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BP神经网络分类实验探究

BP神经网络分类实验探究

时间:2023-06-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图3-1原始影像预处理表3-24种地物各波段DN 值图3-24种地物波段光谱曲线图BP神经网络模型的输入层的神经元个数为波段数,即输入层神经元的个数为6,输入值为各个像元的灰度值。接着求出误差进行反向的迭代,调整权值,权值训练完成后,求出满足一定误差条件的权矩阵,就可以用训练后的权值的BP神经网络分类。

BP神经网络分类实验探究

本实验数据选取分辨率为30m 的TM 影像。该影像区域为湖北省武汉市像素大小为400×400,获取时间为1998 年10 月26 日。首先对遥感影像进行集合纠正等预处理,通过对实际区域情况的了解和对图像进行目视解译,该区域大致简单分为4类,通过人工判读,在影像中选择4个区域作为这4种地物类别(图3-1)。

表3-2和图3-2分别为这4种地物各波段的DN 值和光谱曲线。由于利用BP神经网络进行混合像元分解的模型结构、实验步骤与直接分类的过程是大致相似的,因此,我们选择将改进后的BP神经网络模型进行分类实验,然后对模型的输出端进行修改,以符合混合像元分解的需要,分析进行混合像元分解的过程和步骤。

图3-1 原始影像预处理

表3-2 4种地物各波段DN 值

图3-2 4种地物波段光谱曲线图

BP神经网络模型的输入层的神经元个数为波段数,即输入层神经元的个数为6,输入值为各个像元的灰度值。输出层的神经元个数为地物端元的个数,输出值为像元在各个典型地物所属的类别。隐含层神经元的个数经过多次的实验确定,同时也可以采用经验公式计算,本书采用的隐含层节点数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M 为分类数;(www.xing528.com)

N 为特征向量维数,即影像波段数。

对权值赋予0~1之间的随机值,然后从网络的输入节点输入样本数据,计算样本信息在正向传播过程中,前一层的神经元数据对本层每个神经元的加权,并利用Sigmoid函数运算输出。接着求出误差进行反向的迭代,调整权值,权值训练完成后,求出满足一定误差条件的权矩阵,就可以用训练后的权值的BP神经网络分类。通过实验发现,步长为0.12,惯性系数为0.8时,迭代速度比较快。将数字影像上的任何一个像素的6个波段值作为输入向量,通过计算可得到输出向量,向量分量即对应于该像素在各个预先指定的各个分类类型的概率值,将最大的概率值赋值为1,其余的赋值为0,得出分类图3-3。

图3-3 3种方法的分类情况

从图3-3中可以看出,3种分类方法有大致类似的分类结果。标准BP分类结果和改进后的BP分类结果都要比传统MLC的分类结果好,能够很好地区分长江湖泊,而MLC很难将两种水体分开。对于混合情况复杂的区域,改进后的BP算法能够比较好地提取细节信息,比如植被与居民区、湖泊与长江、长江与居民区之间的混合现象,错分现象比较少。

然后采用地面真实数据与分类图进行分类精度的定量比较,比较方法采用常用的分类比较指标,即混淆矩阵(表3-3)、总精度和Kappa系数(表3-4)。定义:长江为River;湖泊为Lake;植被为Vegetation;居民区为Urban;总数为Sum。

对分类方法按总精度和Kappa系数进行了比较,改进后的BP分类器对于各种地物分类的正确率要高于常用的分类方法MLC以及标准的BP分类器,总体精度分别提高了5.8%和1.99%,Kappa系数提高了0.1439和0.0646。

表3-3 3种不同分类算法的混淆矩阵比较

表3-4 3种分类方法的总精度和Kappa系数的比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