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钢的化学热处理技术探究

钢的化学热处理技术探究

时间:2023-07-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化学热处理是通过改变金属和合金工件表层的化学成分、组织和性能的金属热处理。按渗入元素的性质,化学热处理可分为渗非金属和渗金属两大类。钢铁的化学热处理还可按进行扩散时的基本组织,区分为铁素体化学热处理和奥氏体化学热处理。目前生产中最常用的化学热处理工艺是渗碳、渗氮和碳氮共渗等。

钢的化学热处理技术探究

化学热处理是通过改变金属和合金工件表层的化学成分、组织和性能的金属热处理。

化学热处理的工艺过程一般是:将工件置于含有特定介质的容器中,加热到适当温度后保温,使容器中的介质(渗剂)分解或电离,产生能渗入元素的活性原子或离子,在保温过程中不断地被工件表面吸附,并向工件内部扩散渗入,以改变工件表层的化学成分。通常,在工件表层获得高硬度、耐磨损和高强度的同时,心部仍保持良好的韧性,使被处理工件具有抗冲击载荷的能力。

化学热处理是古老的工艺之一,在我国可上溯到西汉时期。已出土的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佩剑,表面碳的质量分数达0.6%~0.7%,而心部为0.15%~0.4%,具有明显的渗碳特征。明代宋应星撰《天工开物》一书中,就记载有用豆豉动物骨炭等作为渗碳剂的软钢渗碳工艺。

明代方以智在《物理小识》“淬刀”一节中,还记载有“以酱同硝涂錾口,煅赤淬火”。硝是含氮物质,当有一定的渗氮作用。这说明渗碳、渗氮或碳氮共渗等化学热处理工艺,早在古代就已被劳动人民所掌握,并作为一种工艺广泛用于兵器和农具的制作。

随着化学热处理理论和工艺的逐步完善,自20世纪初开始,化学热处理已在工业中得到广泛应用。随着机械制造和军事工业的迅速发展,对产品的各种性能指标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电子计算机的问世,使化学热处理过程的控制日臻完善,不仅生产过程的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而且工艺参数和处理质量也得到更加可靠的控制。(www.xing528.com)

按渗入元素的性质,化学热处理可分为渗非金属和渗金属两大类。前者包括渗碳、渗氮、渗硼和多种非金属元素共渗,如碳氮共渗、氮碳共渗、硫氮共渗、硫氮碳共渗等;后者主要有渗铝、渗铬、渗锌,钛、铌、钽、钒、钨等也是常用的表面合金化元素,二元、多元渗金属工艺,如铝铬共渗、钽铬共渗等均已用于生产。此外,金属与非金属元素的二元或多元共渗工艺也不断涌现,例如铝硅共渗、硼铬共渗等。

钢铁的化学热处理还可按进行扩散时的基本组织,区分为铁素体化学热处理和奥氏体化学热处理。前者的扩散温度低于铁氮共析温度,如渗氮、渗硫、硫氮共渗、氧氮共渗等,这些工艺又可称为低温化学热处理;后者是在临界温度以上扩散,如渗碳、渗硼、渗铝、碳氮共渗等,这些工艺均属高温化学热处理范围。

每一种化学热处理工艺都各有其特点,如果需要分别或同时提高耐磨、减摩、抗咬合、耐蚀、抗高温氧化和耐疲劳性能,则根据工件的材质和工作条件选择相应的化学热处理工艺。

目前生产中最常用的化学热处理工艺是渗碳、渗氮和碳氮共渗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