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清淤工程助力沙湖湖泊恢复生机

清淤工程助力沙湖湖泊恢复生机

时间:2023-07-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外沙湖污染层平均厚度为0.23m,过渡层平均厚度为0.51m,主要污染物质是镉和总氮,而这些污染物主要集中在表层0.15~0.40m左右的底泥中,必须清除污染层以保证沙湖水体不会因底质污染物释放而造成污染。沙湖湖泊清淤以及生态修复是实现大东湖生态水网构建工程的需要。因此沙湖清出的淤泥可以用于植物种植及填土造地,不会对堆放地造成二次环境污染。

清淤工程助力沙湖湖泊恢复生机

沙湖是大东湖生态水网构建工程的重要湖泊之一,位于武昌中央活动区、中北路与友谊大道之间,是武汉市内环线内最大的湖泊,也是生态水网构建的一个重要节点。

沙湖长年接纳污水排入,使湖内底泥和浮淤积层过厚,淤泥中氮、磷、重金属等物富集,对湖泊水体造成内源污染加剧。根据研究和分析,外沙湖表层淤泥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中间层也有个别地方污染较重,而深层底质则几乎无污染。外沙湖污染层平均厚度为0.23m,过渡层平均厚度为0.51m,主要污染物质是镉和总氮,而这些污染物主要集中在表层0.15~0.40m左右的底泥中,必须清除污染层以保证沙湖水体不会因底质污染物释放而造成污染。沙湖湖泊清淤以及生态修复是实现大东湖生态水网构建工程的需要。

经综合分析与比较,考虑到外沙湖的调蓄功能及在大东湖水网构建中的作用,为了保证沙湖的物理形态和生态良好,增加湖泊的调蓄能力,外沙湖清淤方案为清除表层污染底泥及污染底泥过渡带,清淤量为100.6万m3,清除厚度为0.35~0.7m。

1.清淤方案

采用干塘机械清淤、水力冲挖机组清淤和水下环保清淤三种方式划分区域分别进行。区域划分以新建围埂为分界,也可作为临时施工便道。①对于湖底外露的湖区,淤泥经风干晾晒,表面已成龟裂状,具备干塘机械清淤的条件。待充分晾晒干后,采用挖掘机械分层进行开挖,将疏挖出底泥通过自卸汽车运输到堆场。②对于湖水深度较浅,且湖底部分外露,采用干塘机械清淤和环保船水下疏浚的条件均不成熟。故选用水力冲挖泵组施工,采用射流泵或者高压水枪水泵喷射软塑淤泥面和水下淤泥面,经过湖面开水沟和集水井,在通过泥浆泵吸出到预定位置处理。③新建围埂西侧由于雨水排放口较多,余水难以完全排干,故待水位上升到一定程度后,采用水下疏浚清淤方式清除底泥。选用环保绞吸挖泥船,将泥土挖掘并与水混合成泥浆,再利用泥泵的作用将泥浆经吸泥管通过泥泵输送到排泥管排送到堆场,从而达到清除湖泊内污染源的目的。

环保绞吸船拟采用进口海狸1200环保型,配置能有效提高疏挖精度、减小超挖、超宽的设备和仪器,包括DGPS卫星定位系统、高精度绞刀深度指示仪、泥浆浓度计、流量计等,可以精确实施薄层疏浚。(www.xing528.com)

2.底泥的处理

对清除的底泥采取自然晾晒、土工管袋脱水、脱水固结一体化的处理方法。①已暴露在外的湖底,淤泥经风干晾晒,表面已成龟裂状,且仍有充足的时间和足够的场地对底泥进行自然晾晒处理。②土工管袋脱水是在水下疏浚的过程中将高分子絮凝剂按一定比例剂量的溶液投入到淤泥泥浆,打入到管袋压滤脱水,以达到减少底泥体积的效果。疏浚底泥在进入土工管袋前,需加入一定剂量的絮凝剂以加速脱水。按取样试验数据表明,沙湖淤泥含水率为50%~70%,经过管袋脱水固化后,体积可以减少到原来的70%,且固化后能达到一定的强度,可以作为绿化土使用。③疏浚泥浆脱水固结一体化处理系统是疏浚泥浆经管道输送至调节池,并采用格栅机拦污、粗颗粒自行沉淀后,即可将泥浆泵送至脱水固结一体化处理系统进行泥浆的调理与泥水即时分离的处理系统。该系统能将疏浚泥浆体积即时减量90%以上并可根据需要完成对重金属、微生物细菌等有害物质的消毒、钝化或固结,是一套可与常用疏浚设备直接对接的疏浚泥浆处理系统,特别适合于污染重、施工场地小、周边土地资源稀缺的城市(景观水体)湖泊、河道的生态修复工程中对疏浚泥浆的处理。

3.底泥的处置

外沙湖底泥主要污染物是总氮和镉,按照《土壤环境质量标准》评价其超标倍数不到2倍,同时水体中重金属大多未检出,可见底质中的重金属是以较稳定的化合形态存在的,在环境条件不出现大的变动(比如土壤酸碱度突变或有强氧化性环境)的情况下,底质中的重金属不会对环境造成影响。而氮作为植物生长的必要元素,其大量存在正好可以作为土壤有肥力的象征。因此沙湖清出的淤泥可以用于植物种植及填土造地,不会对堆放地造成二次环境污染。清除的干泥可以结合沙湖公园景观规划,在外沙湖内堆岛造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