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探访邦崴古茶山:世界茶树王之乡

探访邦崴古茶山:世界茶树王之乡

时间:2023-06-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邦崴古茶山位于澜沧县的富东乡,地处澜沧县、景谷县、临沧市的双江县交界的澜沧江畔,距澜沧县城140多千米。邦崴古茶山以邦崴村发现1700年世界过渡型茶树王而得名,年降水1100~1300毫米,海拔在1640~2100米,年平均气温16.8℃,阳光充足,气候温和,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在邦崴村新寨尾发现的“世界过渡型茶树王”,树高11.8米,树幅8.2米×9米,最大径围358厘米,树龄1700多年,被誉为“茶树进化的活化石”。

探访邦崴古茶山:世界茶树王之乡

邦崴古茶山位于澜沧县的富东乡,地处澜沧县、景谷县、临沧市的双江县交界的澜沧江畔,距澜沧县城140多千米。邦崴古茶山以邦崴村发现1700年世界过渡型茶树王而得名,年降水1100~1300毫米,海拔在1640~2100米,年平均气温16.8℃,阳光充足,气候温和,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土壤为红壤土,土层深厚、肥力好。植被为山地常绿阔叶林,村寨、农田、茶园四周植被保护完好,茶园散落在森林中,村寨分布在茶林间,山有多高,水就有多高。邦崴古茶山覆盖茶园面积4.6万多亩,其中有古茶园5680多亩,在邦崴、小坝、那东、黄藤、桃子树、富东、打黑、南滇等8个村都分布有面积不等的古茶树。

邦崴村有居民730户,人口2794人,以汉族拉祜族为主。邦崴村古茶树主要分布在各寨子旁,成片种植和零星种植相结合,茶树品种以大叶种普洱茶为主。全村有茶叶6200余亩,古茶面积1650多亩,10万多株;树龄在500年以上,茶树基部直径在20厘米以上的有2280多株。

在邦崴村新寨尾发现的“世界过渡型茶树王”,树高11.8米,树幅8.2米×9米,最大径围358厘米,树龄1700多年,被誉为“茶树进化的活化石”。1993年4月,“中国普洱茶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古茶树遗产保护研讨会”在思茅地区(现普洱市)举办,来自亚洲、美洲9个国家和地区的181位专家学者亲临邦崴古茶树现场考察分析,达成共识:“澜沧邦崴古茶树通过分析其染色体组型,并与云南大叶种和印度阿萨姆种的核型对比,结果发现邦崴大茶树核型的对称性比云南大叶种和印度阿萨姆种对称性更高。证明邦崴大茶树是较云南大叶种和印度阿萨姆种更原始、起源更早的茶树,是野生型向栽培型过渡的过渡型结论,以核型分析结果看是完全正确的。”这一权威论断,使得世界茶树原产地在中国还是印度的争论有了结果。1997年4月8日国家邮电部发行《茶》邮票一套四枚,第一枚《茶树》的图案就是邦崴的这棵古树茶。

小坝村有8个寨子共397户1589人。小坝位于海拔1800多米的一个高原坝子,在两座海拔2100多米的山间,一条巨龙般蜿蜒曲折的河流将两岸塑造形成一个几千米长的小坝子。河水清澈透明,河堤两岸栽满了柳树,小坝四季风景各异,清秀宁静,仿佛一幅田园水墨画,是名副其实的高原小江南,也是普洱最美的田园风光之一。

小坝茶在历史上就很出名。小坝村有茶园3800亩,其中有古茶1430多亩。在2000多米海拔的小坝山上,有几片古茶园,面积600多亩,树形、树龄与邦崴古茶园近似。在小坝村委会附近的古茶树有580多亩,树形跟其他地方大不一样,茶树从来不修剪,茶树主干不大,也不高,采摘时把茶枝拉下来,人站在地里采摘,久而久之养成的茶枝形状很像柳树枝条一样,有几米长,茶枝的长短可以作为茶树树龄的参考。每年把茶枝上的鲜叶采了,只让枝顶生长,这是茶叶采摘、留养的一种古老方式,这种古老传统采养方式曾经流行于澜沧江两岸,如普洱市的镇沅县老乌山、景谷县的小景谷、临沧市的昔归等地都有。茶叶中马蹄茶比较多,卖相虽然不好看,但茶质好,过去茶农都叫柳条茶,现在称为“藤条茶”。(www.xing528.com)

那东村古茶园比较集中的是上、下那东寨,古茶面积300多亩,茶树高大、苍劲,许多大茶树成为人们追捧的单株收藏茶。那东村以拉祜族为主,种茶历史悠久。

南滇、黄藤、桃子树、富东、打黑等村位于澜沧江畔,海拔从最低676米,上升到2489米,属亚热带高山立体气候,以临沧市双江县帮滨乡隔江相望。几个村在寨子周围都分布有古茶树,面积有2200多亩。

近年,邦崴茶名气越来越大,也导致茶价普遍上涨。邦崴茶名气上升主要是因为邦崴茶的茶质好,芽头肥大,条索粗长,口感苦涩适中,回甘明显,滋味浓烈,香气持久,山野气韵较强,且耐冲泡,所以深受大家喜爱。

邦崴大茶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