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界面组态:编辑、构成图符、构件选取和设置

界面组态:编辑、构成图符、构件选取和设置

时间:2023-06-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图3.12编辑后的画面图形的绘制与编辑。图3.13绘制台架、物块及地平线③构成图符。图3.14图符构成构件的选取。调整其大小和位置,双击按钮,弹出“标准按钮构件属性设置”对话框,将按钮标题改为“启动”,如图3.18所示。单击“确认”按钮,退出“单元属性设置”窗口,结束启动指示灯的动画连接,如图3.20所示,单击“保存”按钮。

界面组态:编辑、构成图符、构件选取和设置

1)用户窗口的建立

(1)新建用户窗口。在“用户窗口”选项卡中单击“新建窗口”按钮,建立“窗口0”,如图3.9所示。

图3.9 新建用户窗口

(2)窗口属性设置。选中“窗口0”,单击“窗口属性”按钮,打开“用户窗口属性设置”对话框。将“窗口名称”改为“机械手控制”;将“窗口标题”改为“机械手监控系统”;将“窗口背景”选为“灰色”,在“窗口位置”选项区中选择“最大化显示”选项,其他不变,单击“确认”按钮,如图3.10所示。

图3.10 “用户窗口属性设置”对话框

(3)设置为启动窗口。在“用户窗口”选项卡中,选择“机械手控制”,单击鼠标右键,选择下拉菜单中的“设置为启动窗口”选项,将该窗口设置为运行时自动加载的窗口,如图3.11所示。

2)编辑画面

(1)制作文字标签。

选择“机械手控制”窗口图标,单击“动画组态”按钮,进入动画组态窗口,开始编辑画面。

①单击工具条中的“工具箱”按钮,打开绘图工具箱。选择“工具箱”内的“标签”按钮,鼠标的光标呈“十”字形,在窗口顶端中心位置拖曳鼠标,根据需要拉出一个一定大小的矩形。在光标闪烁位置输入文字“机械手控制系统”,按Enter键或在窗口任意位置用鼠标单击,文字输入完毕。如果需要修改输入文字,则单击已输入的文字,然后按Enter键就可以进行编辑,也可以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下拉菜单中选择“改字符”命令。

图3.11 设置为启动窗口

②选中文字框,作如下设置:

单击(填充色)按钮,设定文字框的背景颜色为“没有填充”。

单击(线色)按钮,设置文字框的边线颜色为“没有边线”。

单击(字符字体)按钮,设置文字字体为“宋体”,字型为“粗体”,大小为“26”。

单击(字符颜色)按钮,将文字颜色设为“红色”。

③单击工具箱内的“标签”按钮,根据需要拉出4个一定大小的矩形。其中两个在光标闪烁位置分别输入文字“物块总数”与“已搬运总数”,单击(线色)按钮,设置文字框的边线颜色为“没有边线”。另外两个个采用默认设置即可。编辑后的画面如图3.12所示。

图3.12 编辑后的画面

(2)图形的绘制与编辑。

①画地平线。单击绘图工具箱中“画线”工具中的“直线”按钮,挪动鼠标光标,此时光标呈“十”字形,在窗口适当位置按住鼠标左键并拖曳出一条一定长度的直线。单击“线色”按钮,选择“黑色”。单击“线型”按钮,选择合适的线型。单击“保存”按钮。

②画矩形。单击绘图工具箱中的“矩形”工具按钮,挪动鼠标光标,此时呈光标“十”字形。在窗口适当位置按住鼠标左键并拖曳出一个一定大小的矩形。单击窗口上方工具栏中的“填充色”按钮,选择“蓝色”。单击“线色”按钮,选择“没有边线”选项。单击窗口其他任何一个空白地方,结束第1个矩形的编辑。依次画出机械手画面的10个矩形部分(7个蓝色,3个红色),单击“保存”按钮,如图3.13所示。

图3.13 绘制台架、物块及地平线

③构成图符。同时选中编辑好的工位架(所有蓝色矩形)并单击鼠标右键,弹出快捷菜单,在弹出的“排列”子菜单中选择“构成图符”命令,如图3.14所示。这样一个完整的工位架图符就编辑完成了。单击工具条中的“保存”按钮,保存设置。

图3.14 图符构成

(3)构件的选取。

①机械手的绘制。单击绘图工具箱中的“插入元件”图标,弹出“对象元件库管理”对话框,如图3.15所示,双击窗口左侧“对象元件列表”区域中的“其他”选项,展开该列表项,单击“机械手”,单击“确定”按钮。机械手控制画面窗口中出现机械手的图形。在“机械手”被选中的情况下,单击“排列”菜单,选择“旋转”→“右旋90度”命令,使机械手旋转90度。调整位置和大小,单击“保存”按钮。

图3.15 机械手构件的选择

②画机械手左侧和下方的滑杆。利用“插入元件”工具,选择“管道”元件库中的“管道95”和“管道96”,如图3.16所示,分别画出两个滑杆,将大小和位置调整好。

③画指示灯。需要启动、停止、复位、上、下、左、右、夹紧、放松9个指示灯显示机械手的工作状态。选用MCGS元件库中提供的指示灯,这里选择“指示灯2”,如图3.17所示。画好后在每一个指示灯后写上文字注释,文字框的背景颜色为“没有填充”,文字框的边线颜色为“没有边线”。调整位置,编辑文字,单击“保存”按钮。

图3.16 管道构件的选择

图3.17 指示灯构件的选择

④画按钮。单击画图工具箱的“标准按钮”工具,在画图中画出一定大小的按钮。调整其大小和位置,双击按钮,弹出“标准按钮构件属性设置”对话框,将按钮标题改为“启动”,如图3.18所示。同理,“停止”“复位”按钮的设置同上。最后生成的画面如图3.3所示。

图3.18 “标准按钮构件属性设置”对话框(一)

3)动画连接(www.xing528.com)

(1)按钮的动画连接。

双击“启动”按钮,弹出“属性设置”窗口,单击“操作属性”选项卡,选择“数据对象值操作”选项,单击第1个下拉列表的“▼”按钮,弹出按钮动作下拉菜单,选择“按1松0”选项。单击第2个下拉列表的“?”按钮,弹出当前用户定义的所有数据对象列表,双击“启动”,单击“确认”按钮,如图3.19所示。用同样的方法建立复位按钮与“停止”按钮与对应变量之间的动画连接,注意“停止”按钮的“数据对象值操作”选择“取反”。

图3.19 “标准按钮构件属性设置”对话框(二)

(2)指示灯的动画连接。

双击启动指示灯,弹出“单元属性设置”窗口。单击“数据对象”选项卡,单击“可见度”,出现“?”按钮,单击“?”按钮,弹出当前用户定义的所以数据对象列表,双击“启动标志”(也可在这一栏直接输入文字“启动标志”)。单击“确认”按钮,退出“单元属性设置”窗口,结束启动指示灯的动画连接,如图3.20所示,单击“保存”按钮。按照前面的步骤,依次对其他指示灯进行设置。

图3.20 指示灯可见度属性设置

(3)文本框的动画连接。

双击物块总数旁的文本框,弹出“动画组态属性设置”窗口,在“输出输入连接”选项中勾选“显示输出”与“按钮输入”复选框,上方出现“显示输出”与“按钮输入”选项卡,如图3.21所示。单击“显示输出”选项卡,在“表达式”区域中单击“?”按钮,弹出当前用户定义的所有数据对象列表,双击“计数器设定值”,“输出值类型”为“数值量输出”,“整数位数”为“2”,其他为默认即可,如图3.22所示。单击“按钮输入”选项卡,在“对应的数据名称”中单击“?”按钮,弹出当前用户定义的所有数据对象列表,双击“计数器设定值”,“输入值类型”为“数值量输入”,将“输入最小值”设为“0”,将“输入最大值”设为“20”,如图3.23所示。

双击已搬运物块数旁的文本框,弹出“动画组态属性设置”窗口,在“输出/输入连接”选项区中勾选“显示输出”复选框,上方出现“显示输出”选项卡,单击“显示输出”选项卡,在“表达式”区域中单击“?”按钮,弹出当前用户定义的所有数据对象列表,双击“计数器当前值”,“输出值类型”为“数值量输出”,“整数位数”为“2”,其他为默认即可,如图3.24所示。

(4)构件移动动画连接。

①垂直移动动画连接。单击“查看”菜单,选择“状态条”选项,在屏幕下方出现状态条,状态条左侧的文字代表当前操作状态,右侧显示被选中对象的位置坐标和大小,如图3.25所示。

图3.21 文本框动画组态属性设置

图3.22 文本框显示输出属性设置

图3.23 文本框显示输出属性设置

图3.24 文本框按钮输入属性设置

图3.25 状态条

大小变化

在上工件底边与下工件底边之间画出一条直线,根据状态条大小指示可知直线总长度,假设为120个像素。在机械手监控画面中选中并双击上工件,弹出“属性设置”窗口。在“位置动画连接”选项区中选择“垂直移动”选项,上方出现“垂直移动”选项卡,如图3.26所示。

单击“垂直移动”选项卡,在“表达式”区域中填入“垂直移动量”。在“垂直移动连接”区域设置各项参数,如图3.27所示,其意思是:当垂直移动量=0时,向下移动距离=0;当垂直移动量=25时,向下移动距离=120。单击“确认”按钮,存盘。[垂直移动量的最大值=循环次数×变化率=25×1=25;循环次数=下移时间(上升时间)/循环策略执行间隔=5 s/200 ms=25次。变化率为每执行一次脚本程序垂直移动量的变化,在本例中为加1或减1。]

图3.26 上工件选择垂直移动连接

图3.27 上工件选择垂直移动属性设置

②垂直缩放动画连接。选中下滑杆,测量其长度。在下滑杆顶边与下工件顶边之间画直线,观察长度,假设为177个像素。垂直缩放比例=直线长度177/下滑杆长度60,本例中假设为2.95。选中并双击下滑杆,弹出属性设置窗口,在“位置动画连接”选项区勾选“大小变化”复选框,选择“大小变化”选项卡,按图3.28所示设定参数,“变化方向”为“向下”,“变化方式”为“缩放”。输入参数的意义:当垂直移动量=0时,长度=初值的100%;当垂直移动量=25时,长度=初值的295%。

图3.28 下滑杆大小变化属性设置

③水平移动动画连接。在工件初始位置和移动目的地之间画一条直线,记下状态条大小指示,此参数即总水平移动距离,假设移动距离为180。脚本程序执行次数=左移时间(右移时间)/循环策略执行间隔=10 s/200 ms=50次。水平移动量的最大值=循环次数×变化率=50×1=50,当水平移动量=50时,水平移动距离为180。选中并双击上工件,弹出属性设置窗口,勾选“水平移动”复选框,选择“水平移动”选项卡,按图3.29所示对上工件进行水平移动动画连接。参数设置的意思是:当水平移动量=0时,向右移动距离为0;当水平移动量=50时,向右移动距离为180。用同样的方法,对机械手和下滑杆进行水平移动动画连接。

图3.29 上工件水平移动属性设置

④水平缩放动画连接。选中左滑杆,测量其长度。在左滑杆左边与目的地之间画直线,观察长度,假设为278个像素。水平缩放比例=直线长度278/左滑杆长度103,本例中假设为2.70。按图3.30所示设定参数。填入各个参数,并注意变化方向和变化方式选择。当水平移动参数=0时,长度为初值的100%;当水平移动参数=50时,长度为初值的270%。单击“确认”按钮,存盘。

⑤工件移动动画的实现。选中下工件,打开“属性设置”选项卡,在“特殊动画连接”选项区中选择“可见度”选项,上方出现“可见度”选项卡,单击进入“可见度”选项卡,在“表达式”区域中填入“工件夹紧标志”。当表达式非零时,选择“对应图符不可见”选项,如图3.31所示。

用同样的方法,设置上工件和右工件的可见度属性。选中并双击上工件,将其可见度属性设置为与下工件相反,即当工件夹紧标志非零时,对应图符可见。选中右工件,在“属性设置”选项卡中选择“可见度”选项。进入“可见度”选项卡,在“表达式”区域中填入“物块到位标志”。当表达式非零时,选择“对应图符不可见”选项。单击“确认”按钮,存盘。

图3.30 左滑杆大小变化属性设置

图3.31 下工件可见度属性设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