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接触器技术参数与性能分析

接触器技术参数与性能分析

时间:2023-06-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表14-7 GB 21518—2008中规定的交流接触器能效等级

接触器技术参数与性能分析

1.额定值

接触器的额定值包括:

1)额定绝缘电压(Ui);

2)额定工作电压(Ue);

3)额定冲击耐受电压(Uimp);

4)额定工作电流Ie)或额定工作功率

5)约定自由空气发热电流(Ith);

6)约定封闭发热电流(Ithe);

7)额定工作制;

8)使用类别;

9)额定频率;

10)额定接通能力;

11)额定分断能力;

12)额定限制短路电流;

13)额定控制电源电压(Us);

14)额定控制电路电压(Uc)。

2.主要性能

除结构性要求和介电性能、温升要求外,接触器的主要性能还包括:

(1)动作(操作)性能 即通常所指的吸合释放特性,吸合特性为在85%~110%Us任何值均应可靠地闭合;接触器完全释放的极限值是20%~75%Us(交流)和10%~75%Us(直流)。(www.xing528.com)

上述释放值为传统的电磁式接触器的极限值,对于具有电子式控制电磁铁的接触器,其完全释放的极限值为

——直流:75%~10%Us

——交流:75%~20%Us;如果制造厂商有规定,可为75%~10%Us

——交流:如果制造厂商规定极限值的范围为75%~10%Us,那么接触器还应进行电容性释放试验(详见GB 14048.4—2010中8.2.1.2.4的规定),以保证在线路较长时能够可靠释放。

对于电子式控制电磁铁,因其大量采用电容、电感或者采用微控制器(MCU),可能会导致接触器的释放出现延时,该延时可能在使用中带来安全隐患,因此应向用户说明具体的延时时间以使用在恰当的场合。

(2)额定接通和分断能力 接触器可用于接通和分断回路中的正常运行电流和过载电流,因此其接通和分断能力是接触器的重要性能之一,其接通和分断能力与电流、电压、功率因数、通电时间、间隔时间等密切相关。

(3)约定操作性能 约定操作性能在接通和分断能力之后进行验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产品的早期失效情况,因此,电气寿命和机械寿命试验可作为特殊试验自行验证。

(4)电气寿命和机械寿命 由于接触器可频繁操作,因此必须具有较长的电气寿命和机械寿命,电气寿命同样也与电流、电压、功率因数、通电时间、操作频率等密切相关,因此不同的操作频率、不同的使用类别、不同的电压等级往往会对应不同的电气寿命。

(5)耐受过载电流的能力 耐受过载电流能力用于考核在电动机起动阶段,接触器是否能够承受起动时间内起动电流的冲击而不发生非预期的情况,因此基于常用负载电动机的起动电流和起动时间确定了试验参数。

(6)短路条件下的性能 接触器不用于分断回路中的短路电流,但短路电流发生、SCPD进行短路保护时,要求接触器不应危害人及设备,因此需要与SCPD进行短路电流情况下的配合试验。

(7)电磁兼容性能 随着电子元器件的大量应用,电磁兼容性能越来越重要,因此对于含有电子线路,特别是有源电子器件和高频器件的接触器,必须进行抗扰度和发射试验。

3.能效等级

交流接触器的能耗体现在多方面,包括控制电路即电磁系统的吸合功耗、吸持(维持)功耗、主电路功耗等,由于电磁系统的吸合过程时间较短,因此电磁系统的吸持(维持)功耗受到极大的关注,维持状态减少能耗的方法很多,常见的方式有双线圈、永磁技术、锁扣、电子控制的吸合与保持双电流等,但始终未能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来规范节能的程度或等级。

基于上述情况,2008年发布实施了GB 21518—2008《交流接触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标准,标准根据交流接触器的吸持(维持)功耗将接触器分为3个能效等级,并要求在产品上进行标识(见表14-7)。但该标准仅仅覆盖了额定工作电压380V(400V)、额定工作电流6~630A的直动式、三极电磁式、整体式交流接触器,对于转动式、非三极产品、外加节电装置以及家用及类似用途的接触器和半导体接触器并不适用。

同时,IEC也从节能的角度出发,正在积极考虑在标准中增加有关能效等级的要求,且其考虑范围不仅仅局限于控制电路的吸持(维持)功耗。

表14-7 GB 21518—2008中规定的交流接触器能效等级

978-7-111-46838-7-Chapter14-44.jpg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