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利用溴化锂实现吸收式制冷循环

利用溴化锂实现吸收式制冷循环

时间:2023-06-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表13-1 溴化锂吸收式机组的名义工况和性能参数2.溴化锂吸收式制冷循环的热力完善度热力完善度表示溴化锂吸收式制冷循环接近理想循环的程度,其数值越大越接近理想循环。在实际过程中,由于各种不可逆损失的存在,溴化锂吸收式制冷循环的热力系数ζ,必然低于理想循环的热力系数ζmax。

利用溴化锂实现吸收式制冷循环

溴化锂吸收式冷水机组中可以制取7~15℃的冷水,供冷却工艺或空气调节过程使用。作为制冷剂的水(以下称冷剂水)的蒸发压力,必须保持在0.87~2.07kPa。因此,在溴化锂吸收式冷水机组中,冷剂水在低压下蒸发制冷,通过溶液的质量分数在吸收和发生过程中的变化,来实现冷剂水的制冷循环。

溴化锂吸收式制冷循环如图13-1b所示。在吸收器5中,溴化锂浓溶液吸收来自蒸发器4的水蒸气(以下称冷剂蒸汽),被稀释成为稀溶液。溶液泵6将稀溶液从吸收器提升到发生器8中,溶液的压力从蒸发压力相应地提高到冷凝压力。在发生器中,稀溶液被加热浓缩成为浓溶液。这时,释放出来的冷剂蒸汽进入冷凝器2,而浓溶液则流回吸收器。来自发生器的冷剂蒸汽在冷凝器中冷凝成冷剂水。冷剂水经节流阀3降压后,进入蒸发器制冷,产生冷剂蒸汽。冷剂蒸汽进入吸收器5,再被浓溶液吸收。这样完成了吸收式制冷循环。可见,溴化锂溶液的吸收过程相当于制冷压缩机的吸气过程;溶液的提升和发生过程,相当于制冷压缩机的压缩过程。因此,吸收-发生过程是吸收式制冷循环的特征过程,它也被称为热压缩过程。

978-7-111-31953-5-Part03-46.jpg

图13-1 压缩式与吸收式制冷循环

a)压缩式 b)吸收式

1—压缩机 2—冷凝器 3—节流阀 4—蒸发器 5—吸收器 6—溶液泵 7—溶液换热器 8—发生器

1.溴化锂吸收式制冷循环的性能参数

溴化锂吸收式制冷循环的两项主要性能参数是热力系数和单位能耗。

(1)溴化锂吸收式制冷循环的热力系数 如图13-1b所示的溴化锂吸收式冷水机组中,蒸发器从冷水降温获得的热量,即蒸发器的制冷量Qe;发生器从驱动热源获得的热量,即发生器的热负荷为Qg;吸收器向环境介质放出的吸收热,即吸收器的热负荷为Qa;冷凝器向环境介质放出的冷凝热,即冷凝器的热负荷为Qc。对于理想的吸收式制冷循环,忽略热损失和屏蔽泵的机械功,可得到如下能量平衡关系式:

Qe+Qg=Qa+Qc (13-1)

由能效比的概念,定义溴化锂吸收式制冷循环的热力系数ζ如下:

ζ=Qe/Qg (13-2)

在文献资料中,常用COPCOPC表示吸收式制冷循环的热力系数。

(2)溴化锂吸收式制冷循环的单位能耗 在实际应用中,单位制冷量的能耗g是溴化锂吸收式冷水机组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之一,可按下式计算:(www.xing528.com)

g=G/Qe (13-3)

式中 g——单位制冷量的汽耗或油耗[kg/(kW·h)],或者单位制冷量的燃气或热水耗量[m3/(kW·h)];

G——机组的蒸汽或燃油耗量(kg/h),或者机组的燃气或热水耗量(m3/h)。

表13-1列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18431—2001《蒸汽和热水型溴化锂吸收式冷水机组》和GB/T 18362—2008《直燃型溴化锂吸收式冷(温)水机组》中,规定的溴化锂吸收式机组的名义工况和性能参数。这是机组设计和性能考核的依据。

表13-1 溴化锂吸收式机组的名义工况和性能参数

978-7-111-31953-5-Part03-47.jpg

2.溴化锂吸收式制冷循环的热力完善度

热力完善度表示溴化锂吸收式制冷循环接近理想循环的程度,其数值越大越接近理想循环。如定义驱动热源的温度为Tg,低温热源的温度为Te,环境介质的温度为Ta。对于理想的溴化锂吸收式制冷循环,忽略热损失和屏蔽泵的机械功,可得到如下熵平衡关系式和热力系数表达式:

978-7-111-31953-5-Part03-48.jpg

由式(13-5)可见,ζmax是溴化锂吸收式制冷循环的热力系数所能达到的最大值。其数值只取决于三个热源的温度,与其他因素无关。

在实际过程中,由于各种不可逆损失的存在,溴化锂吸收式制冷循环的热力系数ζ,必然低于理想循环的热力系数ζmax。两者之比被称为溴化锂吸收式制冷循环的热力完善度β,即

β=ζ/ζmax (13-6)

可见,热力完善度β表示溴化锂吸收式制冷循环接近理想循环的程度,其数值越大越接近理想循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