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横机花色织物及编织工艺优势分析

横机花色织物及编织工艺优势分析

时间:2023-07-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下面主要介绍横机所编织的较有特点的常用花色织物。图6-31所示为四平扳花的编织方法。图6-32四平抽条扳花织物图6-33嵌花织物结构嵌花织物是在横机上编织的一种色彩花型织物,一般的圆纬机无法编织。在电脑横机上,单面嵌花织物一般都采用集圈的方式进行连接。单面嵌花织物因反面没有浮线,故又称为单面无虚线提花织物。该产品可在具有嵌花导纱器的电脑横机上编织。

横机花色织物及编织工艺优势分析

在横机上,特别是在电脑横机上,可以编织的花色组织很多。下面主要介绍横机所编织的较有特点的常用花色织物。

(一)移圈织物

移圈组织是横机编织中一个较有特色的结构,在横机上可以编织单面移圈和双面移圈织物,常见的移圈组织是将两组相邻纵行的线圈相互交换位置形成的绞花织物(图3-74)等。

利用移圈的方式使两组相邻纵行上的线圈相互交换位置,在织物中形成凸出于织物表面的倾斜线圈纵行,组成菱形、网格等各种结构花型,被称为阿兰花(Aran),如图6-29所示。

图6-29 阿兰花

(二)波纹组织

波纹组织(racked stitch)又称扳花组织,是横机所编织的一种特有结构,在普通圆纬机上无法编织。它是通过前后针床织针之间位置的相对移动,使线圈倾斜,在双面地组织上形成波纹状的外观效应。波纹组织可以在1+1罗纹(四平)、罗纹半空气层(又称三平,即由一个横列的四平和一个横列的平针组成)、畦编或半畦编等常用组织基础上,形成罗纹波纹组织(四平扳花)、罗纹半空气层波纹组织(三平扳花)、畦编波纹组织(元宝扳花)或半畦编波纹组织(单元宝扳花)等,也可以通过抽针形成抽条扳花或方格扳花等。

波纹组织是在双针床横机上通过横移针床(扳花)来编织。图6-30所示为四平扳花的线圈结构图,它是在四平组织的基础上进行扳花的。图6-30(1)为每编织一个横列前后针床向相反方向相对移动一个针距的线圈结构图。在织物下机以后,由于纱线弹性的作用,线圈将会力图恢复到原来状态,使曲折消失。因此,在实际生产中大多采用每编织一横列前后针床相对移动两针距的方法。在这种情况下,由于线圈倾斜度较大,波纹效果就会显现出来,如图6-30(2)所示。

图6-30 波纹组织结构

波纹组织在编织时不需要特殊的机件,对机器也没有特殊的要求,应该说是横机上比较容易编织的一种花色组织。图6-31所示为四平扳花的编织方法。首先在前后针床的织针上编织一个1+1罗纹线圈横列a,如图6-31(1)所示,此时前针床1、3、5针分别在后针床2、4、6针的左边;然后后针床向左移动一个针距,使前针床1、3、5针分别位于后针床2、4、6针的右边,这时所编织的a横列线圈发生了歪斜。在这种状态下再编织一个1+1罗纹线圈横列b,如图6-31(2)所示。接着,后针床再向右移动一个针距,移回到图6-31(1)所示的位置并准备进行新的循环的编织。

图6-31 波纹组织编织方法(www.xing528.com)

基于四平组织的编织方法,将前针床有规律地进行抽针,经横移针床后,可以在反面地组织上由正面线圈纵行形成波纹状的外观效果。图6-32所示为这种织物的线圈结构图。在编织时,每编织一横列针床单向移动一针距,共三次,再换向移动、编织三次,以此循环。

(三)嵌花织物

嵌花织物(intarsia fabric)是一种纵向连接组织。它是把不同颜色编织的色块,沿纵行方向相互连接起来形成的一种织物,每一色块由一根纱线编织而成。图6-33所示为嵌花织物的结构。

图6-32 四平抽条扳花织物

图6-33 嵌花织物结构

嵌花织物是在横机上编织的一种色彩花型织物,一般的圆纬机无法编织。它是由几种不同色纱依次编织同一横列线圈形成的,这些纱线按照花型要求分别垫放到相应的针上。为了把一个横列中各色纱所编织的线圈(即各个色块之间)连接起来,在色块边缘可采用集圈、添纱和双线圈等方式加以连接。在电脑横机上,单面嵌花织物一般都采用集圈的方式进行连接。嵌花织物所采用的基础组织可为单面或双面纬编组织,以单面嵌花织物使用较多。由于在编织过程中线圈结构不起任何变化,故嵌花织物的性质与所选用的基础组织相同,仅在各色块相互连接处略有不同。

单面嵌花织物因反面没有浮线,故又称为单面无虚线提花织物。因其花纹清晰,用纱量少,常用于生产高档羊毛衫产品。该产品可在具有嵌花导纱器的电脑横机上编织。编织嵌花织物的关键是分区垫纱,即受电脑程序控制的各个嵌花导纱器(衣片横向具有多少色块就需要多少把嵌花导纱器),分别对各个区段的织针(每一色纱对应一个区段的若干枚织针)垫纱,经机头三角作用完成成圈。

(四)楔形编织

楔形编织又称局部编织。在编织时,使有些编织针暂时退出编织,但针上的线圈不从针上退下来,当需要时再重新进入编织,以形成特殊的织物结构。如图6-34所示(双尖括号表示机头运动方向),在第1横列,所有织针都进行编织,然后参加编织的针逐渐减少,但线圈并没有从针上脱掉。到第5横列时,只有两枚针编织;在第6横列,前几横列逐渐退出工作的织针又重新进入工作,参加编织。采用楔形编织可以形成楔形色彩花形,也可以形成楔形下摆、楔形收肩和立体编织等效果。

图6-34 楔形编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