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干燥部脱水原理:恒速阶段与降速阶段的机理分析

干燥部脱水原理:恒速阶段与降速阶段的机理分析

时间:2023-06-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恒速干燥阶段,水从纸的内部扩散到纸面的速度,大于纸面蒸发水分的速度,湿纸的温度接近于空气的湿球温度。恒速阶段通常占纸的全部干燥时间的50%~65%。接触干燥各阶段的机理:恒速阶段的干燥速率决于外部扩散,降速阶段的干燥速率取决于内部扩散。

干燥部脱水原理:恒速阶段与降速阶段的机理分析

每一个烘缸都有4个不同的干燥区,如图6-45所示。在a—b贴缸干燥区,湿纸从烘缸表面吸取热量来提高湿纸的温度和蒸发水分。在b—c压纸干燥区,湿纸被干布或干网压在烘缸表面上。在这个干燥区中传热量最多。在c—d贴缸干燥区,湿纸在恒温下进行单面自由蒸发。d—e为双面自由蒸发干燥区。在这个区域,纸已离开烘缸,仅依靠本身的热量蒸发水分。同时纸的本身温度下降,需要在下一个烘缸重新升高温度。在高速纸机中,双面自由蒸发干燥区纸的温度下降4~5℃,普通低速纸机下降约12~15℃。由此可见,每个烘缸在各个干燥区的传热效率是不相同的。在d点,纸页与烘缸分离,水分在纸页两面发生闪急蒸发,消耗纸页中的热含量,纸页温度迅速下降。

图6-45 烘缸干燥区

由于a—bc—d两个干燥区不仅很短,而且和烘缸表面贴合不太紧密,故蒸发水量较少,只占干燥部脱水量的5%~10%b—c区蒸发水量最多,低速纸机达到80%~85%,高速纸机也有60%~65%。d—e区的蒸发量随车速而增加,可达总蒸发量的20%~30%或者更多。双面自由蒸发干燥区的干燥能力,随干燥的进行,纸的含水量逐渐减少,湿度也逐步降低。所以,愈在干燥部末端,蒸发水的能力愈小。

蒸汽分压的下降远远大于温度的降低,因此在干燥部的各个烘缸上,纸都经历升温、降温、再升温的循环过程。也正是由于蒸汽分压的下降远远大于温度的降低,而纸中水分的蒸发速度又与湿纸和外界的蒸汽分压差成正比,所以双面自由蒸发干燥区的温度下降将会降低纸机的生产能力。

双面自由蒸发干燥区中纸的温度下降,在干燥部前端最大,后端较小。另外,纸的温度下降还与纸机车速有关。单烘缸干燥,或只用一个大直径烘缸干燥时,湿纸没有降温过程,所以其干燥效率一般大于多烘缸干燥。

在干燥部纸幅受到两种干燥方式,即对流干燥与接触干燥。在烘缸间的双面自由蒸发干燥区和低温烘缸上,纸幅受到对流干燥作用。干燥过程分为恒速和降速两个阶段。湿纸经烘缸加热到外界空气的湿球温度以后,开始进入恒速干燥阶段。在恒速干燥阶段,水从纸的内部扩散到纸面的速度,大于纸面蒸发水分的速度,湿纸的温度接近于空气的湿球温度。

当湿纸水分降低到一定数值,水从内部扩散到纸面的速度小于纸面水分蒸发的速度时,降速阶段开始,这时干燥速率下降而纸的温度上升。

干燥时纸幅不断与烘缸接触、分离。纸机干燥部的主要干燥方式仍是接触干燥。纸的接触干燥过程可以分为升温、恒速和降速3个阶段。升温阶段时间很短,纸的水分变化不大,但湿纸的温度和干燥速率增长很快,如图6-46所示。恒速阶段通常占纸的全部干燥时间的50%~65%。在这一阶段,纸的温度和干燥速率基本不变。在第一临界点K1转入降速阶段。降速阶段又分两个分段,第一分段即K2以前的干燥速率几乎呈直线下降,纸的温度降低。到了降速阶段的第二分段K2以后,干燥速率锐减,纸的温度又再回升,纸的内外温差接近零。(www.xing528.com)

图6-46 接触干燥过程曲线

m—干燥速率t—纸的温度K1K2—第一、第二临界点(烘缸表面温度为100℃)

一般认为在恒速阶段,干燥去掉的是游离水,降速阶段第一分段除去的是毛细管水和结合水,而在第二分段中则除去的全部为结合水。

接触干燥各阶段的机理:恒速阶段的干燥速率决于外部扩散,降速阶段的干燥速率取决于内部扩散。有人研究认为在恒速阶段,湿纸接触烘缸一面首先吸热产生水的蒸发。其蒸汽压力大于纸中其他部位的平衡蒸汽压力。由于存在蒸汽压力差,因而蒸汽向湿纸的表面转移。蒸汽在转移过程中又在纸中发生冷凝。蒸汽冷凝释放出来的热量传给纸,然后通过传导作用向低温方面流动。在纸的表面,一部分热量由对流作用传入空气,其余的则用于蒸发纸面水分。

纸页两面同时蒸发,因此两面的水分随之减少,纸中出现水分梯度,导致水分别向纸的两面转移。干燥速率决定于传质和传热的复杂平衡。纸的干燥继续进行,当湿纸接触烘缸的一面变得太干,不能保证稳定的蒸发状态时,该区域内的温度降加大,传热速率降低。纸中其他部分的温度也随之下降。湿纸表面的蒸汽压力因而减小,结果造成干燥速率下降,使干燥进入降速阶段。

当湿纸接触烘缸一面的水分降到临界水分含量以下时,蒸发面开始内移,于是纸页内部的温度又重新调整。在降速阶段,水分蒸发面内移到最大含水区域为止。这时纸的含水量已经很低,不可能再有液体水的网络。剩下的水不可能依靠蒸发除掉,而需要借助蒸汽从纸内向外部扩散除去。

纸幅干燥时,既有接触干燥,又有对流干燥。每个烘缸不仅有4个不同特性的干燥区,而且整个干燥部各个烘缸的温度也不相同。另外,干燥时纸幅的两面分别与烘缸接触。这些因素使纸的干燥过程愈加复杂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