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设计过程:支架铸件与模具设计

设计过程:支架铸件与模具设计

时间:2023-06-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图5-22 支架铸件参数的输入图5-23 提示压铸机型号图5-24 “压铸机”对话框2.动/定模镶块的设计动模镶块与定模镶块的设计是相同的,如图5-25所示。图5-25 动/定模镶块界面图5-26 定模镶块图5-27 动模镶块图5-28 动模套板设计界面其他板类零件的设计方法与套板的设计方法大致相同,其设计过程如图5-30~图5-32所示。图5-38 直推杆设计界面图5-39 直推杆在压铸生产过程的每一次循环中,推出元件推出压铸件后,都必须准确地回到起始位置,这就是推出机构的复位。

设计过程:支架铸件与模具设计

1.原始数据输入及压铸机选择

根据支架铸件的相关参数在“铸件参数的输入”对话框中输入或选择铸件相关参数,如图5-22所示。单击“OK”按钮,系统会提示用户适合选用的压铸机型号,如图5-23所示,数据会存入数据库中,供其他模块设计时调用。

设计人员返回原始的压铸模设计总菜单,单击“压铸机选择”菜单,在“选择压铸机型号”列表框里选择系统推荐的压铸机型号,界面就会显示该压铸机的主要参数,如合型力、拉杆间距、拉杆直径、动模座板行程等,如图5-24所示。

978-7-111-37192-2-Chapter05-26.jpg

图5-22 支架铸件参数的输入

978-7-111-37192-2-Chapter05-27.jpg

图5-23 提示压铸机型号

978-7-111-37192-2-Chapter05-28.jpg

图5-24 “压铸机”对话框

2.动/定模镶块的设计

动模镶块与定模镶块的设计是相同的,如图5-25所示。针对支架零件,设计人员根据需要,按照动/定模镶块对话框界面提示的范围输入相应的尺寸即可,定模镶块型腔深度H1输入15,镶块底厚H输入50,动模镶块型腔深度H1输入15,镶块底厚H输入30,单击“更新”按钮,系统会调用数据库系统,动/定模镶块三维模型根据关系驱动生成所需要的新动/定模镶块。因为镶块型腔深度H1和镶块底厚H与套板边框厚度(推荐值)是相同的,所以,输入的这些数据(型腔深度H1和镶块底厚H)系统会自动保存到下一级套板模块的边框厚度的H1和H中。

利用Pro/E软件制造模块中的“模具型腔”把新生成的定模镶块、动模镶块和支架零件装配起来。由于定模镶块和动模镶块已经定义完整,所以分型面可在Pro/E装配环境中按照提示自动创建完成。然后创建模具元件的体积块,体积块是从坯料和参照零件模型到最终抽取模具元件的中间步骤,用实体材料填充体积块,最终抽取元件,生成新的定模镶块和动模镶块,如图5-26和图5-27所示。

3.动/定模套板座板等板类零件的设计

动模套板和定模套板的设计相同。针对支架零件,设计人员根据需要输入动模套板边框的长230和宽200,边框厚度H1和H是由动模镶块传递过来的,不需要输入,单击“确定”按钮,系统会自动生成所需要的动模套板,如图5-28所示;设计人员根据需要来确定螺钉和销钉孔,最终生成的动模套板如图5-29所示。

978-7-111-37192-2-Chapter05-29.jpg

图5-25 动/定模镶块界面

978-7-111-37192-2-Chapter05-30.jpg

图5-26 定模镶块

978-7-111-37192-2-Chapter05-31.jpg

图5-27 动模镶块

978-7-111-37192-2-Chapter05-32.jpg

图5-28 动模套板设计界面

其他板类零件(如动/定模座板、支承板、推板、推杆固定板等)的设计方法与套板的设计方法大致相同,其设计过程如图5-30~图5-32所示。

978-7-111-37192-2-Chapter05-33.jpg

图5-29 动模套板

978-7-111-37192-2-Chapter05-34.jpg

图5-30 支承板设计界面(www.xing528.com)

978-7-111-37192-2-Chapter05-35.jpg

图5-31 推杆固定板设计界面

978-7-111-37192-2-Chapter05-36.jpg

图5-32 推板设计界面

4.导柱导套类零件设计

导柱导套类零件的作用是保证动模、定模在安装和合模时的正确位置。设计人员根据支架零件的需要,按照界面的提示“先确定L1的值,选择D的值,然后根据提示输入L的值”,先输入L1的值65,选择D的值16,然后D1、D2、h的值会调用数据库系统显示出来,D1=28,D2=32,h=6,最后输入L的值115,如图5-33所示,单击“确定”按钮。最终生成导柱三维图,如图5-34所示。

978-7-111-37192-2-Chapter05-37.jpg

图5-33 导柱设计界面

导套、推板导柱、推板导套的设计方法与导柱设计基本相同。设计人员按照界面提示输入或选择相应的设计参数,最终生成三维实体,其设计过程如图5-35~图5-37所示。

978-7-111-37192-2-Chapter05-38.jpg

图5-34 导柱三维图

978-7-111-37192-2-Chapter05-39.jpg

图5-35 导套设计界面

978-7-111-37192-2-Chapter05-40.jpg

图5-36 推板导柱设计界面

978-7-111-37192-2-Chapter05-41.jpg

图5-37 推板导套设计界面

5.推杆复位杆等杆类零件设计

推杆类型有直推杆和阶梯形推杆。针对支架零件的需要,本模具选择直推杆,设计人员根据界面提示进行,先选择推杆直径d=10,然后由设计人员输入推杆长度L=154,单击“确定”按钮,如图5-38所示。生成的实体如图5-39所示。

978-7-111-37192-2-Chapter05-42.jpg

图5-38 直推杆设计界面

978-7-111-37192-2-Chapter05-43.jpg

图5-39 直推杆

在压铸生产过程的每一次循环中,推出元件推出压铸件后,都必须准确地回到起始位置,这就是推出机构的复位。这个动作通常是借助复位杆来实现的,并用挡钉作为最后定位。复位杆的设计界面如图5-40所示,选择复位杆直径D为8,长L为150。其余的参数由数据库查询得到。

978-7-111-37192-2-Chapter05-44.jpg

图5-40 复位杆设计界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