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维修性定义及其重要性

维修性定义及其重要性

时间:2023-06-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维修性是由工程实践发展起来的。当然,维修性本身又是一门独立的学科,有其自身发展的规律。维修性的定义是产品在规定的维修级别上,由具有规定技术水平的人员,利用规定的程序和资源进行维修时,保持和恢复到规定状况的能力。由于维修中保持产品的性能特征是由可靠性保证的,因此广义的维修性与可靠性有着密切的关系。系统的固有可靠性主要取决于系统各构成成分的物理特性,而系统的固有维修性不可能脱离人为因素的影响。

维修性定义及其重要性

978-7-111-44233-2-Chapter07-2.jpg

图7-2 实行状态监测和不实行状态监测时两种预防维修的比较

维修性是一门边缘学科,它是由故障分类学统计学、失效物理学、环境科学和系统工程学等学科的综合而发展起来的新兴学科。从学科的性质来看,维修性是系统工程的分支,是研究设备和系统在设计、研制、生产和使用各阶段进行维修性定性、定量的分析、控制、评估的理论和方法,是实现设备和系统维修性指标与经济平衡的技术。

维修性是由工程实践发展起来的。专家们在分析设备故障的基础上创造了维修性理论,进而创立了维修性学科。按照理论与工程相结合的辩证关系,要发挥维修性理论和方法的作用,维修性必须与工程相结合,正是由于维修性理论与工程实际的结合才产生了维修性技术。当然,维修性本身又是一门独立的学科,有其自身发展的规律。(www.xing528.com)

现代复杂系统是一个综合的系统工程,包括了硬件、软件、操作的人和所处的环境等要素。构成系统的设备越复杂、系统规模越大,系统所处的环境越多样,发生系统故障的可能性也就越大;对操作维护人员的要求也就越高;设计制造的难度自然越大;维修性的问题必然越多,对维修性技术的要求也就越迫切。由此可见,维修性与系统工程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离开了工程,维修性就没有存在的必要;离开了维修性,就无法实现系统工程。

维修性(Maintainability)的定义是产品在规定的维修级别上,由具有规定技术水平的人员,利用规定的程序和资源进行维修时,保持和恢复到规定状况的能力。

很明显,广义的维修性不仅包括产品故障后的修复性维修,还包括保持产品功能的预防性维修,是可靠性与修复维修的集合名词。由于维修中保持产品的性能特征是由可靠性保证的,因此广义的维修性与可靠性有着密切的关系。可靠性越高,系统正常工作的时间越长,维修性越好。另外,系统在发生故障时能够尽快进行故障检测、故障定位及尽快故障修复,维修性也越好。高可靠性与高维修性结合起来,就可以得到高可用性,高可用性是使系统具有高效能的主要因素之一。可靠性与维修性都是一个设计特性,两者的区别在于对人为因素的依靠程度不同。系统的固有可靠性主要取决于系统各构成成分的物理特性,而系统的固有维修性不可能脱离人为因素的影响。相同的系统可能由于采用不同的维修概念、不同的后勤保障方式,以及工作人员技术水平上的差异,并会表现出不同的维修特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