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电流检测电路故障检修实例分享

电流检测电路故障检修实例分享

时间:2023-07-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3)电流检测电路的开关量信号输出点——MCU的输入引脚有3个,即U7的17、18脚和75脚,检测迟滞电压比较器U6的1脚输出电压值为0V,正常值应该为5V,判断该电路误报故障信号。更换U6,上电后变频器显示正常,故障排除。测U2的1、14脚2.5V静态电压正常,又检测U2的9、10脚电压值均为0V,判断U2的8、9、10脚内部放大器损坏。

电流检测电路故障检修实例分享

(见图6-23和图6-25)

[故障实例1]变频器上电后,面板显示“HPF.3”故障代码,查说明书,意为“控制器硬件保护电路异常——OC硬件保护电路异常”。变频器上电后,即显示故障代码(有些机型显示产品使用说明书中查不到的代码),说明MCU在上电期间,检测到相关引脚有故障信号存在。

1)根据经验,当驱动IC返回的IGBT故障信号,往往以OC故障代码的形式出现,“HPF.3”故障内容可能为电流、电压等检测电路——模拟或开关量信号处理电路出现了异常的故障信号输出。

2)模拟量输出信号一般在运行中生效。在上电后即报的故障,多数为开关量故障信号处理电路的故障。

3)电流检测电路的开关量信号输出点——MCU的输入引脚有3个,即U7的17、18脚和75脚,检测迟滞电压比较器U6的1脚输出电压值为0V,正常值应该为5V,判断该电路误报故障信号。

测U6的6脚信号电压为0V,7脚电压为3.6V,判断U6的1脚内部电路损坏。更换U6,上电后变频器显示正常,故障排除。

[故障实例2]变频器上电后面板显示“CF3.3”故障代码,复位操作无效,检测到集成运算放大器U2的输出端8脚静态电压值为1.2V,偏离正常值2.5V。测U2的1、14脚2.5V静态电压正常,又检测U2的9、10脚电压值均为0V,判断U2的8、9、10脚内部放大器损坏。

更换U2(型号为TL0741,也可用LF347、LM324等型号的贴片IC直接代换),故障排除。

[故障实例3]变频器上电后,面板显示“HPF.1”故障代码,意为“控制器硬件电路异常”。检测接地故障信号处理Q4的发射极电压为0V,说明该电路上电后即有故障信号输出。(www.xing528.com)

为确定是否因U7的75脚的电平状态异常,导致“HPF.1”故障报警,可采为人工改变75脚电平的方法,来进一步验证,方法是:

1)若原输出为5V,可用金属小镊子暂时短接R210,观察上电期间的面板显示内容是否变化;

2)若原输出为0V,可将D19的中心端暂时与+5V端短接,观察上电期间面板的显示内容是否变化。

可以看出,U4的发射极至U7的75脚之间的电路,有了R208的限流作用和二极管D54的反向截止作用,完全可以放心暂时短接两个元件引脚,使75脚信号电平由5V到0V或由0V到5V的转换,不必担心试验中的短接行为会损坏相关元件。

经试验,当U7的75脚0V低电平变为+5V高电平后,变频器在上电后显示正常,接受起动信号能正常运行,判断“HPF.1”故障报警系由接地故障信号处理电路误报警所引起。检测电压比较器U4的1、7脚为14V,Q4不具备导通条件,怀疑Q4的集电极与发射极已经短路,停电测量,Q4果然损坏。用普通晶体管S9012或S9014更换Q4,故障排除。

[故障实例4]变频器上电后,报出“GFF”故障代码,意为输出端“接地故障”。检测MCU相关的开关量故障信号输入脚(如17、18、75、89脚等)都处于故障报警状态,这说明电流检测的前级电路——共用信号电路部分,出现了故障,直接从电流互感器CS1~CS3的信号输出端子测量,检测CS1的信号输入端电压由正常的0V变为12V,判断CS1损坏。

联系厂家技术人员,咨询配件供应问题,邮购一只电流互感器配件,代换后故障排除。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