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使用拉出法推定混凝土强度的优化方法

使用拉出法推定混凝土强度的优化方法

时间:2023-06-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用拉力从混凝土表面局部剥离一小块混凝土,根据剥离所需拉力与混凝土强度之间的相关关系,推定结构混凝土强度的方法称为拉出法。采用Ⅱ、Ⅲ型锚固件无需灌注砂浆,其作用原理是:当锚杆受拉时由于锥头的作用使弧形肋板张开,挤紧孔道内壁,将孔道四周的混凝土拉出。所用环氧粘结剂的粘结强度要大于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其重量配比常用以下两种。

使用拉出法推定混凝土强度的优化方法

用拉力从混凝土表面局部剥离一小块混凝土,根据剥离所需拉力与混凝土强度之间的相关关系,推定结构混凝土强度的方法称为拉出法(又称拉拔剥离法)。该法是在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抗拉强度之间直接建立经验关系,比与表面硬度、超声波传播速度等间建立关系的非破损法更为直接、可靠。

拉出法属半破损法或局部破损法,试验后应及时对破坏处进行修复。

1.拉出法1(前苏联法)

常采用的拉出法是先用电动或风动钻机金刚石钻具等钻出垂直于混凝土表面的孔。对于一般强度的混凝土,孔径取24~26mm;高强度混凝土,孔径取28~30mm;孔深(锚固件埋置深度)按表2-28 确定;孔距不应小于250mm,离结构边缘的距离不应小于150mm。然后将孔清理干净,埋入锚固件。锚固件一般有三种型式:Ⅰ型锚固件为一锚杆,下端为一扩大的圆锥头,另一端有螺纹,采用Ⅰ型锚固件时需用高标号砂浆灌缝;Ⅱ型锚固件在锚杆下端周围有3 块带网纹的弧形肋板;Ⅲ型锚固件在肋板和锚杆之间有一锥形套管。采用Ⅱ、Ⅲ型锚固件无需灌注砂浆,其作用原理是:当锚杆受拉时由于锥头的作用使弧形肋板张开,挤紧孔道内壁,将孔道四周的混凝土拉出。施加拉力的设备通常为液压拉拔仪。

结构混凝土抗压强度可按经验公式(2-34)换算

式中:f 为结构混凝土的抗压强度,N/mm2;p 为拉出力,N;K1 为混凝土粗骨料粒径修正系数,最大粒径小于50mm 时,K1=1.0;最大粒径大于50mm时,K1=1.1;α为混凝土强度与拉出力的比例系数,mm- 2,按表2-28取值。

2.拉出法2(美国)

拉出法2 又称ACI 拉出法,它又分两种,此处仅介绍其一,另一种原理类似。此方法的主要设备有拉拔螺杆、底座与连接小型油泵千斤顶等。首先用钻机在结构混凝土上钻出垂直于混凝土表面的孔。孔径为19mm,深度为38mm。孔内清洗、干燥后,注入环氧树脂剂,插入直径16mm 的钢螺杆,并缓慢转动,以免界面处夹裹空气。在环氧树脂粘结剂固化初期,将底座套入螺杆,并使螺杆垂直于混凝土表面。待环氧树脂完全固化后,安装相应的支架,通过千斤顶对螺杆匀速施加拉力,测定其拔出力。(www.xing528.com)

表2-28 锚固件埋置深度和系数α值

3.拉脱法

常用的拉脱法是先清除混凝土表面灰尘,并用丙酮擦洗,待干燥后先在圆盘和混凝土表面各涂上1mm 厚的环氧树脂粘结剂,10min后将圆盘贴在混凝土表面,用1.2~2.0kg 的重物压紧。当测试表面垂直或倾斜时,可在圆盘周边涂上石膏浆,石膏浆迅速硬化,使圆盘得以固定,待24h 后,将拉拔仪(常用ΓΠHB—5 型)与圆盘上面的螺杆连接并拉拔圆盘。在拉力作用下在圆盘面积范围内的混凝土被拉脱剥离产生局部破坏,同时测得拉力。根据预先建立的拉力和抗压强度之间的经验关系,即可推定结构混凝土强度。

圆盘的厚度不小于10mm,圆盘直径的选用与混凝土骨料的粒径有关,常采用的直径为60mm、80mm,当骨料最大粒径小于40mm 时用60mm,当骨料最大粒径不小于40mm 时用80mm。试验表明,抗压强度相同的混凝土,抗拔强度随圆盘直径的增大而降低,故在推求混凝土抗压强度时,应根据采的圆盘直径,乘以相应的修正系数。直径为40mm、60mm 和80mm 的圆盘,其修正系数分别为0.72、1.00 和1.05。

所用环氧粘结剂的粘结强度要大于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其重量配比常用以下两种。

配合比1:环氧树脂100∶乙二胺(硬化剂)10∶水泥(填充料)40。

配合比2:环氧树脂100∶乙二胺10∶邻苯二甲酸二丁脂(塑化剂)20:水泥4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