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电阻应变传感器使用需注意事项

电阻应变传感器使用需注意事项

时间:2023-07-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半导体应变片常见的阻值有120、350Ω和1000Ω等类型。允许工作电流电阻应变片允许工作电流又称为最大工作电流,是指允许通过应变片而不影响其工作特性的最大电流值。对一般应变片,非线性限制在0.05%~1.00%以内,用于制造传感器的应变片,其值最好小于0.02%。半导体应变片的非线性较大,多使用非线性校正电路进行校正。半导体应变片较脆,会因为大的变形而断裂。

电阻应变传感器使用需注意事项

1.测量电路

由于电阻应变传感器的灵敏系数比较小(K≈2),轴向应变(ε=dl/l)在10-6~10-3范围时,电阻变化(ΔR=KεR)为5×10-4~10-1Ω,要想精确地测量,通常采用电桥测量电路。半导体应变片的灵敏系数要比金属应变片的灵敏系数高几十到几百倍,可使用多种测量电路,但是其温度系数较大,所以温度补偿电路是不能缺少的。

2.应变片的粘贴和使用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应变片的粘贴

被测试件贴片处表面应打平,仔细地除去油漆、氧化皮、电镀层、锈斑、污垢等覆盖层及油污。选用粘合剂时要根据应变片的工作条件、工作温度、潮湿程度、有无化学腐蚀、稳定性要求、加温加压固化的可能性、粘贴时间长短要求等因素来考虑。粘合剂要涂抹均匀,底层的涂法应根据不同粘合剂和选用的应变片来进行。涂抹过厚的粘合剂将会影响被测试件的应变准确地传递给应变片。

(2)引出线的连接

引出导线与应变片电阻丝焊接时产生的应力易使电阻丝折断,这是由于截面积不同而引起的应力集中或导线加热(锡焊或点焊)引起材料变化或两者兼有。因此,除注意选择引线材料,还要重视连接方式。如采用双引线、多点焊接、过渡引线等方式,或将应变电阻丝套入镍制空心管子内,挤压管子成为牢固连接。引出线多用直径为0.15~0.3mm镀锡软铜线。连接好后,常用专用的固定装置或胶带等把引出线和连接线固定起来。

(3)应变片的保护

在常温下的保护主要是防潮湿,应变片因受潮而使绝缘电阻降低,导致测量灵敏度降低,零漂增大等,甚至电桥不能平衡,无法正常工作。所以防潮保护也是正常测量所必需的。常用中性凡士林石蜡涂料、环氧树脂防潮剂等进行密封保护。

3.电阻应变片的主要参数和特性(www.xing528.com)

(1)初始电阻

应变片的初始电阻是指应变片未粘贴前在室温下测得的静态电阻值,金属应变片常见的阻值有60、120、250、350、600Ω和1000Ω等类型。半导体应变片常见的阻值有120、350Ω和1000Ω等类型。

(2)允许工作电流

电阻应变片允许工作电流又称为最大工作电流,是指允许通过应变片而不影响其工作特性的最大电流值。一般金属应变片静态测量时的允许工作电流为10mA(直径为0.02mm)到40mA(直径为0.04mm)之间,动态测量可以高一点。箔式电阻应变片的允许工作电流比金属丝电阻应变片的允许工作电流要大许多。选取工作电流还应注意被测试件的导热情况,对于导热好的被测试件,可以选得大一些;对于不易导热的材料,要取得小一些。

(3)线性

应变片的线性度是指试件产生的应变和电阻变化之间的直线性。在大应变条件下,非线性较为明显。对一般应变片,非线性限制在0.05%~1.00%以内,用于制造传感器的应变片,其值最好小于0.02%。半导体应变片的非线性较大,多使用非线性校正电路进行校正。

(4)应变极限

粘贴在试件表面上的应变片,所能测量的最大真实应变值,称为应变极限。在恒温的试件上,施加均匀且较慢的拉伸载荷,当指示应变值大于真实应变值1%时,该真实应变值作为该批应变片的应变极限。如果超过应变极限,测量将会出现较大的非线性和测量误差。半导体应变片较脆,会因为大的变形而断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