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地下控制测量技术解析

地下控制测量技术解析

时间:2023-06-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地下控制测量包括地下平面控制测量和地下高程控制测量,地下平面和高程控制测量起算点应利用直接从地面通过联系测量传递到地下的近井点。

地下控制测量技术解析

地下控制测量包括地下平面控制测量和地下高程控制测量,地下平面和高程控制测量起算点应利用直接从地面通过联系测量传递到地下的近井点。

6.4.3.1 地下平面控制测量

地下工程平面控制测量的主要任务是测定各洞口控制点的平面位置,以便根据洞口控制点将设计方向导向地下,指引隧道开挖,并能按规定的精度进行贯通。从隧道掘进起始点开始,直线隧道每掘进200 m或曲线隧道每掘进100 m时应布设地下平面控制点,并进行地下平面控制测量。隧道内控制点间平均边长宜为150 m,曲线隧道控制点间距不应小于60 m。控制点点位应避开强光源、热源、淋水等地方,控制点间视线距隧道壁应大于0.5 m。

平面控制测量主要采用导线测量等方法,导线测量应使用不低于Ⅱ级的全站仪施测。左右角各观测两测回,左右角平均值之和与360°较差应小于4″;边长往返观测各两测回,往返平均值较差应小于4 mm;测角中误差应为±2.5″,测距中误差应为±3 mm。

每次延伸控制导线前,应对已有的控制导线点进行检测,并从稳定的控制点进行延伸测量。

6.4.3.2 地下高程控制测量(www.xing528.com)

高程控制测量应采用二等水准测量方法,并应起算于地下近井水准点。高程控制点可利用地下导线点,单独埋设时宜每200 m埋设一个。地下高程控制测量的方法和精度,应符合二等水准测量要求。

水准测量应在隧道贯通前进行三次,并应与传递高程测量同步进行。重复测量的高程点间的高程较差应小于5 mm,满足要求时,应取逐次平均值作为控制点的最终成果指导隧道掘进。

相邻竖井间或相邻车站间隧道贯通后,地下高程控制点应构成附合水准路线

水准测量应选择连接洞口最平坦和最短的线路,以期达到设站少、观测快、精度高的要求。每一洞口埋设的水准点应不少于两个,且以安置一次水准仪即可联测为宜。两端洞口之间的距离大于1 km时,应在中间增设临时水准点。

洞内水准线路也是支水准线路,除应往返观测外,还须经常进行复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