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相位角误差的调整方法

相位角误差的调整方法

时间:2023-07-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为使之得以成立,可以设法调整Φ.i滞后I.的角度αI,从而达到调整ψ的目的。ψ是Φ.i超前Φ.u的相位,αI是Φ.i滞后I.的相位,αI增大,ψ就减小;αI减小,ψ就增大。调整时有功电能表在φ=±60°,cosφ=0.5时进行;无功电能表在φ=±30°,sinφ=±0.5时进行。这种情况下,相位角误差影响最为显著,cosφ或sinφ随φ值的变化率最大。表3.4给出了四种情况下相位角误差的调整方向。

相位角误差的调整方法

实际的电压线圈含有电阻成分,所以I.u滞后U.的相位不到90°,只有75°~80°;而且Φ.i、Φ.u也因磁滞现象分别滞后于I.与I.u一个小的角度,损耗越大,滞后越多,实际相量图如图3.17 (b)所示。因此

不能成立。为使之得以成立,可以设法调整Φ.i滞后I.的角度αI,从而达到调整ψ的目的。ψ是Φ.i超前Φ.u的相位,αI是Φ.i滞后I.的相位,αI增大,ψ就减小;αI减小,ψ就增大。

调整时有功电能表在φ=±60°,cosφ=0.5时进行;无功电能表在φ=±30°,sinφ=±0.5时进行。这种情况下,相位角误差影响最为显著,cosφ或sinφ随φ值的变化率最大。

调整装置如图3.17 (a)所示,在电流铁芯上附加几片短路片1和附加线圈3。附加线圈左边接较硬的电阻丝4,4上固定着短路块5,左右移动短路块,可改变附加线圈回路中的电阻R,以改变附加线圈中的感应电流I的大小,因为附加线圈上的感应电动势基本上是固定的,R变化,电流I跟着变化,从而控制了附加线圈中的功率损耗I 2R。短路块5若左移,R增大,感应电流I减小,使附加线圈中的损耗I 2R减小,αI从原来的值减小为α′I,ψ则由原来的值增加为ψ′,结果驱动力矩MQ=KΦiΦusinψ也增大,表走快;短路块5若右移,R减小,损耗I 2R增加,情况则相反,表走慢。因此图中在短路块5的左边注上“+”,右边注上“—”,这是细调。

粗调是通过增减附加短路片的片数来完成的,短路片越多,损耗越大,αI越大,ψ越小,表越慢。粗调调节力度比较大,调节应慎重。

(www.xing528.com)

图3.16 三相电能表平衡调整装置

1—回磁板;2—调节用铁质螺钉;3—电压铁芯

图3.17 相位角误差调整装置

(a)调整装置;(b)相量图
1—短路片;2—电流铁芯;3—附加线圈;4—电阻丝;5—短路块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所述是在感性负载时的调整方向,有功电能表若工作在容性负载下,相位角误差调整的方向与上述相反,短路块5往外端头调记为 “—”,表走慢,因为容性负载下的有功表,其ψ角的取值范围是90°~180°,ψ角为第二象限的角时,sinψ的值随着ψ的增大而减小。而无功电能表的相位角误差的调整方向,又与有功电能表的调整方向相反。表3.4给出了四种情况下相位角误差的调整方向。

表3.4 四种情况下相位角误差的调整方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