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叶轮结构化网格划分优化方案

叶轮结构化网格划分优化方案

时间:2023-06-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图3-62 导入stp文件选项图3-63 选择文件对话框导入叶轮的单流道几何文件,如图3-64所示。以同样的方法定义单流道叶轮进口、出口、前盖板、后盖板以及叶片,并分别命名为IMPTOSUC、IMPTOVOL、SHROUD、HUB和BLADE,如图3-69所示。图3-73 初始拓扑结构周期性定义11)初始拓扑结构的点关联:创建叶轮流道网格之前,首先对初始拓扑结构与叶轮结构进行点关联,有利于下一步拓扑结构的调整,具体操作如图3-74所示。12)初始拓扑结构“Y”block划分:由于

叶轮结构化网格划分优化方案

1)创建工作目录:打开ICEM,单击【File】→【Change Working Dir…】,如图3-60所示,弹出如下对话框如图3-61所示,自定义工作目录。

978-7-111-49673-1-Chapter03-73.jpg

图3-60 自定义工作目录选项图

978-7-111-49673-1-Chapter03-74.jpg

图3-61 设置工作目录对话框

2)新建文件:单击【File】→【New Project…】,创建叶轮网格文件impeller.prj。

3)导入单流道叶轮stp格式的几何文件:单击【File】→【Import Geometry】→【STEP/IGES】,如图3-62所示,弹出如下对话框,如图3-63所示,选择文件并打开。

978-7-111-49673-1-Chapter03-75.jpg

图3-62 导入stp文件选项

978-7-111-49673-1-Chapter03-76.jpg

图3-63 选择文件对话框

导入叶轮的单流道几何文件,如图3-64所示。至于切分单流道是如何实现的,可以参考Pro/E、Solidworks和UG等三维造型软件的教程。这些专业软件来切分叶轮单流道操作较为简单,因此本书此处就不再赘述。

4)自动创建几何拓扑:单击【Geometry】标签,选择【Repair Geometry】,然后在左下侧的窗口中单击【Build Diagnostic Topology】978-7-111-49673-1-Chapter03-77.jpg,在下方的【Tolerance】输入框中输入相应值0.1,该值可以接受程序默认值,读者也可以自行调整,直到几何边界线Curves都呈现红色或蓝色(红色为两个表面共有,蓝色为至少三个表面共有),当有黄色线显示时表明几何曲面不封闭,需要修复或者调整【Tolerance】值。最后单击【Apply】按钮,具体过程如图3-65所示。

978-7-111-49673-1-Chapter03-78.jpg

图3-64 离心泵叶轮单流道模型

978-7-111-49673-1-Chapter03-79.jpg

图3-65 创建几何拓扑

5)创建体,体命名为IMPELLER,单击【Geometry】标签,选择【Create Body】,然后在左下侧窗口中的【Part】输入框中输入几何体名IMPELLER,单击【Material】978-7-111-49673-1-Chapter03-80.jpg,Loca-tion选择【At specified point】,然后选择体上的一个点,最后单击【Apply】按钮,创建过程及创建结果如图3-66所示。

978-7-111-49673-1-Chapter03-81.jpg

图3-66 创建体

978-7-111-49673-1-Chapter03-82.jpg

图3-67 创建Part

6)创建Part,即定义周期面、边界面以及交界面。

首先定义周期面:右键单击【Parts】,再选择【Create Part】命令,如图3-67所示。在窗口左下侧的【Part】输入框中输入周期面【PERIC】,然后单击下面的【Create Part by Se-lection】978-7-111-49673-1-Chapter03-83.jpg,在右侧窗口中单击单流道叶轮的周期面,如图3-68所示,单击【Apply】按钮。

以同样的方法定义单流道叶轮进口、出口、前盖板、后盖板以及叶片,并分别命名为IMPTOSUC、IMPTOVOL、SHROUD、HUB和BLADE,如图3-69所示。

7)创建初始网格拓扑结构,如图3-70所示。单击【Bloc-king】标签,选择【Create Block】,在左侧选项栏里,单击【Initialize Blocks】,然后选择并单击下方的【Select geometry】978-7-111-49673-1-Chapter03-84.jpg,在右侧窗口中选中叶轮进口的两个交界面IMPTOSUC,单击鼠标中键或单击左下侧的【Apply】按钮,程序生成叶轮的初始网格拓扑结构,如图3-70中的黑色线框所示。

978-7-111-49673-1-Chapter03-85.jpg

图3-68 创建周期面

978-7-111-49673-1-Chapter03-86.jpg

图3-69 定义边界面

978-7-111-49673-1-Chapter03-87.jpg

图3-70 创建初始网格拓扑结构

8)定义网格周期性:本例中是单流道叶轮,其网格需要旋转复制才是完整流道的网格,因此需要定义网格周期性,来用于拓扑的定义和网格的复制操作。具体操作如图3-71所述,单击【Mesh】标签,选择【Global Mesh Setup】,在左侧选项栏里,单击【Set up Pe-riodicity】,然后在【Periodicity Type】下勾选【Rotational periodic】;接着在【Rotational axis】的【Method】中选择【User defined by angle】;在【Base】输入框中输入周期选择的中心点,本例中的旋转中心点为(0,0,0);在【Axis】输入框中输入旋转的轴,本例中为(0,0,1);在【Angle】输入框中输入周期的角度,比如本例中的叶片数为5,周期角度即为360°/5=72°。最后单击下方的【Apply】按钮,完成网格周期性的定义。

978-7-111-49673-1-Chapter03-88.jpg

图3-71 定义网格周期性

9)初始拓扑结构周期性定义:首先要对步骤8)创建的拓扑结构进行周期性定义,操作如图3-72所示。单击【Blocking】标签,选择【Edit Block】,在左侧选项栏里,单击【Periodic Vertices】,在【Vertices】后单击978-7-111-49673-1-Chapter03-89.jpg,然后在右侧窗口中选中图中红色框内的两个拓扑点,结束后再单击选中蓝色框内的两个拓扑点,完成初始拓扑的周期性定义。

978-7-111-49673-1-Chapter03-90.jpg

图3-72 初始拓扑结构周期性定义

10)初始拓扑结构节点合并:这里要对叶轮中心点处的拓扑节点进行合并操作,这是由于中心点处不存在拓扑边线,只是一个拓扑点,因此要把初始生成的拓扑结构进行调整,把两个拓扑节点进行合并,具体操作如图3-73所示。单击【Blocking】标签,选择【Merge Vertices】,在左侧选项栏里,单击【Merge Vertices】,然后在右侧窗口中单击选中图中红色框内的两个拓扑点,结束后再选中蓝色框内的两个拓扑点,完成初始拓扑结构节点合并操作。

978-7-111-49673-1-Chapter03-91.jpg

图3-73 初始拓扑结构周期性定义

11)初始拓扑结构的点关联:创建叶轮流道网格之前,首先对初始拓扑结构与叶轮结构进行点关联,有利于下一步拓扑结构的调整,具体操作如图3-74所示。单击【Blocking】标签,选择【Associate】,在左下侧选项栏里,单击【Associate Vertex】,在下方【Vertex】单击978-7-111-49673-1-Chapter03-92.jpg,然后在右侧窗口中选中图中红色框内的拓扑点,接着单击左下侧窗口中的978-7-111-49673-1-Chapter03-93.jpg,再在右侧窗口中选中红色框内的叶轮结构点,单击鼠标中键或者单击左下侧窗口中的【Ap-ply】按钮,完成初始拓扑结构的点关联操作。按照上述的操作对其余的拓扑节点进行关联,依次关联到叶轮结构上对应的点,关联后的形状如图3-75所示。

12)初始拓扑结构“Y”block划分:由于叶轮轮毂直径为0,为了避免叶轮进口网格质量负体积,需创建“Y”型block拓扑结构,具体操作如图3-76所示。单击【Blocking】标签,选择【Edit Block】,在左下侧选项栏里,单击【Convert Block Type】按钮,在下方【Type】的选项里选择【Y-Block】,在【Blocks】上单击978-7-111-49673-1-Chapter03-94.jpg,然后在右侧窗口中选中初始拓扑结构的Block块,最后单击鼠标中键或者单击左下侧窗口中的【Apply】按钮,完成初始拓扑结构的“Y”Block划分的操作。

978-7-111-49673-1-Chapter03-95.jpg

图3-74 初始拓扑结构关联

978-7-111-49673-1-Chapter03-96.jpg

图3-75 初始拓扑结构关联结果

978-7-111-49673-1-Chapter03-97.jpg

图3-76 “Y”型block创建过程

13)叶轮流道主体Block创建:创建完叶轮进口部分的拓扑结构,进而通过调整和拉伸等操作来完成叶轮流道主体Block的创建操作,具体过程如图3-77所示。单击【Blocking】标签,选择【Split Block】并单击,在左下侧选项栏里,单击【Split Block】,在下方【Block Select】中勾选【All Visible】,在【Edge】后单击978-7-111-49673-1-Chapter03-98.jpg,然后在右侧窗口中选中Block的边(如图中的红色框内),最后单击鼠标中键或者单击左下侧窗口中的【Apply】按钮,完成初始拓扑结构的切分操作。

下面通过拓扑的延伸创建叶轮流道网格的主题Block结构,具体操作如图3-78所示。单击【Blocking】标签,选择【Create Block】,在左下侧选项栏里,单击【Extrude Faces】,在下方【Method】中选择【Fixed distance】,在【Select Faces】后单击978-7-111-49673-1-Chapter03-99.jpg,然后在右侧窗口中选中Block的faces(如图中的红色框内);接着在【Distance】输入框中输入延伸的长度,本例中输入100(读者可以根据模型需要进行调整),最后单击左下侧窗口中的【Apply】按钮,完成初始拓扑结构的延伸操作。延伸后的拓扑如图3-79所示。

978-7-111-49673-1-Chapter03-100.jpg

图3-77 Block的切分操作

978-7-111-49673-1-Chapter03-101.jpg

图3-78 Block的延伸操作

978-7-111-49673-1-Chapter03-102.jpg

图3-79 Block的延伸结果

接下来对延伸的Block进行调整以形成叶轮主流道的拓扑结构,首先进行拓扑的修剪工作,具体操作如图3-80所示。单击【Blocking】标签,选择【Split Block】,在左下侧选项栏里,单击【Split Block】,在下方【Block Select】中勾选【Selected】,在【Block】中单击978-7-111-49673-1-Chapter03-103.jpg,然后在右侧窗口中单击选中⑥所标识的Block块(叶轮主题Block的右侧部分);接着在【Edge】单击978-7-111-49673-1-Chapter03-104.jpg,在右侧的窗口中选择⑥标识的Block的边界并在上面单击(如图红色框中的拓扑边界);最后单击鼠标中键或者单击左下侧窗口中的【Apply】按钮,完成叶轮主流道拓扑结构的修剪操作。

978-7-111-49673-1-Chapter03-105.jpg

图3-80 叶轮主流道Block的修剪操作

最后切除修剪后的Block,删除的部分对应于叶轮的叶片结构部分,删除后保留的是叶轮主流道的拓扑结构,具体操作如图3-81所示。单击【Blocking】标签,选择【Delete Block】,在左下侧选项栏里,在【Blocks】后单击978-7-111-49673-1-Chapter03-106.jpg,然后在右侧窗口中单击选中④所标识的Block块(即上一步修剪后的Block),最后单击鼠标中键或者单击左下侧窗口中的【Apply】按钮,完成拓扑结构的切除操作。

通过以上几步的操作,完成了叶轮主流道网格拓扑结构的创建。

978-7-111-49673-1-Chapter03-107.jpg

图3-81 叶轮Block的切除操作

14)叶轮主流道拓扑结构的点关联:下面对叶轮主流道拓扑结构与对应的叶轮结构进行点关联,具体操作如图3-82所示。单击【Blocking】标签,选择【Associate】,在左下侧选项栏里,单击【Associate Vertex】,在下方【Vertex】后单击978-7-111-49673-1-Chapter03-108.jpg,然后在右侧窗口中单击选中⑤线所连接的拓扑节点(如图红色圈内的点);接着在【Point】后单击978-7-111-49673-1-Chapter03-109.jpg,在右侧的窗口中选择⑤线所连接的叶轮边线上的点(如图蓝色圈内的点);最后单击鼠标中键或者单击左下侧窗口中的【Apply】按钮,按照上述操作依次完成叶轮主流道拓扑结构的点关联操作。点关联后的拓扑结构如图3-83所示。

15)叶轮出口延长段拓扑创建:创建完叶轮主流道拓扑结构之后,进一步创建叶轮出口延长段的拓扑,具体操作如图3-84所示。单击【Blocking】标签,选择【Create Block】,在左下侧选项栏里,单击【Extrude Faces】,在下方【Method】中选择【Fixed distance】,在【Select Faces】后单击978-7-111-49673-1-Chapter03-110.jpg,然后在右侧窗口中单击选中Block的faces(如图中的蓝色面);接着在【Distance】输入框中输入延伸的长度,本例中输入-10,读者可以根据模型需要进行调整,最后单击左下侧窗口中的【Apply】按钮,完成叶轮出口延长段的延伸操作。

978-7-111-49673-1-Chapter03-111.jpg(www.xing528.com)

图3-82 叶轮主流道拓扑结构的点关联

978-7-111-49673-1-Chapter03-112.jpg

图3-83 叶轮主流道拓扑结构的点关联结果

978-7-111-49673-1-Chapter03-113.jpg

图3-84 叶轮出口延长段拓扑结构创建

进一步延伸出叶轮出口段的周期面,操作与上面相同,延伸后的拓扑结构如图3-85所示。

978-7-111-49673-1-Chapter03-114.jpg

图3-85 叶轮出口延长段拓扑结构创建

16)叶轮出口段拓扑结构的点关联:该步的操作与上述点关联操作相同,不再赘述,将叶轮出口段拓扑结构的节点与结构对应的点进行关联。

17)叶轮整体拓扑结构的线关联:进行完叶轮拓扑结构的点关联后,进行叶轮整体拓扑结构的线关联。首先关联叶轮出口段拓扑线,具体操作如图3-86所示。单击【Blocking】标签,选择【Associate】,在左下侧选项栏里,单击【Associate Edge to Curve】,在下方【Edges】后单击978-7-111-49673-1-Chapter03-115.jpg,然后在右侧窗口中选中⑤所示的红色拓扑线。接着在【Curves】后单击978-7-111-49673-1-Chapter03-116.jpg,在右侧的窗口中选择⑦所示的叶轮出口延长段的边线;最后单击鼠标中键或者单击左下侧窗口中的【Apply】按钮,按照上述操作依次完成叶轮出口延长段拓扑结构的线关联操作。

978-7-111-49673-1-Chapter03-117.jpg

图3-86 叶轮出口延长段拓扑线关联

接着进行叶轮主流道拓扑的线关联。如图3-87所示,单击【Blocking】标签,选择【Associate】,在左下侧选项栏里,单击【Associate Edge to Curve】,在下方【Edges】后单击978-7-111-49673-1-Chapter03-118.jpg,然后在右侧窗口中单击选中⑤下标识的绿色拓扑线;接着在【Curves】后单击978-7-111-49673-1-Chapter03-119.jpg,在右侧的窗口中选择⑦所示的叶轮前盖板的边线(如图中黑色线所示);最后单击鼠标中键或者单击左下侧窗口中的【Apply】按钮,按照上述操作依次完成叶轮主流道拓扑结构的线关联操作。

978-7-111-49673-1-Chapter03-120.jpg

图3-87 叶轮主流道拓扑结构的线关联

18)叶轮拓扑适应结构:由于拓扑结构并没有与结构曲面完全贴合,为了后续操作的方便,这一步进行拓扑适应结构操作,操作步骤如图3-88所示。单击【Blocking】标签,选择【Associate】,在左侧选项栏里,单击【Snap Project Vertices】,然后单击【Apply】按钮,拓扑自动适应到结构上去,如图3-88所示。

978-7-111-49673-1-Chapter03-121.jpg

图3-88 叶轮拓扑适应叶轮结构

19)赋予网格尺寸:首先设定网格的全局尺寸,如图3-89所示。单击【Mesh】标签,选择【Global Mesh Setup】,在左侧选项栏里,在【Max element】选项栏里输入3,单击【Apply】按钮,完成全局网格尺寸赋值。接下来将设定的网格尺寸赋给拓扑结构,如图3-90所示。单击【Blocking】,然后单击【Pre-Mesh Params】,在左下侧的选项栏中选择【Up-date Sizes】,然后单击【Apply】按钮,程序将网格参数赋给了拓扑结构。

20)生成网格:勾选左上侧窗口中的【Pre-Mesh】,如图3-91所示,生成结构网格。

21)修改叶轮拓扑结构:目前的叶轮拓扑结构,经过网格质量检查,网格质量极低。网格质量检查的方法如图3-92所示。单击【Blocking】标签,选择【Pre-Mesh Quality Histo-grams】,在左下侧选项栏里,将【Criterion】选项里选为Determinant 2×2×2,在【Max-Y height】中输入20,单击【Apply】按钮,可以查看结构网格质量。

978-7-111-49673-1-Chapter03-122.jpg

图3-89 全局网格赋值

978-7-111-49673-1-Chapter03-123.jpg

图3-90 网格值赋予拓扑结构

978-7-111-49673-1-Chapter03-124.jpg

图3-91 生成叶轮结构网格

978-7-111-49673-1-Chapter03-125.jpg

图3-92 查看叶轮结构网格质量

978-7-111-49673-1-Chapter03-126.jpg

图3-93 进一步切分叶轮拓扑结构

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是对拓扑结构进行一定的切分,如图3-93所示。单击【Blocking】标签,选择【Split Block】,在左下侧选项栏里,单击【Split Block】,在下方【Block Select】中勾选【All Visible】,在【Edge】单击978-7-111-49673-1-Chapter03-127.jpg,然后在右侧窗口中选中Block的边(如图中⑥下的红色线),最后单击左下侧窗口中的【Apply】按钮,完成初始拓扑结构的切分操作。

978-7-111-49673-1-Chapter03-128.jpg

图3-94 叶轮拓扑结构自适应

然后对叶轮拓扑进行自适应结构操作,与步骤19)操作一致,不再赘述。生成的拓扑结构如图3-94所示。

接着对叶轮主流道的中线进行手动调整,具体操作如图3-95所示。单击【Blocking】标签,选择【Move Vertex】,在左下侧选项栏里,单击【Move Ver-tex】,在下方【Method】中选择【Sin-gle】,在【Vertex】后单击978-7-111-49673-1-Chapter03-129.jpg,然后在右侧窗口中单击选中Block的节点进行拖动(如图中红色圈内的点),最后单击左下侧窗口中的【Apply】按钮。这里需多次拖动,重复生成网格和查看质量的操作,参考步骤22),直到网格质量满足需要。调整后的拓扑结构如图3-96所示,生成网格的质量如图3-97所示。

978-7-111-49673-1-Chapter03-130.jpg

图3-95 叶轮拓扑点手动调整

978-7-111-49673-1-Chapter03-131.jpg

图3-96 手动调整后的拓扑结构

978-7-111-49673-1-Chapter03-132.jpg

图3-97 调整拓扑后的网格质量

22)保存网格:右键单击左上侧窗口中【Model】→【Blocking】→【Pre-Mesh】,选择【Convert to Unstruct Mesh】,如图3-98所示。单击【File】→【Mesh】→【Save Mesh】,保存当前的网格文件。

978-7-111-49673-1-Chapter03-133.jpg

图3-98 叶轮结构网格转换

23)网格周期复制:由于只做出了一个叶轮流道的网格,要通过周期性复制获得全流道叶轮网格。进行周期复制前,首先要确定周期面上的网格节点是一一对应的,意味着每条拓扑边长度一致,拓扑边上的点位置相同。这个操作分为两个部分,其一是调整周期面上的拓扑线长度一一对应,其二是调整周期面的拓扑线上的网格点数一一对应。

第一步的操作如图3-99所示。单击【Blocking】标签,选择【Move Vertex】,在左下侧选项栏里,单击【Set Edge Length】,在下方【Edges】中单击978-7-111-49673-1-Chapter03-134.jpg,然后在右侧窗口中单击选中周期面上的拓扑边(如图中⑤所示的两条边),在【Length】中输入长度值,最后单击左下侧窗口中的【Apply】按钮。接着对⑦、⑧、⑨、⑩和⑪所示的边定义相同的长度,操作方法相同。

第二步的操作如图3-100所示。单击【Blocking】标签,选择【Pre-Mesh Params】,在左下侧选项栏里,单击【Edge Params】,在下方【Edge】后中单击978-7-111-49673-1-Chapter03-135.jpg,然后在右侧窗口中单击选中周期面上的拓扑边,如图中⑤所示的边,在【Nodes】中输入拓扑边上的节点数,最后单击左下侧窗口中的【Apply】按钮。接着对⑦、⑧、⑨所示的边定义网格节点数,使得⑤上的节点数等于⑧,⑦上的节点数等于⑨;按照上述操作对其余周期面上的周期边进行网格节点定义,使之一一对应。

978-7-111-49673-1-Chapter03-136.jpg

图3-99 叶轮拓扑周期边长度定义

978-7-111-49673-1-Chapter03-137.jpg

图3-100 叶轮拓扑周期边上网格节点数定义

然后生成网格,通过勾选左上侧窗口中的【Pre-Mesh】,生成结构网格。并且右键单击左上侧窗口中【Model】→【Blocking】→【Pre-Mesh】,选择【Convert to Unstruct Mesh】。单击【File】→【Mesh】→【Save Mesh】,保存当前的网格文件。完成生成结构网格的转换。

接下来要对网格的周期面进行删除的操作,具体步骤如图3-101所示。单击【Edit Mesh】标签,选择【Delete Elements】,在左下侧选项栏里,单击978-7-111-49673-1-Chapter03-138.jpg,然后在右侧窗口中弹出对话框,在对话框中单击【Select items in a part】,弹出Select part的对话框,在内面勾选【PERIC】周期面,单击【Accept】按钮;最后单击左下侧窗口中的【Apply】按钮,完成叶轮周期面网格的删除操作。删除周期面网格的单流道叶轮网格如图3-102所示。

978-7-111-49673-1-Chapter03-139.jpg

图3-101 叶轮拓扑周期面网格删除

978-7-111-49673-1-Chapter03-140.jpg

图3-102 删除周期面网格的叶轮单流道网格

最后对叶轮单流道的网格进行旋转复制,具体操作如图3-103所示。单击【Edit Mesh】标签,选择【Transform Mesh】,在左下侧选项栏里,单击978-7-111-49673-1-Chapter03-141.jpg,然后在右侧窗口中弹出Select mesh elements对话框,在对话框中单击【Select all appreciate objects】;然后在左下侧的窗口中,单击【Rotate Mesh】,并且勾选下方的【Copy】,且在【Number of copies】输入框中输入叶片的个数,本例中为5,然后再勾选下方的【Merge nodes】;勾选下方的【Delete dupli-cate elements】;在【Rotation】下方的旋转轴【Axis】中勾选旋转轴【Z】,并且在【Angle】输入框中输入周期角度,本例中为72°(360°/5);最后单击左下侧窗口中的【Apply】按钮,完成叶轮单流道网格的周期复制操作。复制后的全流道网格如图3-104所示。

978-7-111-49673-1-Chapter03-142.jpg

图3-103 叶轮单流道网格的周期旋转复制

978-7-111-49673-1-Chapter03-143.jpg

图3-104 叶轮全流道网格

24)导出计算网格文件。不同的求解器需要不同的输出格式,图3-105为CFX求解器所需的网格文件格式。单击【Output】标签,选择【Select Solver】,弹出左下侧的选项栏,在选项【Output Solver】中选中ANSYS CFX。然后单击【Output】→【Write input】,弹出如图所示的对话框,修改导出计算网格文件的名称,单击【Done】按钮,导出CFX计算所需的cfx5网格文件。

978-7-111-49673-1-Chapter03-144.jpg

图3-105 导出计算网格文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