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山水画经典构图分析

中国山水画经典构图分析

时间:2023-07-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古往今来每一个画家,都有一套完整的构图方法,无论是“马一角,夏半边”,还是“疏构图,密构图”,呈现的首先是构图的形式。在与北宋流行的全景式山水构图相比,“马一角”体现了一种全新的观照方式。

中国山水画经典构图分析

一、历代山水画经典构图的分析

绘画作品给人的第一感觉是构图,画家在完成构思后的第一任务就是思考着用什么样的构图来反映构思的内容,这是画面的第一像。古往今来每一个画家,都有一套完整的构图方法,无论是“马一角,夏半边”,还是“疏构图,密构图”,呈现的首先是构图的形式。好构图的引力,才能展现作品所内含的思想,研究构图是画家绘画创作的重要一环。

1.马远《踏歌图》:构图奇特,独具匠心,马远常以山之一角,水之一边为内容,远山奇峭,近石方硬,远景筛淡,近景凝重。明代曹昭说他全景不多,其小幅或峭峰直上而不见其顶,或绝壁直下,而不见其脚。或近山参天,而远山则底,或月下孤舟,而一人独坐,皆边角之景也,故人称马远的山水为“马一角”。在与北宋流行的全景式山水构图相比,“马一角”体现了一种全新的观照方式。马远的这幅《踏歌图》,整个构图的重点在左下角,画面上所有的山、树、人都和画中心的远山和房屋相互呼应,使画面上营造着一种空旷、轻松、欢快的景象,呈现的是其独特的“马家样”艺术。(图13)

图13 马远《踏歌图》

2.夏圭《溪山清远图》: 构图比较朴实、自然,富于现实感。他的作画构图常取半边,焦点集中,空间旷大,近景突出,远景清淡,清旷俏丽自具一格,人称“夏半边”。综观传世的《溪山清远图》全卷,高远平远、深山与阔水,紧密相接,气脉通连,是一幅典型的“夏半边”艺术。(图14)

图14 夏圭《溪山清远图》

3.唐寅《骑驴归思图》:在这幅作品中,将奇峰杂树、山坞人家;溪水湍流、穿行山涧;绿树迎风、舞姿婆娑,一人骑驴行进在山凹崎岖的山路上,正朝着山中的草堂院落奔去,前景山下深涧又有流水木桥,一樵夫正担柴过桥等众多的景物和人物都很好地布置在这“S”形的构图之中。有了这样的流动形构图,使整个画面活了起来。在他的画中有着李唐、马远的遗风,但多了一种文人画气味。(图15)(www.xing528.com)

图15 唐寅《骑驴归思图》

4.仇英《松溪横笛图》:这是一幅山水、人物并重的作品,采用了高远布景法,右方峥嵘的山崖十分突出,崖后为数重或雄浑、或峭拔的峰岫,产生深邃的景域和突兀的气势。这是一种包围式的构图方法,营造出一种即空旷又俊俏的山水画作品。(图16)

图16 仇英《松溪横笛图》

5.蓝瑛《华岳高秋》:这是一幅垂直式构图,顶天立地,直接表达着华山的高耸和险峻的特点。整幅图远山高耸,直插云霄,山顶作平台状,山隈深处,楼阁崔嵬,流泉飞溅,近处山径迂回,满山红树。二高士漫步小道,观瀑笑语。构图气势雄伟,笔势刚健豪迈。(图17)

图17 蓝瑛《华岳高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