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GPSRTK和北斗法优化方案

GPSRTK和北斗法优化方案

时间:2023-06-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GPS RTK技术具有精确性、高效性和较强的环境适应性等优点,已成为外业勘测中较为理想的测设手段。GPS RTK技术是以载波相位观测量为依据的实时差分GPS测量技术,RTK系统由GPS接收机、数据传输系统(数据链)、软件系统三部分组成。GPS RTK技术的基本功能为:实时采集地面点的点位坐标;实时测设并对其结果进行质量分析和评价。图3-7传统GPS RTK工作原理示意图GPS接收机有静态与动态两种工作模式,进行施工测设时,应将仪器切换为动态模式。

GPSRTK和北斗法优化方案

实时动态(Real Time Kinematic,RTK)测量系统,简称RTK技术,是GPS发展中的一个新突破,是将GPS测量技术与数据传输技术相结合而构成的组合系统。GPS RTK技术具有精确性、高效性和较强的环境适应性等优点,已成为外业勘测中较为理想的测设手段。

GPS RTK技术是以载波相位观测量为依据的实时差分GPS测量技术,RTK系统由GPS接收机(包括基准站及移动站)、数据传输系统(数据链)、软件系统三部分组成。RTK测量可分为CORS(连续运行基准站)工作模式和传统RTK工作模式,前者仅单移动站即可作业,后者则包括基准站及若干移动站。基准站通常由基准站主机、数据电台、发射天线电平组成;移动站设备包括移动站主机和手簿,移动站的电台模块内置在主机内,通过主机顶部的天线接发数据,手簿与接收机之间通过内置的蓝牙进行数据通信

传统GPS RTK的基本原理如图3-7所示,在基准站(固定不动)上安置一台GPS接收机,连续观测所有可见的GPS卫星,并将差分改正信息通过无线电数据传输设备,实时发送给移动站用户;在移动站用户(各移动站独立作业)上,GPS接收机既能接收GPS卫星信号,又能接收基准站传输的差分改正数据,并根据相对定位原理进行实时解算处理,得出移动站的高精度三维坐标。RTK技术不要求移动站与基准站之间或移动站与移动站之间通视,但要求移动站能接收基准站的电台信号和一定数量的卫星信号。GPS RTK技术的基本功能为:实时采集地面点的点位坐标;实时测设并对其结果进行质量分析和评价。

图3-7 传统GPS RTK工作原理示意图(www.xing528.com)

GPS接收机有静态与动态两种工作模式,进行施工测设时,应将仪器切换为动态模式。利用传统RTK工作模式测设点位的主要步骤如下:

(1)架设基准站,正确连接各硬件并进行检查,通过控制软件设置基准站信息并启动基准站,设置电台的功率、频率等。

(2)设置移动站参数并启动移动站。

(3)坐标校正。由于GPS所测坐标是WGS-84坐标系的坐标,若要变换为用户坐标系的坐标,则在坐标测量前应通过坐标校正求出坐标变换参数。

(4)将待测设点坐标数据上传到移动站手簿,利用手簿内置的控制软件进行测设操作。测设时,首先输入测设点点号,显示其坐标信息,然后进行放样测量,通过RTK方式测量出RTK天线在用户坐标系中的坐标,并显示出当前RTK天线与待测设点的偏移量、RTK天线应移动的方向和距离;用户移动RTK天线,当天线位置与待测设点的实际位置重合时,即得到待测设点的位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