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直流电动机的结构及特点

直流电动机的结构及特点

时间:2023-06-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直流电动机的结构由定子和转子两大部分组成。直流电动机运行时,转动的部分称为转子。其主要作用是产生电磁转矩和感应电动势,是直流电动机进行能量转换的枢纽,所以又称为电枢。直流电动机的结构如图2.1所示。

直流电动机的结构及特点

直流电动机的结构由定子和转子两大部分组成。直流电动机运行时,静止不动的部分称为定子。定子的主要作用是产生磁场。它由机座、主磁极、换向极、端盖、轴承电刷装置等组成。直流电动机运行时,转动的部分称为转子。其主要作用是产生电磁转矩和感应电动势,是直流电动机进行能量转换的枢纽,所以又称为电枢。它由转轴、电枢铁芯、电枢绕组、换向器和风扇等组成。直流电动机的结构如图2.1所示。

图2.1 直流电动机的结构

1—换向器;2—电刷装置;3—机座;4—主磁极;5—换向极;6—端盖;7—风扇;8—电枢绕组;9—电枢铁芯

1.定子

1)主磁极

主磁极的作用是产生气隙磁场。主磁极由主磁极铁芯和励磁绕组两部分组成。铁芯一般用0.5~1.5mm 厚的硅钢板冲片叠铆而成,分为极身和极靴两部分,上面套励磁绕组的部分称为极身,下面扩宽的部分称为极靴,极靴宽于极身,既可以调整气隙中磁场的分布,又便于固定励磁绕组。励磁绕组用绝缘铜线绕制而成,套在主磁极铁芯上。整个主磁极用螺栓固定在机座上,如图2.2所示。

2)换向极

换向极一般装在两个相邻主磁极之间,由换向极铁芯和换向极绕组组成,如图2.3所示。换向极绕组用绝缘导线绕制而成,套在换向极铁芯上,换向极的数目与主磁极相等。

换向极的作用是改善换向,减小电动机运行时电刷与换向器之间可能产生的换向火花。由于换向极是位于主磁极之间的小磁极,不会影响电动机的正常工作。

3)机座

电动机定子的外壳称为机座,如图2.1所示。机座的作用有两个:一是用来固定主磁极、换向极和端盖,并对整个电动机起支撑和固定作用;二是机座本身也是磁路的一部分,借以构成磁极之间的磁通路,磁通通过的部分称为磁轭。为保证具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和良好的导磁性能,机座一般为铸钢件或由钢板焊接而成。

4)电刷装置

电刷装置是用来引入或引出直流电压和直流电流的,如图2.4所示。电刷装置由电刷、刷握、刷杆和刷杆座等组成。电刷放在刷握内,用弹簧压紧,使电刷与换向器之间有良好的滑动接触,刷握固定在刷杆上,刷杆装在圆环形的刷杆座上,相互之间必须绝缘。刷杆座装在端盖或轴承内盖上,圆周位置可以调整,调好以后加以固定。

图2.2 主磁极的结构

1—主磁极;2—励磁绕组;3—机座

图2.3 换向极的结构

1—换向极铁芯;2—换向极绕组

(www.xing528.com)

图2.4 电刷的结构

1—刷握;2—电刷;3—压紧弹簧;4—刷辫

2.转子(电枢)

1)电枢铁芯

电枢铁芯是主磁路的主要部分,同时用于嵌放电枢绕组。一般电枢铁芯采用由0.5mm厚的硅钢片冲制而成的冲片叠压而成(冲片的形状如图2.5(a)所示),以降低电动机运行时电枢铁芯中产生的涡流损耗和磁滞损耗。叠成的铁芯固定在转轴或转子支架上,铁芯的外圆上开有电枢槽,槽内嵌放电枢绕组。

图2.5 直流电动机转子的结构

1—转轴;2—电枢铁芯;3—换向器;4—电枢绕组;5—镀锌钢丝;6—电枢绕组;7—风扇

2)电枢绕组

电枢绕组的作用是产生感应电动势和电磁转矩,是直流电动机进行能量变换的关键部件,所以称为电枢。它由许多线圈按一定规律连接而成,线圈采用高强度漆包线或玻璃丝包扁铜线绕成,不同的线圈边分上、下两层嵌放在电枢槽中,线圈与铁芯之间以及上、下两层线圈边之间都必须妥善绝缘。为防止离心力将线圈边甩出槽外,槽口应用槽楔固定,如图2.6所示。线圈伸出槽外的连接部分用热固性无纬玻璃带进行绑扎。

3)换向器

在直流电动机中,换向器配以电刷,能将外加的直流电源转换为电枢线圈中的交变电流,使电磁转矩的方向恒定不变。换向器是由许多换向片组成的,形状是圆柱体。换向片之间用云母片绝缘,换向片的下部做成燕尾形,两端用钢制V 形套筒和V 形云母环固定,再用螺母锁紧。换向片的结构如图2.7所示。

图2.6 电枢槽的结构

1—槽楔;2—线圈绝缘;3—电枢导体;4—层间绝缘;5—槽绝缘;6—槽底绝缘

图2.7 换向器的结构

1—换向片;2—连接部分

4)转轴

转轴起支撑转子旋转的作用,需有一定的机械强度和刚度,一般用圆钢加工而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