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PCB元件布线优化技巧

PCB元件布线优化技巧

时间:2023-06-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PCB元件的布线同样有手工布线和自动布线两种方式,本项目中,先学习手工布线方式,自动布线的应用将在项目6中详细介绍。图5-36印制导线转折方式按照原理图的电气连接将PCB的元件用导线连接起来,下面以U1与C3印制导线连接方式为例进行讲解。图5-41布线完成后的稳压电源PCB效果

PCB元件布线优化技巧

PCB元件的布线同样有手工布线和自动布线两种方式,本项目中,先学习手工布线方式,自动布线的应用将在项目6中详细介绍。在进行手工布线之前,首先要对各元件连接飞线进行检查,看焊盘与网络连接是否有误。在进行布线操作时,通常采用“交互式布线”方式进行,导线线宽不可过小,否则后期修改比较麻烦,设置线宽可以通过执行“设计”→“规则”命令,在弹出的“PCB规则和约束编辑器”对话框中,在左侧列表栏中单击“Routing”项,系统展开所有的布线设计规则列表,该项规则包含有7个项目,对其中的“Width”(导线宽度限制规则)项进行线宽设置。具体操作如下。

(1)本例中采用单面布线,PCB单面布线的布线层为Bottom Layer,故在工作区的下方单击“Bottom Layer”标签,选中工作层为Bottom Layer,如图5-33所示。

图5-33 布线层选择标签

(2)在电路工作区中右击,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捕获网格”选项,从“捕获网格”菜单中可以选择捕获网格尺寸,本例中选择0.500mm,如图5-34所示。

图5-34 选择捕获网格尺寸快捷菜单

(3)通过“放置直线”方式放置的印制导线可以放置在PCB的信号层和非信号层上,当放置在信号层上,具有电气特性,称为印制导线;当放置在其他层,代表无电气特性的绘图标志线,在规划PCB时采用这种方式放置导线。

图5-35 “线约束”对话框

(4)在放置印制导线的过程中,按下“Shift+Space”组合键,可以切换印制导线转折方式,共有四种,分别是45°、圆弧角、90°和任意角度,如图5-36所示。

图5-36 印制导线转折方式

(5)按照原理图的电气连接将PCB的元件用导线连接起来,下面以U1与C3印制导线连接方式为例进行讲解。

②确定印制导线第一点后,按下“Tab”键,弹出“线约束”对话框,在该对话框中将线宽修改为60mil,单击“确认”按钮后退出对话框。

③向左移动十字光标至如图5-38所示的位置,单击确定印制导线第一转折点。系统默认的印制导线的转折方式为45°。

图5-37 确定导线第一点

图5-38 确定第一转折点

④确定印制导线第一转折点之后,向右下移动光标至如图5-39所示的位置,单击确认印制导线第二转折点,再次单击确认导线第二点,U1与C3之间的印制导线就绘制完成了,如图5-40所示。

图5-39 导线绘制完成效果(www.xing528.com)

图5-40 确定第二转折点

按照上述步骤将其余的印制导线依次绘制好,印制导线在第一次设置好之后,下次绘制采用上次设置的值,因此在后面进行印制导线的绘制时就不需要单独修改线宽了。但在印制板设计中,一般电源线和地线要加宽一些。本例中地线及电源端口采用100mil线宽绘制。手工布线完成后的稳压电源PCB效果如图5-41所示。

图5-41 布线完成后的稳压电源PCB效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