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智能制造的五层智能化要求及集成挑战

智能制造的五层智能化要求及集成挑战

时间:2023-06-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智能特征是指基于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使制造活动具有自感知、自学习、自决策、自执行、自适应等一个或多个功能的层级划分,它包括资源要素、互联互通、融合共享、系统集成和新兴业态五层智能化要求。智能制造的关键是实现贯穿企业设备层、单元层、车间层、企业层、协同层不同层面的纵向集成,包括资源要素、互联互通、融合共享、系统集成和新兴业态不同级别的横向集成,以及覆盖设计、生产、物流、销售、服务的端到端集成。

智能制造的五层智能化要求及集成挑战

智能特征是指基于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使制造活动具有自感知、自学习、自决策、自执行、自适应等一个或多个功能的层级划分,它包括资源要素、互联互通、融合共享、系统集成和新兴业态五层智能化要求。

(1)资源要素是指企业对生产时所需要使用的资源或工具进行数字化过程的级别。

(2)互联互通是指通过有线、无线等通信技术,实现装备之间、装备与控制系统之间,企业之间相互连接功能的级别。

(3)融合共享是指在互联互通的基础上,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在保障信息安全的前提下,实现信息协同共享的级别。

(4)系统集成是指企业实现智能装备到智能生产单元、智能生产线、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乃至智能制造系统集成过程的级别。

(5)新兴业态是企业为形成新型产业形态而进行企业间价值链整合的级别。(www.xing528.com)

智能制造的关键是实现贯穿企业设备层、单元层、车间层、企业层、协同层不同层面的纵向集成,包括资源要素、互联互通、融合共享、系统集成和新兴业态不同级别的横向集成,以及覆盖设计、生产、物流、销售、服务的端到端集成。

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包括A 基础共性标准、B 关键技术标准、C 行业应用标准三个部分,其主要反映标准体系各部分的组成关系。智能制造标准体系结构如图2.2所示。

图2.2 智能制造标准体系结构

具体而言,A 基础共性标准包括基础、安全、管理、检测评价和可靠性五大类,位于智能制造标准体系的最底层,其研制的基础共性标准支撑着图2.2 中的B 关键技术标准和C行业应用标准。B 关键技术标准是智能制造系统架构智能特征维度在生命周期维度和系统层级维度所组成的制造平面的投影,其中BA 智能装备对应智能特征维度的资源要素,BB 智能工厂对应智能特征维度的系统集成,BC 智能服务对应智能特征维度的新兴业态,BD 智能使能技术对应智能特征维度的融合共享,BE 工业互联网对应智能特征维度的互联互通。C行业应用标准位于智能制造标准体系的最顶层,面向行业具体需求,对A 基础共性标准和B关键技术标准进行细化和落地,指导各行业推进智能制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