼儿在玩的过程中提升认知能力。

构图中的游戏特征,使幼儿在阅读读物的过程中充满期待,当通过辛苦努力终于寻找到想要的答案时,那种惊喜和愉悦的心情是无法形容的。幼儿读物插图在构图时有很多耐人寻味的细节处理,成人读书时习惯先整体后局部再到整体,而幼儿则喜爱从局部的细节开始阅读一本图书。此时,构图的游戏化特点就是吸引幼儿的兴趣点之一。

(三)多样化(www.xing528.com)

幼儿读物插图在构图视角的选择上较为多样化。如图书《讨厌黑夜的席奶奶》的插图,为表现出席奶奶对黑夜的厌恶,从而想尽办法赶走黑夜,画面随着席奶奶活动场所的不断变化,视角也多次转换,而这种转换与插图版面的大小变化不一样,视角的多样化切换有效表现出席奶奶对黑夜的害怕及焦虑的情绪。又如朱成梁的作品《火焰》,作者多次使用仰视和俯视的角度表现火焰与猎狗、猎人周旋搏斗的场面,这种视角的选择既衬托出火焰妈妈的机智勇敢,又凸显出火焰快速的奔跑和飞跃的高度等特点。另外,也渲染出扣人心弦的搏斗过程和紧张氛围,极具艺术感染力。在《让路给小鸭子》这本书中,构图时视角随情节而变化,如用鸟瞰的视角让小朋友们将街道上的交通状况、小岛和周围环境等景致尽收眼底,仿佛和马拉夫妇一起在空中飞行,突出了空间的立体和宏伟的场面。

由此可见,幼儿读物在构图中,不同角度视角的选择带给画面的效用也大不相同,特定的视角有助于增强画面的空间感和感染力,有助于画面视觉张力的表达,便于故事情节的展开和表现。幼儿读物的插图,画面构图的视角选择较为多样,总体追求新奇、多变的视觉效果,呈多样化特征,这正符合了幼儿在特定年龄段内的游戏和猎奇心理特征。

【注释】

[1]左清敏.浅谈图书插图设计[J].魅力中国,2019(13):19.

[2]杨虹.信息可视化插图对类型图书的适用性研究[J].科技与出版,2015(11):82—85.

[3]贾俊姝,张彩霞.科技图书中插图应该注意的一些规范问题——以水土保持为例[J].北京水务,2018(02):58—6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