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小河流域开发规划优化方案

小河流域开发规划优化方案

时间:2023-06-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盘溪开发在枢纽布置上采用了蓄、拦、引、连四个措施,以便最大限度地利用河床自然坡降和流量,达到以发电为主、结合灌溉的目的。图3-1盘溪跨流域梯级开发示意图

小河流域开发规划优化方案

在有合适的地形和地质条件时,从其他流域引水兴建跨流域引水工程,可以提高发电量。这是小水电开发的一种有效模式,若能把跨流域引水与梯级开发结合起来,则效益会更显著。

如发源于浙江缙云县大洋山区的盘溪的开发。盘溪全长30km,集雨面积84km2,年降雨量1700多mm。从大洋水库至第五级电站尾水总落差610多m,水头利用率达95%。盘溪开发在枢纽布置上采用了蓄、拦、引、连四个措施,以便最大限度地利用河床自然坡降和流量,达到以发电为主、结合灌溉的目的。

盘溪Ⅰ级电站建在大洋水库后,为坝后式电站。大洋水库为年调节水库,库容1190万m3,其黏土斜墙土石坝。高45m、长167m,坝旁山肩下凿隧洞引流发电,洞径3m、长180m,装有卧式混流式机组,装机容量为3×200kW。盘溪Ⅱ级为引水式电站,利用Ⅰ级尾水加上区间引水1.5km2,有3条总长525m的穿山隧洞和一条长1520m的明渠,在前池形成220m水头,压力管长480m,装有3台卧式冲击式机组,装机容量为3×800kW。盘溪Ⅲ级为引水式电站,利用Ⅱ级尾水加区间引水6km2。工程跨越两个山头,有三条长达1530m的穿山隧洞,包括渡槽65m和明渠912m。压力前池先接直径2.5m、长350m的压力隧洞,再接0.8m直径的压力钢管,电站装机容量为3×800kW,是梯级中的骨干电站之一。盘溪Ⅳ级为引水式,利用Ⅲ级尾水和区间20km2集雨面积。这个电站的引水工程规模庞大,包括9条总长4594m的隧洞,渡槽2处长35m,明渠长920m,压力钢管直径为1m,装有2台混流式机组,容量为2×800kW。盘溪Ⅴ级为坝后式电站,离Ⅳ级尾水1.5km处建混凝土砌石溢流拱坝一座,水库坝高25m,集雨面积76km2,库容105万m3,并在左岸建有引水隧洞一个,长200m,直径3m,电站装机3台,容量为3×320kW。(www.xing528.com)

这5个梯级电站的建设大大促进了当地工农业生产的发展,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也有了改善。由于采取了“建设一个,得益一个,再建一个”的政策,不断积累了资金,也培养了技术力量。第二期开发主要是扩建大洋水库,凿隧洞跨流域引水,再新建向水坑水库,库容为5000万m3,重建Ⅴ级电站,扩容1台机组,容量400kW,新建Ⅵ级电站,装机3台共890kW,使盘溪梯级总装机容量达到10760kW(图3-1)。

图3-1 盘溪跨流域梯级开发示意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