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轨道辊堆焊工艺优化建议

轨道辊堆焊工艺优化建议

时间:2023-07-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3)堆焊部位:辊子锥体工作面。2)堆焊层表面硬度不小于50HRC。3)堆焊层不能有夹渣、气孔、裂纹等缺陷。辊身单面留精加工余量为10mm,堆焊锥体单面切削量为5mm。3)对轧辊、堆焊锥体进行预热,升温速度为50℃/h,升到350℃时,恒温2h,然后进行堆焊。

轨道辊堆焊工艺优化建议

1.轨道辊概况

1)尺寸为ϕ545mm×7153mm,堆焊长度为3000mm。

2)辊子材质:30Mn5。

3)堆焊部位:辊子锥体工作面

4)轧辊质量:11800kg。

2.堆焊要求

1)焊前进行探伤,无影响机械强度的各种缺陷。

2)堆焊层表面硬度不小于50HRC。

3)堆焊层不能有夹渣、气孔、裂纹等缺陷。

3.焊前准备

1)将焊丝、焊剂加热到250℃,烘焙2h备用。

2)检查焊机设备、机床、托轮等是否运转正常,调整好转动及中心架。

4.堆焊工艺

1)工艺流程:焊前粗加工→探伤→预热→堆焊→焊后退火→堆焊层检验→机加工(www.xing528.com)

2)焊前粗车。辊身单面留精加工余量为10mm,堆焊锥体单面切削量为5mm。

3)对轧辊、堆焊锥体进行预热,升温速度为50℃/h,升到350℃时,恒温2h,然后进行堆焊。

5.堆焊操作规范

堆焊采用埋弧焊,具体操作规范如下:

1)堆焊厚度:7.5mm。

2)焊丝选择:打底焊丝YD104(M),焊剂SJ101G;硬面焊丝:YD224A(M),焊剂SJ414。

3)焊丝规格:焊丝直径3.2~4.0mm,焊接电流380~450A,焊接电压28~32V;机头横移速度3~5mm/min,焊丝导前距离15~30mm,焊丝伸长度25~35mm,焊接速度500mm/min。

4)施焊注意事项:

①控制焊接层间温度不低于300℃,采用多机头一次焊接完成,如有特殊情况须进行保温处理。

②施焊过程中要控制好电压、电流及焊接速度,各参数要互相协调好,尽量缩短施焊时间。

③堆焊完毕要认真检查,不能有气孔、夹渣、砂眼、裂纹、焊瘤、未焊透等缺陷。

6.焊后热处理

将堆焊后的辊子按50℃/h的加热速度,加热至530℃,保温6h后,冷却至室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