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胶刮分类及特点解析

胶刮分类及特点解析

时间:2023-06-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此形状的胶刮同时拥有平口和尖口胶刮的特性,减少了尖刮常见的崩口现象。,为软胶刮,印刷时可得到较厚浆料层和较高的遮盖率。

胶刮分类及特点解析

1.按照胶刮的切面形状分类

(1)平口形胶刮

平口形胶刮广泛用于纸张等普通材料和纺织品的印刷,适于多种承印物材料和油墨印刷。这类胶刮与承印材料的相适应能力适中,产生的压力最大,油墨是被刮离网版而不是在压力作用下流过网版,因此油墨流过量最小,是细线条印刷和网点印刷的理想选择。

(2)坡口形胶刮

坡口形胶刮一般在容器印刷中使用,与不规则物体表面的接触复合性好,使油墨有较强的附着力,而且可以控制油墨的流过量。

(3)尖口形胶刮

尖口形胶刮在印刷玻璃和塑胶瓶时可以很好地控制油墨的流过量,也适用于纺织品精细印刷。

(4)双钝形胶刮

这种形状的胶刮可以大量地刮除多种材质表面上的油墨,用于大多数材料上粗型或细型油墨沉淀,可以最大限度地控制印刷角度。此形状的胶刮同时拥有平口和尖口胶刮的特性,减少了尖刮常见的崩口现象。

(5)单钝形胶刮

是控制印刷角度极为理想的胶刮,允许在大部分材料上使用粗形和细形油墨沉淀。

(6)圆形胶刮

此种设计可以满足容器印刷的要求,其优点是可以提供两个印刷边,减少停机时间。

(7)混合形胶刮(www.xing528.com)

混合形胶刮是双层和三层胶刮。它是不同硬度的刮条结合在一起组成的,其硬度组合结构一般为软、硬或者软、硬、软。它具有坚实的支撑体,并且胶刮切面硬度可以变化,胶刮不会卷起。此外,由于胶刮在印刷过程中可以弯曲,从而降低了网版压力,与承印材料表面接触面积加大,使油墨在承印材料表面的涂覆更加均匀。混合型胶刮是高速印刷机的理想选择,可以印刷平面玻璃,使多色印刷油墨层和UV光油层均匀一致。

2.根据胶刮的硬度分类

通常胶刮的硬度状况用颜色表示,随其硬度的增加颜色逐渐加深,目前市售多为进口材料,一般红色代表硬度55~65A。,为软胶刮,印刷时可得到较厚浆料层和较高的遮盖率。硬度65~75A。为中硬度胶刮,有的用绿色代表,有的用白色代表,适用满版实地色和对分辨率要求比较低的场合。黄色胶刮一般为硬胶刮,硬度在75A。以上,印刷可得到较薄浆料,较适用于极细字体和线条的UV油墨印刷。

(1)软胶刮

一般在胶刮压力适中、丝网开孔大、油墨黏度低的条件下使用软胶刮。软胶刮一般用于大面积的印刷或玻璃、陶瓷的印刷等。

(2)中硬度胶刮

一般在印刷压力较大时使用中硬度胶刮。任何目数的丝网和油墨都可以选择中硬度胶刮进行印刷。使用中硬度胶刮印刷,油墨堆积量小,图像解像力好。

(3)硬胶刮

印刷压力很大、油墨黏度很高时使用硬性胶刮。使用硬性胶刮印刷,油墨堆积量小,产生的油墨层很薄,图像解像力相当好,通常进行精细网版印刷。

有针对性地选择合适硬度的刮板,有利于改善网印品质,如果选择不当,会造成印刷不良故障。例如在PCB阻焊图形的印刷过程中,选用75A。以上硬度的刮板,当遇到导线间距较密集的电路图案时,此种硬度的刮板是较难将网版上的印料全部印到线路上的,有时为了能将网版上的印料完全印上,会加大印刷压力,易造成网版损坏或在刮板胶条上产生小缺口,造成在后续的印刷中,沿刮板的运动方向就会有条状痕迹。

3.根据制作材料分类

可以分为分为金属胶刮、橡胶胶刮和PU(高密度聚氨酯)胶刮等,其中应用最广的就是PU胶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