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工程缺水:地区总量充足,供水不足的原因分析

工程缺水:地区总量充足,供水不足的原因分析

时间:2023-06-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工程性缺水是指从地区总量看水资源并不短缺,但因工程建设滞后,造成供水不足。水库控制灌溉面积占总灌溉面积的27.8%,由于大部分是平原水库,渗漏蒸发损失占入库水量的20%~60% ,且调节能力有限。如已建的489座水库多为平原水库,水库利用率不到50%,病险库达203座,引水工程的供水保障率低。由于配套不完善,加之缺电及管理水平低等原因,地下水供水能力仅达到设计提水量的69%。

工程缺水:地区总量充足,供水不足的原因分析

工程性缺水是指从地区总量看水资源并不短缺,但因工程建设滞后,造成供水不足。

(一)水利工程建设滞后,现有工程调控制能力差

全疆已建成水库489座,总库容80.64亿m3,兴利库容为62.78亿m3。其中大型水库19座(库容>1亿m3),库容21.54亿m3,中型水库94座(0.1亿m3<总库容<1亿m3),库容为29.65亿m3。现有已建山区水库共13座,总库容16.6亿m3,调蓄控制能力低大部分河流的抗御洪水标准不到2~5年一遇。水库控制灌溉面积占总灌溉面积的27.8%,由于大部分是平原水库,渗漏蒸发损失占入库水量的20%~60% (北疆20%~40%,南疆40%~60%),且调节能力有限。

(二)渠道渗漏损失严重

现有干支斗农四级渠道总长33.32 万km,其中防渗渠10.88 万km,防渗率为32.65%。渠系水平均利用系数为0.48 (含农渠)。各级渠道输水损失水量约为180亿m3。(www.xing528.com)

(三)地下水开采规模小

现状地下水开发总体规模不大,特别是南疆地区灌区地下水埋深浅,开采量小,土壤次生盐渍化严重,并造成大量的潜水无效或低效蒸发。没有充分发挥地下水的调蓄、治碱、增水的作用。

(四)灌溉工程不配套,设施功能得不到充分发挥

多数已建工程建设标准低,配套不完善,工程设施老化,效益低下。如已建的489座水库多为平原水库,水库利用率不到50%,病险库达203座,引水工程的供水保障率低。由于配套不完善,加之缺电及管理水平低等原因,地下水供水能力仅达到设计提水量的69%。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